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D2根治术两种术式中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肿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行根治术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2-56岁;开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33-56岁;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和开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恢复进食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开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腹腔镜组和开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19.32±1.42)枚和(20.01±3.22)枚,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5.82±8.23)枚和(16.93±9.12)枚,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4.83±0.23)枚和(4.92±0.63)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开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两种术式的腹腔淋巴结清扫效果基本无差异;但腹腔镜辅助手术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句容市人民医院行TAPP及TEP手术的2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0-26个月的术后随访资料。将282例患者分成2组,145例患者行TAPP术式,137例患者行TEP术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回访复发情况。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55.3±11.3)min,TEP组(56.5±15.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2.5±0.5)d,对照组(2.2±0.3)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TAPP组(10246±671)元,TEP组(10387±743)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APP组无复发,TEP组1例复发。TAPP组术后浆液肿较TEP组多,与我们的病例选择有关。结论TAPP与TEP在腹股沟疝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别。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腹腔镜手术方式,TAPP、和TEP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技术(腹腔镜)、开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技术(腹腔镜),将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100.00%,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是明显少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技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 结石嵌顿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对行膝关节镜术患者的麻醉、镇痛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采用经超声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例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与不良反应,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在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能提高麻醉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安全性 膝关节镜术 动脉压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中枢性偏瘫患者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盲对照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中枢性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实验组45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或鼻饲脉血康胶囊3粒/次,3次/天,低分子肝索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给予低分子肝索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均连续应用15天,入院第2天及用药后每周行患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有无血栓形成,或血栓分布情况及各种血栓声像图特征。同时予治疗前,用药后3、7天凝血功能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DVT12例,均发生在患肢体。其中实验组共4例,其中髂静脉3例,股静脉1例,发生率8.9%;对照组共8例,其中髂静脉5例,股静脉2例,小腿静脉1例,发生率17.8%。两组均未发生肺栓塞,均未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或颅内再出血情况。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及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患者用药后凝血时间均有延长,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两组间比较,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上,实验组未增加血小板过度下降的风险。结论在常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DVT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能够改善患者高凝状态,明显降低中枢性偏瘫患者患DVT的发生率,并不增加颅内迟发型出血及再出血的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 标签: 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 中枢性偏瘫 下肢静脉血栓形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膝关节腔注射联合副韧带痛点阻滞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膝关节腔注射组(A组,n=22),膝关节腔注射联合副韧带痛点阻滞组(B组,n=23),副韧带阻滞可根据患者的痛点位置定位选择。对比观察:(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膝关节静态和动态时VAS疼痛评分;(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分。结果(1)组内比较:A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静止痛和运动痛VAS疼痛评分值有显著减低,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明显提高(P〈0.05);B组治疗后1、2、3、4周治疗前比较静止痛和运动痛VAS疼痛评分值有显著减低,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1、2、3、4周与A组比较,静止痛和运动痛VAS疼痛评分值均有显著减低,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膝关节腔注射联合副韧带痛点阻滞方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可以多方位控制膝关节及其周围的炎性疼痛症状,关节功能恢复得更为有效。

  • 标签: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 膝关节腔注射 膝关节侧副韧带痛点阻滞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经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及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桡骨缩短长度和尺偏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掌倾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量表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背伸/掌屈活动度和握力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和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同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70例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先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行经腹膜前疝修补术,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70例均同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7个月,疝均未复发。最大尿流率为17~28ml/s,平均(22±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10分,平均(4.9±2.5)分。膀胱残余尿量0~40ml,平均(19±6)ml。上述3个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同期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双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对Ras、B型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高原病(chronicmountainsickness,CM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探讨新的途径。方法:选取CMS患者16例,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71与CD235a抗体磁珠分选阳性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组及PD980595、10和20μmol/L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72h,应用ELISA法测定培养骨髓有核红细胞上清液中Ras-GTP水平,RT-PCR法测定骨髓有核红细胞中BRaf、MEK、ERK1/2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髓有核红细胞中p-BRaf、p-MEK、pERK1/2蛋白表达。结果:PD98059对各组Ras-GTP的水平无明显影响(P=0.798)。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Raf、MEK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P=0.298)。与PD9805920mol/L比较,其余4组ERK1/2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BRaf、p-MEK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P=0.351)。与PD9805920mol/L比较,其余4组p-ERK1/2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PD98059能下调骨髓有核红细胞ERK1/2mRNA及p-ERK1/2蛋白的表达。Ras/Raf/MEK/ERK1/2通路是调控CMS骨髓有核红细胞的主要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慢性高原病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慢性高原病 ERK1/2信号通路 PD98059 骨髓有核红细胞 RAS BRAF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附件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技巧,以及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乙状结肠或直肠癌侵犯子宫卵巢患者施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附件切除,标本经阴道取出。结果全组无中转开,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73±13)min,平均出血量(80±12)mL。所有病人术后均无使用止痛药物,平均VAS疼痛评分:2.9±1.0,术后第一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2±18)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9±1.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11/36),其中单纯吻合口瘘1例,单纯阴道瘘1例,直肠阴道瘘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例,尿潴留2例,肺部感染2例。中位随访时间53(14~128)个月。中位生存期限63.95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3%,5年生存率61%。结论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附件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性是良好的。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远期随访亦取得满意的肿瘤学治疗效果。

  • 标签: 经阴道取标本 结直肠癌 腹腔镜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 简介:[ 摘要 ] 目的:比较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 120 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疔效明显优于开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开腹胆囊切除
  • 简介:背景: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一般采取手法复位和接骨板固定治疗。手法复位治疗因发生再移位风险较高,临床应用受限。固定治疗因入路方式不同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患者病情不同,其手术入路选择不同,通常向掌出现移位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多行掌入路治疗。目的:研究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对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将应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经掌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96±2.65)vs(11.50±2.20)周]短,桡骨短缩[(1.75±0.72)vs(0.76±0.42)mm]和掌倾角(6.53°±4.11°vs10.80°±4.89°)优(P〈0.01);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67.57%vs94.59%)升高(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41%和13.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桡骨短缩、掌倾角优化和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桡骨远端 T型钛板固定 经掌侧入路 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与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观察组行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3个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β-HCG正常时间、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和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均安全有效,但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在术后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和再次妊娠时间的选择上更具优势。

  • 标签: 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