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获得性肺炎类型之一,它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且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探究有效的护理对策,控制和预防呼吸肺炎的发生,本文基于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预防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 标签: VAP 重症监护 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67-01引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了呼吸重症监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ICU监护的72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干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13.2%,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3.29%,研究组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病发原因有多种,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干预护理的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病发几率。

  • 标签: 呼吸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病发因素 护理对策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83-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儿科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机械通气48h后撤失败的人数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结果本次实验中撤失败的患儿13例,失败率为8.67%,导致撤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论P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需要医生全面评估其自主呼吸能力,对于撤困难或者撤失败的患者应该立即查明原因,然后开启智能通气模式让患者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 通气 儿科患者 撤机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湿液加注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患者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传统间断加注湿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可调节输液器持续加注湿液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湿液加注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湿液加注干预,在患者湿灌液面水平以及患者痰液稀释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痰痂产生率和湿过度问题产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应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液加注方法十分可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湿灌液面水平变化情况和患者痰液稀释情况,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优化湿效果.关键词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液加注;传统间断湿液加注;机械通气患者;湿效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集束管理呼吸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呼吸一般管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呼吸集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患者进行呼吸护理管理时,可采用集束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VAP的概率,减少住院治疗费用,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与病死率,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关键词呼吸相关性肺炎;集束管理;人工;预防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标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接收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9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护理过程中均实施护理人员标识、患者身份标识、患者血型标识、导管标识、药物标识和提示标识等分类管理方法,观察所有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错误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的错误发生率为0.1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67%。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护理标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错误操作的概率,大大增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标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重症肺间质纤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入我院急诊ICU的肺间质纤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A组)和存活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验检测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间质纤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有52例危重症肺间质纤维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存活组患者33例(A组),死亡组患者19例(B组).与A组相比较,B组患者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脑钠肽、肺动脉收缩压,以及APACHⅡ评分≥25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合并基础病变、合并肺部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胸部HRCT蜂窝样改变的比例均显著高A组(p<0.05);而氧合指数显著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肺动脉高压(95%CI,1.006-64.295)、有创机械通气(95%CI,1.800-111.814)是影响ICU肺间质纤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有创机械通气可能对影响重监护肺间质纤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关键词肺间质纤维;预后;重症监护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5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辅助治疗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将80例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BiPAP无创呼吸辅助治疗,称为实验组,记录常规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H、PaO2、PaCO2,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无创呼吸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提高患者的PaO2,疗效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BiPAP无创呼吸机 辅助治疗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