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QIV)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以往关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三价流感疫苗(TIV)成本效果分析研究的决策树模型,本研究拓展模型结构并更新人群患流感后的就医行为、疫苗成本、疫苗接种率、疫苗效力效果等关键参数,测量与不接种疫苗及免费接种TIV相比,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QIV接种对流感相关门诊、住院、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以及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影响;并从全社会角度估算免费接种QIV的增量成本及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研究时间框为1年,所有成本均采用居民消费指数调整至2019年的价值。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QIV相比不接种疫苗或免费接种TIV,每年可分别减少流感相关流感样病例门诊45 070、2 718例,流感相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21 451、1 294例,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19 346、1 167例,分别避免了155 234、9 363个QALY损失。从全社会角度分析,相比不接种疫苗,将QI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每年需多花费117.10亿元,每获得1个QALY需多支付75 325元,高于意愿支付阈值(本研究采用我国1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 892元为意愿支付阈值),不具有成本效果。若QIV代替TI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则每年需多花费79.77亿元,ICER为85.25万元/QALY,仍高于意愿支付阈值,同样不具有成本效果。若需以上两种比较方案均具有成本效果,则QIV的接种成本相比不接种或TIV的相对接种成本不应超过113.41、6.83元。结论在当前疫苗效果和疫苗成本条件下,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QIV相比不接种或免费接种TIV均不具有成本效果。

  • 标签: 流感 老年人 预防接种 中国 成本效果 四价流感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国1992-2019年来实施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我国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对1992-2019年中国出生的新生儿队列进行分析。模型参数主要来自于文献、年鉴、中国CDC。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验证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1992-2019年国家共投入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约374.30亿元和476.10亿元;有效保护了约5 000万人免于成为慢性HBV感染者,减少了1 250万人因HBV感染相关疾病而发生的早死;节约乙肝相关疾病治疗的直接医疗负担和社会医疗负担分别约2.89万亿元和6.92万亿元,实现直接净效益2.85万亿元和社会净效益6.87万亿元。1992-2019年我国实施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的直接效益成本比为77.21,社会效益成本比为145.29。结论1992-2019年我国实施的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具有成本-效益收益。

  • 标签: 乙型肝炎 疫苗免疫 母婴阻断 成本效益分析
  • 作者: 王富珍 张伟 汤奋扬 吕华坤 孙立梅 漆琪 郝飞 王宏伟 尹遵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南京 210009,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杭州 31000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广州 511430,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成都 61004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整形美容中心,重庆 40112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皮肤科,上海 200040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疫苗为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从带状疱疹疫苗种类、免疫原性和持久性、安全性、免疫策略等部分对2018年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及加拿大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NACI)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指南进行解读,为中国带状疱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及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带状疱疹 疫苗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风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与处理对策。方法:本地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需要接种麻风疫苗的55606名小儿,经统计分析,实际接种人数只有55301,接种率99.45%。通过对接种人群进行分析,统计疫苗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率,同时分析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经统计发现,接种小儿出现发热者101例,发生率0.2%,红肿者17例,发生率0.03%,硬结者7例,发生率0.01%,过敏性反应者1例,出现AEFI者共126例,发生率0.3%,经对比,发热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反应(P<0.05)。针对以上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来提升接种效果。结论:及时分析麻风疫苗预防接种常见AEFI,发现过敏性皮疹发病率较高,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来控制此反应的出现,或是其他反应的出现,提高接种安全性。

  • 标签: 麻风疫苗 预防接种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在本院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120例儿童,随机分成参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发热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预防接种 百白破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联合疫苗含有两种或多种抗原,研究认为接种联合疫苗后能预防多种疾病,同时可减少接种次数。本文对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MMR)等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进行社会价值探究,为我国推动联合疫苗研发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研究发现,联合疫苗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均产生较好的收益,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增强家长的接种便利和经济性,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弥补新发疫情对免疫服务造成的影响,提高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增加社会收益。目前我国联合疫苗的推广受到技术瓶颈多,人群接种认知水平低等限制。建议加强联合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研究,科学评估联合疫苗的价值;增强公众对联合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政府应完善法规协助联合疫苗发展。

