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战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反法西斯同盟几个主要国家的领袖开始谋划重建战后世界秩序和集体安全的问题.作为同盟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方面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工作,建言献策,参与设计.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的王宠惠,作为战时国民党决策层内兼具外交家与法学家身份的元老级人物,在这方面深得蒋介石的倚赖,受命主持国际问题讨论会,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阐释关于战后集体安全的问题,其所提出的方案与主张,成为中国代表团在相关国际会议提出方案的重要蓝本,也为战时中国的国际宣传和争取中国的大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王宠惠 战后集体安全 外交思想
  • 简介:殷海光的一生经历了从坚定地坚持逻辑经验论和自由主义到转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相关研究应该以殷海光为中心,着重从其个性、道德情感、逻辑学家身份、病中文献资料以及林毓生、陈鼓应等人物进行考察。在其思想转变的原因中,殷海光安身立命的中国传统和东方情调的赤子心灵是根本,逻辑经验论等西方文化的不尽人意既是刺激因素也是技术条件,其他人和事只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为问题讨论殷海光的思想转变,其实是沿袭"非西即中"或"中西融合"的俗套。殷海光思想的转变并不存在离开和"回归"的问题;也不能被意会为"回归",因为它无法"回归"为价值倾向;也不能说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他只是从反传统主义者转变为非传统主义者。否定"回归"的观点,可以摆脱中西文化关系的俗套,跳出线性思想的格局。

  • 标签: 殷海光 思想转变 回归传统 线性思想
  • 简介:1949年后,张闻天虽然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1956年中共八大前为政治局委员,八大后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但并不担负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而只是在外交部门做实际工作(驻苏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不过,由于他有过领导党的工作经验,又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因此,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是关注的。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蒙难后,他对执政党应当实施民主的问题更有了切身的感受,作过深人的思索。

  • 标签: 委员 民主 党的工作 领导党 外交部门 政治局
  • 简介:本文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视角,解读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和人格精神,又以历史的眼光探讨了屈原悲剧结局的原因。

  • 标签: 屈原 爱国思想 人格精神 悲剧
  • 简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解说[日〕依田熹家著甘慧杰译王沛芳校编者按:本文是依田熹家教授在翻译本所研究员熊月之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一书时所加的解说。依田熹家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他在《解说》中认为,日中的近代思想是共同拥有欧美知识,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发...

  • 标签: 近代化 思想史 近代民主 统一国家 近代国家 日本
  • 简介: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将整理和传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视为自己的终身使命。他有文、献并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既重视大国遗产,也重视周边小国遗产;既保护胜利者所创造的遗产,也保护失败者所留下的遗产;既重视载体信息保护,也重视核心信息保护等值得后人珍视的遗产思想,可以用来指导今天的历史名城保护。名城保护还需解决好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实用空间和审美空间的三对矛盾。

  • 标签: 孔子 遗产思想 名城保护 空间矛盾
  • 简介:回商是对回族穆斯林商人的统称,回商文化是回族在1300年的历史进程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中的经济思想为商业准绳,逐渐形成的一套颇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本文以伊斯兰教经济思想为主线,着重论述了回商如何将回商文化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即崇商重商、诚信守约、义利平衡的经济理念贯穿于商业活动中的,以此来展现回商独特的精神魅力。

