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综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落实后,患者症状得以明显好转,以PSQI、SAS、SDS评分呈良好趋势为体现,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综合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神经衰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衰弱及失眠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6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30例,对照组接受调神解郁益肾汤治疗,实验组接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天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睡眠质量、焦虑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衰弱及失眠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开天门 更年期 神经衰弱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发生率较高,且老年患者衰弱水平越高,护理依赖水平越高,而衰弱和高水平的护理依赖均会导致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及经济负担。临床护理人员在早期识别衰弱的同时采用依赖评估工具准确评估衰弱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和护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配备充足的人力,提供护理干预,避免跌倒、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为临床衰弱老年患者护理依赖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老年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中文版依赖性评估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衰弱 护理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衰弱治疗时,对患者营养状况、肌肉力量、身体活动功能、生命质量、衰弱程度的影响,为临床老年衰弱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延续护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累积型衰弱指数(FI);握力、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PPB)评分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延续护理组FI、SPPB、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0.25 ± 0.05)、(9.35 ± 1.36)、(68.22 ± 6.32)分,对照组分别为(0.36 ± 0.12)、(7.55 ± 1.18)、(60.56 ± 6.3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54、7.744、6.607,P<0.05);干预后,延续护理组握力、TUGT水平、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8.36 ± 1.52) kg、(15.34 ± 2.14) s、(21.15 ± 0.95) kg/m2、(36.85 ± 3.92) g/L,对照组分别为(25.22 ± 1.78) kg、(19.56 ± 2.68) s、(19.28 ± 1.18) kg/m2、(32.18 ± 4.82) 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31~10.391,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肌肉力量、身体活动功能及生命质量,延缓衰弱进程。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衰弱 累积型衰弱指数 人体质量指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对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老年髋部脆性骨折14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骨折联络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衰弱程度、骨质疏松诊断率、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实施骨折联络服务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干预1个月、3个月的衰弱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参照组,骨质疏松诊断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联络服务干预应用于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衰弱程度,提高患者的骨质疏松诊断率,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骨折联络服务 老年髋部脆性骨折 衰弱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我院血液净化科14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评估躯体功能,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作为肌少症快速筛查的工具,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焦虑、抑郁的筛选检查。采用FRAIL衰弱量表进行衰弱评估,根据不同衰弱评分分成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并分析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衰弱组33例(22.6%),衰弱前期组86例(58.9%),衰弱组27例(18.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衰弱分组在性别(χ2=6.220,P=0.045)、年龄(F=5.197,P=0.007)、体型(χ2=31.927,P<0.001)、SARC-F分(χ2=24.283,P<0.001)、SPPB(χ2=26.77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衰弱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3例(9.4%),衰弱前期组中肌少症高危13例(40.6%),衰弱期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16例(50%),且衰弱不同分组中肌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95%CI:0.99~1.08,P=0.049)、性别(OR=0.39,95%CI:0.17~0.87,P=0.021)、体型(OR=0.07,95%CI:0.01~0.50,P=0.008)、SARC-F(OR=0.14,95%CI:0.05~0.38,P<0.001)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衰弱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衰弱的发生受性别、年龄、体型、肌少症的影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43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分将老年患者分为衰弱组(n=107)和无衰弱组(n=328);术后1~3 d采用意识紊乱测试法评估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Fried衰弱表型评分对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结果435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80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8.39%;衰弱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40.19%(43/107),无衰弱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1.28%(37/328),两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独居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文化程度及术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等因素后,衰弱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风险高于无衰弱组患者(OR=4.761,95%CI:1.428~15.872),Fried衰弱表型评分预测术后谵妄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0.647~0.785)。结论术前衰弱可增加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术后谵妄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腹部手术 术后谵妄 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t=-3.134,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χ2=22.45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t=2.817,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t=-2.67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OR=2.249、P=0.015);增龄(OR=1.099、P<0.001)、心力衰竭(OR=1.786、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OR=1.960、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4、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衰弱 左心房前后径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衰弱治疗时,对患者营养状况、肌肉力量、身体活动功能、生命质量、衰弱程度的影响,为临床老年衰弱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延续护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累积型衰弱指数(FI);握力、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PPB)评分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延续护理组FI、SPPB、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0.25 ± 0.05)、(9.35 ± 1.36)、(68.22 ± 6.32)分,对照组分别为(0.36 ± 0.12)、(7.55 ± 1.18)、(60.56 ± 6.3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54、7.744、6.607,P<0.05);干预后,延续护理组握力、TUGT水平、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8.36 ± 1.52) kg、(15.34 ± 2.14) s、(21.15 ± 0.95) kg/m2、(36.85 ± 3.92) g/L,对照组分别为(25.22 ± 1.78) kg、(19.56 ± 2.68) s、(19.28 ± 1.18) kg/m2、(32.18 ± 4.82) 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31~10.391,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肌肉力量、身体活动功能及生命质量,延缓衰弱进程。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衰弱 累积型衰弱指数 人体质量指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综合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治疗的247例患者,将其分为ICU获得性衰弱组(n=106)和非ICU获得性衰弱组(n=141),将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L判断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纳入10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的验证。结果本研究建模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42.91%(106/247),验证组为44.34%(47/106),最终纳入年龄(OR=1.043)、机械通气时间(OR=1.14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评分(OR=1.081)、血糖(OR=1.117)、乳酸(OR=1.459)、神经阻滞剂(OR=3.499)6个变量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公式为P=1/1+exp(-Z)=1/1+exp(8.808-0.042×年龄-1.252×神经阻滞剂的赋值-0.078×APACHEⅡ评分-0.110×血糖-0.378×血乳酸-0.131×机械通气时间),本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 0.824~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77,灵敏度为0.754,特异度为0.823,截段值为0.503。