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免疫比浊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清hsCRP,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死组斑块检出率6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软斑检出率59.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0%,正常对照组硬斑检出率66.7%高于脑梗死组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有软斑者血清hsCRP增高最显著。结论hsCRP作为炎性指标其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脑梗塞 C反应蛋白质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5例,依照颈动脉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患者均未发现粥硬化斑块,观察组56例患者存在斑块,再依据患者情况分为观察A组42例(不稳定斑块)与观察B组14例(稳定斑块),对所有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情况进行检测,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未见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的观察A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的观察B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具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可明确的判断后者的稳定程度,是临床诊断老年患者发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几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自2009年2月~2013年1月份期间收诊的318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59例患儿给予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治疗,观察组159例患儿给予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治疗,以两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治愈率、半年后复发率为指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半年后复发率明显少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硬化患者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合并颈动脉粥硬化以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mg阿托伐他汀组(A组)和20mg阿托伐他汀组(B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1次/天;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天,两组均口服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结果口服阿托伐他汀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CRP、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板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mg组较10mg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硬化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硬化斑块,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炎性因子 血脂水平 斑块面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颈动脉粥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T2DM合并颈动脉粥硬化患者生化指标及相关检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各因素与颈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结果ABI值、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血清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硬化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BI值、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血清总胆固醇为颈动脉粥硬化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冠心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血运重建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准确、有效的评价心肌存活情况对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影像学检查作为重要的诊断技术,在冠心病的治疗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多种MRI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本文对目前MRI检测心肌活性的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活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粥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8例脑动脉粥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并检查患者颈动脉的超声改变情况;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①脑动脉粥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血瘀、气虚和肾虚;②不同中医证型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动脉粥硬化患者的痰浊型、血瘀型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痰浊型=0.79,r血瘀型=0.76)。结论脑动脉粥硬化的病机为本虚(气虚、肾虚)标实(痰浊、血瘀);痰浊证及血瘀证是脑动脉粥硬化的高危因素,与颈动脉超声改变密切相关。

  • 标签: 脑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证型 超声检查 斑块积分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异性Kv1.3通道阻断剂ShK(L5)对大鼠动脉粥硬化发生过程中T细胞亚群及Kv1.3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粥硬化组(AS)组给予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负荷的方法喂养,药物干预组在AS组基础上每天皮下注射特异性Kv1.3阻断剂ShK(L5);对照组仅给予基础饲料。8周后留取主动脉石蜡包埋,应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主动脉粥硬化病变情况。结果AS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TC、TG、LD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HDL相比降低(P<0.05);AS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增厚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层排列紊乱;药物干预组内膜病变程度减轻;对照组各层组织结构正常。结论特异性阻断Kv1.3通道,可以减轻动脉粥硬化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电压门控钾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腺体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B组患者采用腺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治疗结束出院一段时间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腺体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对动脉粥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NGF、NTF、VEGF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动脉粥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治疗后外周血中NGF、NTF、VEGF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NGF、NTF、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促进NGF、NTF、VEGF的表达,对于动脉粥硬化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痉挛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7例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与对照组(n=3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5mg,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30mg。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TC、TG、HDL-C、LDL-C及hs-CRP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具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浓度,预后良好,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为半合成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腹膜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以及骨、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1。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2。本例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双硫仑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应用头孢类药物用药期间及用药前后七天之内应避免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

  • 标签: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藿香正气水 双硫仑样反应 昏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腺体摘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01月至2013年06月耳鼻喉科行扁桃腺体摘除术的患儿6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S组)行以往七氟醚、维库溴铵和芬太尼全麻手术比较两组两种方法在小儿扁桃体腺体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观察组(M组)行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全麻组。结果两组患儿的术后SBP、DBP、HR、SPO2各参数比较,S组均较M组为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及清醒时间M组均少于S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等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在小儿扁桃体腺体摘除术中无气道刺激性,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烦躁发生率较低,安全可行,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米库氯铵 瑞芬太尼 扁桃腺样体摘除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除小儿腺体的手术方法,应用体会及疗效。方法30°鼻内镜在监视器观察直视下应用美敦力XPS2000型动力系统经口咽腔径路切除腺体。结果全部65例患者腺体均切除彻底,无复发。监视器直视下电凝止血方便。结果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切除腺体视野清晰,无副损伤,切除彻底,术后无复发,止血方便。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颈动脉粥硬化病变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8年8月,选取高血压颈动脉粥硬化病变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哚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指标变化情况与C反应蛋白、血尿酸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IMT更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更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颈动脉粥硬化病变患者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动脉粥硬化现象,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高血压 辛伐他汀 疗效 哚普利 超声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颅内动脉支架术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面积(A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辛伐他汀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将52例颅内动脉支架术且术前彩超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患者按口服辛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20mg/d组(25例)和40mg/d组(27例),两组均术前3d开始口服辛伐他汀,并同时口服氯吡格雷75mg/d+拜阿司匹林100mg/d;在支架置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IMT及AP,同时检测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IMT及AP均较术前无明显减少(p>0.05),至6个月时,减少才有显著性(<0.05);且6个月时,40mg组减少明显多于20mg组(p<0.05)。两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CRP均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40mg组降低较20mg组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颅内动脉支架术后患者IMT,缩小AP,抑制炎症反应,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颅内动脉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观察组34例,采取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扁桃体和腺体治疗;对照组33例,采取传统剥离法切除扁桃体、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切除腺体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假膜脱落时间、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OSA-18量表得分下降(33.7±1.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4±0.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体切除术的疗效满意,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低温等离子刀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