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ARDS患者共计100例,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下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评分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明显降低,同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对于降低ARDS患者VAP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症监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慢阻肺并发真菌感染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伊曲康唑,观察组应用伏立康唑。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效果的比较上,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在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上,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并能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慢阻肺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科重症监护(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126例PICU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住院时间、重返PICU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aO2(95.71±4.23mmHg)、PaCO2(36.03±2.17mmHg)、HR(90.14±4.96次)明显优于对照组(67.28±3.01mmHg,46.24±2.85mmHg,98.46±5.01次)(P<0.05);观察组(10.2±1.8d)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6±2.1d)(P<0.05);观察组(63.%)重返PICU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0%)(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士各方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改善PICU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指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并降低患儿重返PICU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儿科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研究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4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44例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干预。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呼吸脱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施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其能够达到比较明显护理效果,对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呼吸脱机情况有积极的作用,还能够降低并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复苏期呼吸并发的临床分析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8例,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施行常规麻醉复苏期护理措施,观察组联用呼吸并发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并发发生率4.35%(3/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49%(10/69)(P<0.05);观察组满意率97.10%(6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1%(59/69)(P<0.05)。结论分析麻醉复苏期呼吸并发发生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可显著降低呼吸并发发生风险,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临床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呼吸通气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诊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98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无论是在肺功能情况方面还是在康复情况方面整体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与以往常规吸氧的治疗方式相比,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无创呼吸机 通气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呼吸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性别、呼吸应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胃内容物反流、营养不良、意识状态等因素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应用呼吸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25例(20.83%,25/120)、呼吸相关性肺炎组年龄(60.21±15.32)岁、呼吸应用时间(14.23±6.32)天、胃内容物反流比例52.00%、营养不良48.00%高于无呼吸相关性肺炎组的(56.12±16.23)岁、(9.13±4.25)天、29.47%、23.16%(P<0.05),是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因素多各多样,通过加强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尽量缩短呼吸时间、减少胃鼻插管或缩短留置时间、营养支持、加强意识昏迷患者的护理以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感染防价值。方法206例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行翻身叩背等常规护理,观察组105例加用集束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结果⑴VAP发生率观察组为5.71%(6/105),少于对照组的20.79%(21/101)(P<0.05)。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护理干预可减少ICU内VAP发生,促进病情恢复,可考虑推广运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集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明确其实施效果。方法 在院内随机选择52例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的时间段内。使用随机数字法,以此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26例病人。对组别进行参考,分别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接受优质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明确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其能够改善病人的炎性指标,减少病人的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因此可选择对该种护理方法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诊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56例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不同护理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炎性指标CRP、WBC、PCT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运用能够改善患者炎性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患者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患者 应用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治疗中采用集束护理管理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设置7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设置2021年3月--2022年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集束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集束组采用集束护理管理,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一般组和集束组临床指标对照中,一般组体温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集束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机治疗 集束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性肺炎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44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在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差距(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停留时间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5.45%比常规组的77.27%高,具有较大差距(P<0.05)。结论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还能降低机体出现不良症状,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 标签: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收诊的80例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综合护理措施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概率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预防中有重要价值,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 呼吸衰竭患者 综合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呼吸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64例,以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呼吸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研究组应用序贯通气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通气治疗较呼吸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ICU 炎性指标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 序贯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集束管理呼吸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呼吸一般管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呼吸集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患者进行呼吸护理管理时,可采用集束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VAP的概率,减少住院治疗费用,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与病死率,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关键词呼吸相关性肺炎;集束管理;人工;预防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内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多学科干预策略的效果和对疼痛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以150例重症监护内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75例,多学科干预模式)和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多学科干预的疼痛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