模型验证结果:AUC=0.880,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0.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筛选ICU获得性衰弱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获得性衰弱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衰弱患者胃肠肿瘤术后睡眠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胃肠肿瘤手术的衰弱患者(衰弱筛查量表评分>2分)9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30 kg/m2 ,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5):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GA组实施静吸复合全麻,GE组麻醉诱导前行硬膜外阻滞,全麻实施方式同GA组,术中根据BIS值及流汗流泪、心率、血压调整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进行静脉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夜晚采用可穿戴设备监测睡眠参数。于术前1 d与术后1、3、7、30 d记录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及术后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和镇痛泵按压总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术前1 d与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术后7 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比较,GE组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和3 d睡眠总分、深睡比例和快动眼睡眠比例、QoR-15评分升高,PSQI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血清CRP浓度、补救镇痛率和镇痛泵按压总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改善老年衰弱患者胃肠肿瘤术后短期睡眠质量及术后恢复质量。

  • 标签: 麻醉,全身 麻醉,硬膜外 睡眠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衰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衰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应用效能。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40例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内有无再入院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再入院组(n=24)和对照组(n=116)。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30 d内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预测模型的应用效能。以预测模型再入院发生率的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2组之间的再入院情况。结果再入院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Charlson共病指数(CCI)、住院时长、改良版埃德蒙顿衰弱量表评分(REFS)、近1年内住院次数、近6个月急诊就诊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1.04,95%CI:1.01~1.07,P<0.05)、CCI(OR=1.60,95%CI:1.02~2.50,P<0.05)、住院时长(OR=1.12,95%CI:1.00~1.25,P<0.05)、REFS评分(OR=1.53,95%CI:1.04~2.25,P<0.05)是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出预测模型P=1/(1+e-x);x=-10.809+(0.038×hs-CRP)+(0.469×CCI)+(0.113×住院时长)+(0.423×REFS评分)。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65~0.944),LACE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659~0.810),2种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36)。高风险组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间隔时间短于低风险组(χ2=70.75,P<0.01)。高风险组再入院风险比低风险组高15.84倍。结论hs-CRP、CCI、住院时长、REFS评分是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本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衰弱 再入院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有40例。分组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天麻素注射治疗。分组结束后,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存在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给予神经衰弱患者天麻素注射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使患者治疗效率得到提升,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该治疗方法应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衰弱 天麻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市区街头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城市街头绿地土壤紧实,孔隙度低,通气性差,碱性偏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分布不均,肥力水平较低。根据实际,提出改良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本地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街头绿地 土壤 植物长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阿普唑仑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6例中,对于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有效3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36例中,无效10例,有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模式运用于神经衰弱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神经衰弱 天麻素 阿普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综合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治疗的247例患者,将其分为ICU获得性衰弱组(n=106)和非ICU获得性衰弱组(n=141),将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L判断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纳入10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的验证。结果本研究建模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42.91%(106/247),验证组为44.34%(47/106),最终纳入年龄(OR=1.043)、机械通气时间(OR=1.14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评分(OR=1.081)、血糖(OR=1.117)、乳酸(OR=1.459)、神经阻滞剂(OR=3.499)6个变量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公式为P=1/1+exp(-Z)=1/1+exp(8.808-0.042×年龄-1.252×神经阻滞剂的赋值-0.078×APACHEⅡ评分-0.110×血糖-0.378×血乳酸-0.131×机械通气时间),本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 0.824~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77,灵敏度为0.754,特异度为0.823,截段值为0.503。模型验证结果:AUC=0.880,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0.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筛选ICU获得性衰弱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获得性衰弱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衰弱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干预的研究 。 方法: 选取 500 名老年人进行研究,评估衰弱情况,并探究衰弱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时采取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等措施对存在衰弱症状的老年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在 500 名老年人中,有 197 名存在衰弱症状,这些人中多数健康状态不佳,多种疾病患病率较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后,恢复情况较好,衰弱指数下降,生活质量上升,数据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我国老年人有一定数量存在衰弱症状,存在衰弱症状的人健康状态明显不佳,需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避免衰弱症状持续发展,采取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后,存在衰弱症状的老年人健康情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升。

  • 标签: 衰弱 老年人 健康状况 影响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合并药物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9例符合CCMD-3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低血糖合并药物治疗组(n=218);早纯药物治疗(n=221),疗程一个月。结果①前者的有效率高于后者;②从靶症状分析,前者封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的疗效好,而后者封缓解紧张性疼痛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低血糖合并药物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药物治疗 神经衰弱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 究针对 住院高龄衰弱 患者 采用不同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于 我 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衰弱 患者 100 例, 通过随机 抽签 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 n=50 )及研究 组( n=5 0) 。对照 组 患者采用 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方案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 研究 组采用 GNRI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 。 对比 两组患者 的筛查相关结果(营养风险率、营养支持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查出的营养风险率( 6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40.00% );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率( 62.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40.00%);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