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实验考核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化实验考核是公正、客观、科学考核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临床微生物学基本技术进行标准化考核,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基本技术,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实验考核 标准化实验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即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和2016年1月至12月两个时间段内各随机抽取的100例血液标本、100例呼吸道标本、100例粪便标本、100例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阳性率明显不同2015年的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35.00%、30.00%)显著高于2016年的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21.00%、18.00%),2016年的血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16.00%)显著高于2015年的血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时间段的粪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3.00%、2.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究其原因为标本操作相关人员专业度不高、标本采集、保存、运输不规范等干扰。必须加强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呼吸道标本 粪便标本 尿液标本 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医院血培养标本的阳性报警率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04月30日-2018年04月30日我院收治的500例血培养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对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血培养标本在12小时阳性报警率为40.0%,24小时阳性报警率为72.0%,48小时阳性报警率为89.0%以,72小时之内阳性报警率为96.0%。病原菌构成中,大肠埃希菌共11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共4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6例。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于哌拉西林耐药性强,超过7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之外)耐药率超过75.0%。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以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3.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62.0%。革兰阳性球菌之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很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果在医院的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主要是以肠杆菌科为主,不同的菌属细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比较大,耐药形势比较严峻,对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率进行监测,能够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妇科 微生物检验 炎症感染 培养法 效果 镜检法
  • 简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该文简要论述温州医学院如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及其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标签: 创新型人才 实验示范中心 医学检验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眼衣原体(Chlamydla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mplasmaUmalyticum,UU)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胶体金法和分离培养法对636例不育不孕症夫妇(不孕组)和300例健康生育夫妇(对照组)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组中妻子UU与CT阳性率分别为30.97%、38.99%,UU与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1.01%;对照组中妻子UU与CT阳性率分别为7.67%、9.67%,UU与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丈夫UU与CT阳性率为33.02%、36.79%,UU与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2.58%;对照组中丈夫UU与CT阳性率分别为5.67%、9.67%,UU与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者AsAb、EMAb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为不育不孕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不育不孕症的患者应重视进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检测,且AsAb、EMAb的产生与生殖道UU、CT感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不育不孕症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行温针灸联合四汤合交泰丸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四汤合交泰丸联合温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85%(38/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比对照组高14.89%(7/47),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针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予以四汤合交泰丸与温针灸联合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温针灸 四物汤合交泰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桃红四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全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出本院2016年9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88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观察组给予加味桃红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5%,观察组是9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观察组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是68.2%,观察组是9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且可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加味桃红四物汤 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 全血粘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检测两组血流变,及行患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对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明显疗效,是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血塞通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联合滋阴益肾化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联合滋阴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发作4人,平均发作次数为(2.1±0.8)次。对照组发作16人,平均发作次数为(4.1±1.1)次。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流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滋阴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能显著的降低患者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次数,提高其血流动力学表现,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银杏叶提取物 滋阴益肾化瘀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顺产产妇5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对实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分析50例产妇的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PUVA和UVJ-M值低于参照组,D值高于参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获得显著效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肝将酶及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対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柔肝方及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肝病治疗仪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肝病患治疗效果,加快患肝功能恢复速度,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活血化瘀柔肝方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慢性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有临床科室送检的4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其耐药性特点。结果:4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中,754例次的标本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17.6%,其中检出多种病原菌占10.2%。共检出835株病原菌,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及真菌分别占37.0%、44.8%和18.2%。烧伤病房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普外科、心胸外科及ICU。5种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18.0%)、表皮葡萄球菌(13.4%)、金黄色葡萄球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7%)及白念珠菌(7.5%)。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第一次送检的阳性标本主要为G+菌,而第二次及以后阳性标本的病原学从G+菌为主逐渐转为以G-菌为主。结论:深静脉导管病原菌分布较以前有所改变,目前以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预防导管定植、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亟需普及。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耐药性 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120例脑梗死患者,BrunnstromI-II期与BrunnstromIII期患者分别为60例,其中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7例,实验组33例;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个时期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时期的实验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Brunnstrom 分期 脑梗死 腕背伸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检验,分别用镜检法、凝集法及培养法对患者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三种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与镜检法、凝集法检出率相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法检出率与凝集法相对比,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微生物检查,培养法是检验妇科炎症最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该种检查方法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方法 妇科炎症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检出情况,并探究阴道微生物对于GBS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所有纳入者均处于妊娠35-37周,并是初次进行GBS检测共1560例。观察并评估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及其他微生物检出率,年龄对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检出情况的影响,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GBS检出率与阴道清洁度之间相关性。结果1560例妊娠晚期孕妇GBS检出率为5.26%,真菌检出率为7.56%,滴虫检出率为0.71%,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为3.33%;不同年龄段孕妇GBS阳性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阳性组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组孕妇GB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应阴性组(P<0.05),滴虫阳性与阴性组GB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检出率与阴道清洁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阴道真菌和细菌阳性、阴道清洁度对阴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有影响,临床检测时需注意。

  • 标签: 妊娠晚期 阴道微生物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检出率
  • 简介: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文从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具体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 标签: 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 简介:按语普通高等教育(5年制)《临床生物化学》课程基本要求(第2版),是第1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学理事会委托江苏大学郑铁生教授,在“普通高等学校(5年制)《临床生物化学和生化检验技术》课程基本要求”(康格非,1992)的基础上起草修订,经广泛争求意见及第11届专业组会议代表认真讨论通过。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化检验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 课程 五年制 高等医学院校 普通高等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8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实施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皮下注射门冬胰岛。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清晨空腹血糖值、中餐前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红蛋白含量、胰岛素用量治疗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2.44%,常规组的为19.51%,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语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都要优于常规组,能够减低患者的血糖浓度,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中运用和推广。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1例,研究组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常规组实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量及血糖达标用时,评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用时均优于常规组,(t=16.186,P=0.000)、(t=21.921,P=0.000)。研究组51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表现4例(7.84%),常规组51例中,发生低血糖表现为10例(19.61%),常规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研究组,(χ2=5.850,P=0.016)。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门冬胰岛素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率较低,且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用时均较短。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期 糖尿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