  • 标签: 联合疫苗 儿童 免疫原性 安全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进行大规模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前调查人们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影响到接种新冠疫苗态度的因素。方法对2021.1-2021.7月份未接种群众开展了问卷调差。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人们接受接种新冠疫苗率在82.74,而持有犹豫态度的占据了14.73%,反对的有2.33%,此结果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出现后已进入全球大流行,自2020年末SARS-CoV-2疫苗(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受其基础感染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及慢性炎症,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机均需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来确定。本专家建议对HIV感染者新冠疫苗的接种提供具体建议。

  • 标签: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 HIV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年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初次免疫(初免)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再免)后8年的抗体持久性。方法2009年8-9月选择济南市章丘区农村社区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8~49岁、本地常住人口、既往无HBV感染史和HepB接种史、健康状况良好者。按照“0-1-6”程序完成3剂次HepB初免的无应答成年人进行3剂次再免,分别于再免后1个月(T1)、2年、4年和8年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结果再免后T1、2年、4年和8年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12%(549/645)、60.60%(283/467)、55.90%(199/356)和55.09%(222/403),其中前2年、3~4年和5~8年的年均递减率分别为15.62%、3.96%和0.36%;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53.92、21.43、15.02和13.68 mIU/ml,其中,前2年、3~4年和5~8年的年均递减率分别为62.69%、16.28%和2.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免后8年抗-HBs阳性率和GMC均与T1时抗-HBs水平独立相关,与T1时抗-HBs GMC<100 mIU/ml者相比,T1时GMC为100~和≥1 000 mIU/ml者再免后8年抗-HBs阳性率(OR值分别为14.13和62.91)和GMC(β值分别为1.88和3.24)均较高(均P<0.001)。再免后8年无HBsAg阳转者,抗-HBc阳转率为14.14%(57/403)。结论成年人HepB初免无应答者3剂次再免后,抗体在前4年衰减较快,5年后进入稳定状态,再免后8年多数人抗-HBs仍维持在保护水平之上;抗体持久性主要与再免1个月时的抗体水平有关。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无应答者 免疫 抗体持久性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6~12岁小学生HBV感染现状及疫苗接种状况。方法2018年按照分层抽样方法在云南省抽取387个乡镇的1 149个调查点,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12岁目标儿童5 448名,并现场采集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同时问卷调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5 448名目标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0.64%,抗-HBs阳性率为41.87%,抗-HBc阳性率为10.81%;全程接种3针剂占90.47%。检出最多的模式为三项全阴(51.73%),其次为抗-HBs单阳(37.28%),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HBV感染率为4.44%,高于全程接种儿童的0.50%(P<0.05)。无抗体也未感染的人群乡村(52.96%)高于城镇(37.14%);接种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模式、既往感染模式和3针剂疫苗全程接种率乡村(36.39%、9.97%和90.11%)低于城市(47.58%、14.78%和9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97、20.85、9.43和9.17,P均<0.01)。结论云南省小学生HBsAg阳性率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城镇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高于乡村。

  • 标签: 肝炎疫苗,乙型 儿童 感染 全程接种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对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6年至2020年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的文献,共纳入了13 455名研究对象,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otaTeq对轮状病毒胃肠炎、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率分别为VERVGE=70%(95%CI:0.65~0.73)、VESRVGE=94%(95%CI:0.75~0.99),疫苗组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8%。结论在低死亡率地区口服RotaTeq预防任意严重程度轮状病毒胃肠炎安全有效,对重症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效果更好。

  • 标签: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RotaTeq 保护效果 安全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治形势严峻,接种HPV疫苗已被公认为是最优预防宫颈癌的方式。但HPV疫苗接种率还是偏低,本文对杭州、金华、衢州三地的580个城市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现状及影响疫苗接种因素进行调研,为宣传工作和如何提高接种效率提供依据。

  • 标签: 城市女性 HPV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在乙肝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防疫科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98例成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接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部湿热敷配合鲜鱼腥草外敷治疗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硬结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硬结的68例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每组34例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研究组患儿则采用局部湿热敷+鲜鱼腥草外敷,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疗效相对较高(P<0.05)。结论:针对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硬结的患儿,使用局部湿热敷结合鲜鱼腥草外敷的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更具优势,可将临床疗效提升一个台阶,安全性相对较高,推广价值良好。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湿热敷 鲜鱼腥草 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