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例资料,按11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住院天数、并发症比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1.5min比60.6±12.2min,13.2±3.4ml比28.3±5.2ml,1.9±1.5d比3.2±2.3d,7.0±2.4d比12.8±3.7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开感染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炎性肠梗阻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并发症总发生、使用镇痛药比例分别为0/0%比3/6%,1/2%比3/6%,0/0%比2/4%,0/0%比2/4%,1/1%比10/20%,3/6%比26/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符合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体重指数(BMI)与血糖、甘油三酯及腰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来医院就诊的1300余例维吾尔族妇女中,排除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甲亢、甲减等其它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入选维吾尔族女性423例,测量其甘油三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腰椎(L1~L4))BMD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高,维吾尔族女性止常组和肥胖组的甘油三酯、血糖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甘油三酯、血糖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2)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女性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的发生均有较高水平。(3)维吾尔族妇女肥胖的发生高于国内其它省市。(4)在相同年龄段,BMI正常组腰椎的骨质疏松发生与其它民族一致,其骨景丢失年龄也与其它民族一致,而肥胖组腰椎(L1-14)BMD则大于正常组。

  • 标签: 肥胖 甘油三酯 血糖 BMI BMD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CU危重症患者采用三种不同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时腹泻的发生情况。方法将90例ICU危重症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24h泵入组;B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16h泵入余下8h为休息时间组;C组常温营养液注射器间歇灌注组,每组30例,观察鼻饲期间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腹泻人数A/C,B/C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A组腹泻发生最低。结论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时采用营养泵持续24h泵入并配合使用加温器持续加热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在低温条件下,有必要使用加热营养液。

  • 标签: 危重症 鼻饲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 简介:在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对脑转移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形态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尤其当病灶数目多时,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常面对耗时和遗漏的问题,探索出一种能使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快速而准确发现脑转移瘤变化特点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上通过增大对比剂分子量和增加对比剂剂量等方法提高病灶的信号强度,达到提高脑转移瘤检出和诊断,但是受到对比剂顺应性和适应证等方面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脑转移瘤 高分辨率 重复性 对比剂剂量 减影 MR
  • 简介:乳酸是体内葡萄糖代谢的产物之一,正常状态下其产量不多,低氧等状态时则明显增多,甚至导致乳酸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但在病情得以控制后体内的乳酸可很快降低。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体内严重缺氧,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乳酸产生增加,严重者肝肾功能受损乳酸排泄功能减低。因此测定患者体内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可准确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控制情况,并对患者预后作出有效评估。

  • 标签: 中毒患者 一氧化碳 急性重度 血乳酸 清除率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钳取胃粘膜组织的部位、大小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以HP快速检测试纸检测HP菌,调查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检出;采取电话随访及病房追踪的方式,调查患者发生胃区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钳取胃窦部小弯侧前壁,距幽门2-3厘米处组织;直径<2毫米。阳性73.5%,假阳性为0.6%,并发症发生为2%。Ⅱ组钳取胃部其他部位黏膜组织;直径>3毫米,阳性为59%,假阳性为2%,并发症发生为6%。结论选择正确的钳取部位、钳取合适的组织大小可提高HP阳性检出,减少假阳性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大小 部位 胃出血 胃痛 并发症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2年《UltrasoundObstetGynecol》。研究对象为106例已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胎儿,接受超声检查的平均孕周为(20.4±4.1)周,筛查的主要超声软标志包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颈项皱褶增厚、轻度肾盂扩张、其它心内及心外畸形。各项指标的发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胎儿 超声检查 肾盂扩张 研究对象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LgG)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是本研究找出解决方法的主要目的。方法基础免疫结束后进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LgG)抗体阴性41例,对受种时婴幼儿机体状态,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受种时婴幼儿机体状态,与(LgG)抗体阳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受种时婴幼儿机体状态,非适合期是影响(LgG)抗体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给药剂量不足,是造成接种阴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抗脊灰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疮高危病人实施三级质控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压疮管理三级质控组织,明确各层级职责。制定压疮管理各项制度、流程及评估、上报、追访表单。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即压疮高危筛查、报告、预防、会诊、追访、结果考评。结果实施三级监控流程管理后,提高护士对压疮的风险预测能力,难免压疮上报例数增加,院外带入压疮治愈提高,压疮患病下降。结论三级质控流程管理是对压疮高危病人进行护理质量效果评价、防治压疮的有效管理手段。

  • 标签: 压疮高危病人 三级质控流程 护理管理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用PDE-5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7年的男性患者和与这些患者年龄及各种风险因素相似的7年内不使用PDE一5抑制剂治疗ED的男性患者中前列腺癌发生的情况。通过分析2000年到2006年的电子病例和数据库,以年龄在50至69岁,2000年前无前列腺癌病史的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2362名曾用PDE-5抑制剂治疗的男性和2612名不曾使用过该药物的男性。比较每组的人口数据。在研究期内:97名(4.1%)接受过PDE-5抑制剂治疗的ED患者被诊断出患了前列腺癌,在非PDE-5抑制剂治疗组中,258名(9.9%)被诊断出患了前列腺癌(P〈O.0001)。在非洲裔美国人中,接受PDE-5抑制剂治疗的比例比不用的比例高(10.5%VS.7.1%,P〈0.0001)。接受过PDE-5治疗的患者,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的比例比较低(10.0%vs.13.1%,P=0.0008),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比例比较高(38.4%vs.35.1%,P=0.0149)。接受PDE-5抑制剂治疗ED的男性不易患前列腺癌(调整后的优势比为0.4,95%CI:0.3—0.5,P〈0.0001)。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用PDE-5抑制剂治疗ED的男性倾向于不易患前列腺癌。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ED) PDE-5抑制剂 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同时检测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门诊和住院113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Tf)采用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胶体金方法。血红蛋白(Hb)血采用免疫和化学双联法。结果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共同阳性51例,占阳率性45.1%。转铁蛋白(Tf)阳性85例,占阳性75.2%。血红蛋白(Hb)阳性79例,占阳性69.9%。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

  • 标签: 转铁蛋白(Tf) 血红蛋白(Hb) 粪便隐血
  • 简介:血浆肌钙蛋白和利钠肽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这些生物标记物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有限。研究者们预测,高水平的肌钙蛋白(TnT)和N-末端B型钠酸肽(NT-proBNP)与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并进行了前瞻lI生流行病学调查加以验证。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在社区人群中研究(theatherosclerosisriskincommunities,ARIC)对无卒中的10902人的血浆TnT和NT-proBNP进行测定,并平均随访11.3年。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肌钙蛋白T 疾病风险 社区人群 N-末端 利钠肽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高迁移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