  • 标签: 回商文化 伊斯兰教经济思想 重商 诚信
  • 简介:近代文化怪杰辜鸿铭是一个奇妙而独特的人物。毫无疑问,在封建卫道士的阵营中,可谓独树一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从一个彻头彻尾完全西化的洋人物变成了一个固守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摒弃西方先进文明的“辜老太”呢?透过辜鸿铭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他所受教育、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 标签: 近代文化 辜鸿铭 复古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个性特征 卫道士
  • 简介:先秦诸子之学同商周王官之学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诸子出于王官”自西汉刘向、刘歆提出后,为东汉班固所继承,直至近代学者章太炎亦承其说。然自胡适《诸子不出王官论》撰出之后,“诸子出于王官”说饱受质疑与争论。但殷商祭祀文化和西周史官文化确实是周秦诸子学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殷商西周的职官所执守的知识文化与诸子学术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对后世思想史影响至深的祖先崇拜、宇宙观念、推天道以明人事等观念,实际上在商周官学中便已形成,并对先秦诸子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 标签: 商周 祭祀文化 史官文化 诸子思想
  • 简介:《易经》亦名《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的哲学典籍,其核心是运用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和辩证的方法论,揭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来指导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文化、教育、军事、法学和医学等方面。笔者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谈点管窥之见,不妥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教。

  • 标签: 《易经》 历史作用 哲理思想 《周易》 对立统一 事物发展
  • 简介:邓小平新时期宗教思想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2年发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这段时间内及邓小平发表的一些重要谈话及中央的有关重要文件中。这些重要思想放眼历史和时代,言简意赅,敏锐精辟,切中要害,对结束“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实现宗教工作上的拨乱反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 标签: 宗教问题 基本政策 中国共产党 宗教工作 新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
  • 简介:历史与未来是人类思想的一个永恒主题。它发生于先民对自然和人事的推测,此后在宗教或科学的说明中展开,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时刻发生着影响,甚至决定了某些历史事件乃至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动向。它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历史学而言,则是一个重要的起...

  • 标签: 历史与未来 先秦时期 《易传》 《易经》 思想意识 孟子
  • 简介:<正>邓演达是“一贯支持”我党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本文就邓演达在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作一概括研究,就正方家。邓演达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崭露头角,是在大革命时代,主要是武汉时期。在武汉时期,邓演达对大革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有两个,对帝国主义是整个的民族要求解放,所以叫做国民革命;对国内封建势力,要工农联合起来才能把封建的反动势力推翻,才能造

  • 标签: 邓演达 大革命时期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左派 共产党
  • 简介:<正>一陈氏人权说有多义性“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在救亡唤起下的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那个时代“思想界的明星”的陈独秀的启蒙思想是这场运动的精神。在1915年9月15口创刊的《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代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明确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科学与人权”遂成为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基本方向,这亦是陈独秀启蒙思想的菁华。此后,在七卷以前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对资产

  • 标签: 陈独秀 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 启蒙运动 人权 新文化运动
  • 简介: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是最特殊的一个思想家.在高倡科学精神、推崇理性至上的时代大潮中,他高举"回归自然"的大旗,对当时的文明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由于他的思想涵盖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的"自然"观也具有丰富的内涵.

  • 标签: 卢梭 “回归自然” 法国 启蒙运动 自然状态 自然人性
  • 简介:<正>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毕生致力于农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动着,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仰!可惜用以指导陶先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实用主义,这就使他的教育思想和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了对陶先生教育思想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有必要先简略地谈谈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是导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 标签: 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普及教育 教育方法 陶行知
  • 简介: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思想史的研究才会成为历史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欧美各大学历史系在本科阶段就设置了这方面的课程,同时还有思想史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为推进思想史的研究,欧美各国相继创办了思想史研究的专门学术期刊,如美国的,英国的以及等,也成立了思想史研究者的学术组织.这样一种高度学术分化和有机联结的学术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思想史研究的发展.

  • 标签: 西方思想史 学术组织 学科理论 思想观念
  • 简介:杰斐逊从人类理性和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坚持洛克式自由主义观点,激烈批判欧洲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表达了对欧洲强权政治的极端厌恶,强调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和正义原则。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美国作为人类社会未来理想的先行者和试验者,其外交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标,为非道德的国际关系作出榜样。杰斐逊外交思想融合了美国例外论与古典自由主义理念,是美国理想主义外交传统的起源,对当时和后来的美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杰斐逊 外交思想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美国外交 正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