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抗癫痫药物(AED)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选择入住三甲医院神经内科ICU 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入室后实施优化后的首次给药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给药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给药步骤用时、负荷剂量AED储备、不同时间段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等差异性。结果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0(10.0,69.0) min,大于试验组的25.0(16.0,3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760,P<0.05);给药各步骤用时对比:步骤1(患者入室—医嘱确认)的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11,P<0.05);步骤2(医嘱确认—摆药完成)的用时比较,对照组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27,P<0.05);步骤3(摆药完成—给药完成)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37,P>0.05);对照组负荷剂量AED储备率为63.6%(28/44),试验组为100.0%(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556,P<0.05);2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试验组在首次给药后总控制率为93.2%(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445,P<0.001)。结论通过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的给药流程,明显缩短了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用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标签: 优化流程 给药时间 癫痫持续状态 有效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首次化疗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旨在提高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以观察和交谈的方式对92例恶性肿瘤术后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00%的患者对化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担心化疗药毒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经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病人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中年病人更容易受疾病因素的影响。结论恶性肿瘤术后首次化疗病人心理较复杂,应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病人顺利接受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首次化疗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产妇,根据患者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的是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术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子宫疤痕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的对再次妊娠产妇来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产妇子宫疤痕的恢复,减少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腹壁 腹腔粘连性 再次剖宫产
  • 简介: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diminuta(Rudolphi,1819)],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人感染长膜壳绦虫主要是由于误食了混杂在粮食中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而感染.中间宿主有蚤类、甲虫、蟑螂、倍足类和鳞翅目等,

  • 标签: 缩小膜壳绦虫 感染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抗癫痫药物(AED)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选择入住三甲医院神经内科ICU 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入室后实施优化后的首次给药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给药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给药步骤用时、负荷剂量AED储备、不同时间段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等差异性。结果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0(10.0,69.0) min,大于试验组的25.0(16.0,3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760,P<0.05);给药各步骤用时对比:步骤1(患者入室—医嘱确认)的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11,P<0.05);步骤2(医嘱确认—摆药完成)的用时比较,对照组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27,P<0.05);步骤3(摆药完成—给药完成)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37,P>0.05);对照组负荷剂量AED储备率为63.6%(28/44),试验组为100.0%(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556,P<0.05);2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试验组在首次给药后总控制率为93.2%(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445,P<0.001)。结论通过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的给药流程,明显缩短了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用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标签: 优化流程 给药时间 癫痫持续状态 有效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首次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拟进行MECT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n=40)的对照组(n=40),均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柜做MECT的理由、采用拒做MECT的方式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首次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首次MECT的整体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MECT 首次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老年首次脑卒中后吞咽能力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分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0月-2019年5月的时间段内,选择52例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各26例,设为试验和对照两组,用分级康复护理的为试验组,用常规康复护理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吞咽能力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吞咽能力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对老年首次脑卒中后吞咽能力障碍患者使用分级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吞咽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也高。

  • 标签: 首次脑卒中 吞咽能力障碍 分级康复护理 满意度 吞咽能力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析治疗疗效以及影响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相关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清甲成功的患者,Tg值的变化可预测转移情况。

  • 标签: DTC 131Ⅰ 首次治疗效果
  • 简介:为加强对全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医院评价标准,健全我国医院评价体系,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委托中华口腔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口腔专科医院评价标准的起草工作。2010年6月8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召开全国口腔专科医院评价标准首次专家讨论会,参会代表31人,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专家讨论会 评价标准 中华口腔医学会 医疗服务监管 宏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5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图像,对病灶分布、形态及周围受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COVID-19患者首次肺部HRCT均发现病灶,单侧肺分布11例(10.4%),双侧肺分布95例(89.6%);肺外周分布65例(61.3%),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41例(38.7%);1个病灶8例(7.5%),2个病灶5例(4.7%),多发病灶93例(87.8%);结节状病灶12例(11.3%),磨玻璃状病灶94例(88.7%),条索状病灶7例(6.6%),2种及以上形态共存病灶15例(14.2%);累及一个肺叶10例(9.4%),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96例(90.6%);纵隔淋巴结增大24例(22.6%)(>60岁患者19例,占79.2%),胸腔积液3例(2.8%),心包积液1例(0.9%),胸膜受累/增厚2例(1.9%)。>60岁患者多表现为多病灶,多形态,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累及多个肺叶,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检查能发现肺部病灶,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胸部HRCT扫描检查在NCP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我中心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我科46名首次使用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自身血液预冲新透析器以预防首次透析综合征的观察,病人出现心慌、气紧、腹痛、腹泻、大汗、血压下降等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大大的降低了首次透析综合征的发生,这可能是有效的排除了过敏原。

  • 标签: 自身血液 新透析器 首次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育龄期妇女首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心理状态,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300例首次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育龄妇女的心理及护理资料。结果受术者主要表现怀疑心理、恐惧心理、忧郁心理和羞涩心理。根据受术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使其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消除受术者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误区是护理的重点,术后健康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 标签: 心理护理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首次
  • 简介:目的通对美国进境的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进行鉴定。方法从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扩增、基因测序等,分析该菌是否是恶臭假单胞菌。结果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扩增片段序列分析及在数据库NCBI上比对结果,分析该样品中不含有恶臭假单胞菌,与申报进境的商品不符。结论首次截获从美国进境的不合格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

  • 标签: 进境 环保微生物菌剂 序列分析 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透病人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反应防治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首次使用透析器的血透的患者64例,对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分析防治措施和护理体会。结果首次使用透析器血透的64例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出现首次使用综合征,经改用生物相容器高的透析器和预处理管路和新透析器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结论血透病人首次使用透析器时,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护理观察,尽早发现首次使用综合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确保血透病人治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透析器 首次使用综合征 防治和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P波间期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0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随访(14.0±5.5)个月,其中72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维持组),28例复发(复发组).复发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均较窦律维持组明显延长[最大P波间期:(138±16)mm比(126±14)mm,P波离散度:(58±21)mm比(49±1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标准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所测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可预测术后复发.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P波间期 P波离散度
  • 简介:目的:研究输血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2-06-2016-12首次诊断的84例MM患者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42例)和非输血组(42例)。观察各组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输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非输血组患者低。输血组患者硼替佐米的使用率更高。单因素分析中采取输血的患者PFS更低;年龄、ISS分期、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血清β2-MG、血清钙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分析,高龄(≥60),高血清钙(≥2.75mmol/L)是影响MM患者OS的危险因素,高血小板水平(≥100×10^9/L)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的保护因素。Ig分型和沙利度胺应用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输血不是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沙利度胺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OS和PFS。输血不影响MM患者的PFS以及OS,不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输血 多发性骨髓瘤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老年首次脑卒中后吞咽能力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分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0月 -2019年 5月的时间段内,选择 52例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各 26例,设为试验和对照两组,用分级康复护理的为试验组,用常规康复护理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吞咽能力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吞咽能力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 P<0.05),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 P<0.05)。结论:对老年首次脑卒中后吞咽能力障碍患者使用分级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吞咽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也高。

  • 标签: 首次脑卒中 吞咽能力障碍 分级康复护理 满意度 吞咽能力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首次化疗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术后首次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焦虑忧郁量表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首次化疗的心理状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