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9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救治,分别观察和统计入组病例不同心肺复苏时段下的复苏成功率、有无电除颤的复苏成功率、插管以及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入组89例心肺复苏病例中,16例心肺复苏成功,占18.0%,其中窦性心律恢复用时最短为3min,最长为30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为36h。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P<0.05);有电除颤组以及有目击者参与救治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无电除颤组和无目击者参与的患者(P<0.05);插管耗时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P<0.05)。结论开始心肺复苏救治的时间、有无应用电除颤救治、气管插管用时、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均是影响心搏呼吸骤停院前急诊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建议急诊救护人员合理应用电除颤手段,早期实施气管插管,及时改善患者脑部供氧状态;同时还应开展心肺复苏知识的宣教活动,普及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技术,以提高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搏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急诊抢救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2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大出血的48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24例产妇,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子宫切除术处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h与24h出血量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0.83%,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宫切除术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剖宫产 产后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被诊断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患儿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儿使用预案管理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十分满意为19例、十分满意率为79.1%、满意为4例、满意率为16.7%、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率为4.2%、总满意程度为95.8%;对照组患儿护理后十分满意为13例、十分满意率为54%、满意为3例、满意率为12.5%、不满意为8例、不满意率为33.3%、总满意程度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方面,预案管理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预案管理 新生儿 重度窒息抢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4例急诊重度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加强龙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轻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哮喘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的哮喘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急诊 重症哮喘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中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急救的7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 抢救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4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急诊后测量血压、脉搏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甲强龙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对于临床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可重复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使用量不超过1mg。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给予常规哮喘巩固治疗和抗炎治疗。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好转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对照组2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20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重症哮喘发作急诊抢救过程中给予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可快速缓解患者病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明显较高(P<0.01),而急救时间、心肌梗死复发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明显较低(P<0.01)。结论急性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同常规护理路径相比明显较优,能够显著的缩短抢救和检查时间,并且能够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全面的判断,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和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诊处理时间(46.3±5.6)min、介入手术时间(68.9±6.3)min、术后住院时间(7.2±0.6)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64.1±6.0)min、(119.5±7.2)min、(11.4±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显著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传统交接班模式和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I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诊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交接班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I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交接班中问题发生率为14.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9.5%;对照组患者在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为32.8%,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8%。两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为(85.46±12.39)分,传统交接班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得分为(68.74±12.15)分,两种交接班模式的病情掌握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ISBAR沟通模式 传统交接班模式 急诊抢救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质量、效果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临床资料总结,探讨如何切实提高长时程复苏质量。结果心肺复苏机可以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的质量、效果。结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长时程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外科抢救记录规范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急诊外科抢救护理,观察组(n=40)接受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外科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记录的规范性、急诊抢救时间、接诊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漏/补记率为2.50%,对照组为20.00%,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急诊抢救时间为19.58±3.78min,对照组为27.99±4.02min,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急诊交接时间为3.73±1.03min,对照组为7.14±1.42min,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5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的规范性,对于缩短急诊抢救、交接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外科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及路径组,各54例,传统组患者抢救时给予传统护理,路径组患者抢救时给予急诊护理路径,观察患者抢救及康复效果,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复发情况。结果路径组各抢救指标及康复指标时间均低于传统组,住院期间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死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后,可提升抢救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心脏骤停患者40例为对象,以20例采用常规心肺复苏系统的患者为对照组,20例采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自动心肺复苏系统的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自动心肺复苏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各项心肺复苏有效指标,而且能够促进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提高,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抢救中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心脏骤停抢救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