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产妇产前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孕产妇作为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检查基础上给予免疫学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检查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孕产妇危险妊娠因素检查出率,对照组为2.38%,观察组为38.10%,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检查满意度,对照组为88.10%,观察组为97.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免疫学检查,可以检出危险因素及时给予治疗和干预护理,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孕产妇 产前检查 免疫学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舒适护理对急诊P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依从行为、复诊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5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依从率、复诊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舒适护理可提高急诊PCI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复诊数,降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安全舒适护理 PCI 急诊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牵引推拿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推拿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一组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83.3%(25/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3.3%(19/30)(P<0.05)。结论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单独推拿治疗显著。

  • 标签: 牵引 推拿 胸廓出口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肾综合征患者使用百令胶囊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6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24小时尿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水平均高于治疗组,24h尿量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综合征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手段,是肝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提示百令胶囊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百令胶囊 肝肾综合征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需行介入化疗手术的肝癌患者63例分成两组,A组31例患者术后实施基础护理,B组32例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肝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肝癌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8.75%)低于A组(41.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接受介入化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癌 介入化疗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0月(护理干预前)和2018年1月—10月(护理干预后)两个阶段的住院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结果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质量评分为(80.24±9.34)分,护理工作满意评分为(89.24±8.32)分;住院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为(89.24±7.22)分,护理工作满意评分为(96.24±2.21)分,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工作满意评分比护理干预前高,具有明显差异。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前观察指标护理纠纷124(1.07%)例,护理不良事件68(0.59%)例;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指标护理纠纷60(0.51%)例,护理不良事件19(0.16%)例,护理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明显少于护理干预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比较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使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工作满意评分提高,还会使护理纠纷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用于脂肪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GGT、AST、ALT)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睡眠情感、精力、躯体活动、社会生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用于脂肪肝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控制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综合干预措施。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综合干预措施,将127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消化内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181例,研究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氯吡格雷 扩张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内科药物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社区接受诊断并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展开临床研究。将患者分为各30人一组的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社区进行内科药物指导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常规组最终检测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社区冠心病内科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且观察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对药物的依从率高,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共医疗资源。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社区指导冠心病患者服用内科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增强患者体质的同时也增强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 冠心病患者 内科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10月院内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6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有效3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患者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的LH、E2、FSH、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促进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从而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能避免的法律和法规之外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损失或伤害。为了有效降低护理安全发生率,本文针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防范对策,旨在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对患者门诊就医体验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00例,统计在“互联网+”对模式下门诊就医体验情况,探讨“互联网+”对患者门诊就医体验的作用。结果300例患者中227例表示为非常满意、50例表示为基本满意、23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92.33%。在表示非常满意以及基本满意的患者中,86例患者年龄为30~40岁,100例患者年龄为41~50岁、50例患者年龄在51~60岁之间,41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276例对取药环节满意;259例对就诊过程满意;250例对挂号满意;234例对候诊表示满意;226例对检查检验满意。结论“互联网+”应用于门诊就医环节,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满意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中,对于就诊的各个环节,患者呈现出的满意度有所不同,院方在这些方面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争取早日能够让“互联网+”的应用给给更多的就诊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 标签: &ldquo 互联网+&rdquo 门诊就医体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各环节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5.6%、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5.6%(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75.6%(P<0.05)。结论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化管理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方法以我科在岗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并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解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四项核心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对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层级培训 护理质量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肠息肉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2018年诊疗确认为大肠息肉且拟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患者130例为对象,对所有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方式对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且术后无自觉不适症状,内镜检查提示肠黏膜无异常;对患者进行平均6个月时间随访,无患者发生大肠息肉复发情况。结论对大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控制术后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凝切除术 大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解热镇痛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NSAIDs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类型分布、药品分布。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31例,发生率为26.2%;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以26~60岁人群最高,其次为≥61岁,≤10岁、11~25岁发生率较少;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恶心、腹痛、轻微出血)发生率最高,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皮肤变态反应及皮疹、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伤等发生率较低;药物分布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接着依次为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布洛芬。结论NSAIDs在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警惕26~60岁年龄段人群用药,尽量减少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监护室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方法选择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50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部真菌分离情况中,白色念珠菌分离所占比最高;查到孢子和菌丝共29株,所占比58.00%。在不同抗真菌药物中,氟康唑S敏感性最高/R敏感性最低,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概率较高,以气道开放、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密切相关,故此需将诱发因素消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是否会产生钩状效应,能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方法对2017年699例阳性病人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利用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进行2倍稀释检测,结果有显著再进行倍比稀释检测。结果发现2例病人TP-Ab血清原倍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倍稀释后的检测结果,倍比稀释后的结果先增高后降低,呈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时会产生明显的钩状效应。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综合干预措施。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综合干预措施,将127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消化内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