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个案89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监测,分析异常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分析发现,89例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有发热、局部硬结、局部红肿等,分别20例、20例、49例,占比依次为22.5%、22.5%、55.1%。局部红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热、局部硬结发生率(P<0.05);1-2岁出现局部红肿者高于0岁者。出现异常反应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干预,约有96%的患者会痊愈。经统计分析,6、7月份为高发季节;经统计,接种第4剂后,出现异常反应者较多 (P<0.05)。结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安全性较高,接种时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异常反应,同时配合针对性健康宣教,对预防异常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接种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理念应用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对疫苗接种率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0例儿童进行研究,将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分别应用在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以疫苗接种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在评价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将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理念应用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疫苗接种率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大幅度降低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建议采纳该护理管理理念。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理念 疫苗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免疫规划中免疫疫苗的查漏补种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的成员为尚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共有159组,而观察组中的成员则是接受了健康教育的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共有159组。通过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的每一个儿童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相关数据的对比,来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通过对比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中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对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接种疫苗的建卡率以及接种率都有一定的提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免疫疫苗的接种对儿童而言十分重要,其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过对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儿童及其父母对于免疫疫苗的接种的重视程度以及疫苗的接种率。

  • 标签: 山东省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627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至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疫苗接种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居民的流感疫苗接种信息,比较不同年度、月份、年龄段,以及沪籍和非沪籍居民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至2019年各年度全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75%(62 158/2 261 615)、2.66%(60 545/2 275 813)、2.38%(52 572/2 207 101)、2.48%(55 535/2 235 800)、1.87%(42 927/2 298 327),2018/2019年度较上一年度下降0.61%,较2014/2015年度下降0.88%。非沪籍居民各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54%(43 124/1 216 493)、3.41%(41 222/1 210 555)、3.00%(33 531/1 116 373)、2.94%(33 061/1 124 384)、1.68%(19 464/1 161 183),沪籍居民分别为1.82%(19 034/1 045 122)、1.81%(19 323/1 065 258)、1.75%(19 041/1 090 728)、2.02%(22 474/1 111 416)、2.06%(23 463/1 137 144), 2014年至2018年各年度非沪籍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沪籍居民(χ2=6 249.093、5 540.756、3 754.047、1 945.718,均P<0.05), 2018/2019年度沪籍居民高于非沪籍居民(χ2=469.713,P<0.05)。各年度6个月至17岁居民的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最高,分别为95.2%(59 167/62 158)、95.1%(57 582/60 545)、93.7%(49 277/52 572)、91.1%(50 602/55 535)和80.3%(34 476/42 927),其中以6个月至5岁儿童为主,各年度分别为85.0%(52 806/62 158)、87.0%(52 648/60 545)、86.1%(45 247/52 572)、84.8%(47 081/55 535)和70.2%(30 140/42 927)。年龄为18~59岁和≥60岁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比例均较低,但是在2018/2019年度均有明显增长。接种月份主要分布在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其他月份接种人群较少,5、6、7月份没有接种。结论近5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且2018/2019年度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年龄分布以6个月至5岁儿童为主,其他年龄段居民接种人数较少,但是在2018/2019年度年龄≥60岁老年人的接种人数较以前有所升高。

  • 标签: 流感疫苗 接种率 居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嵌合腺病毒35型载体和痘苗病毒载体SIVenvT疫苗通过不同策略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通过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SIV mac239株SIVenvT基因的重组嵌合腺病毒35型(rAd5F35-SIVenvT)和重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rMVA-SIVenvT)进行体外鉴定。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联合免疫BALB/c小鼠,即同源载体免疫和异源载体免疫。通过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分泌SIV Env特异性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SIV gp120抗体滴度,比较两种免疫策略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rAd5F35-SIVenvT和rMVA-SIVenvT均能在HEK293细胞中有效表达SIVenvT蛋白。初次免疫后第4周,两组SIV En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SIV gp120抗体均达到峰值,随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异源免疫组诱导小鼠的应答水平高于同源组,其中第4周和第16周异源组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显著高于同源组,第4周异源组SIV gp120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同源组。结论rAd5F35-SIVenvT和rMVA-SIVenvT两种载体疫苗联合免疫策略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 标签: 重组嵌合腺病毒35型 重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猴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大学生对HPV的认知现状及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1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4所高校的949名大学生开展对HPV的认知及疫苗接种意愿的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HPV疫苗接种意愿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HPV知识正确率和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949名大学生对HPV相关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29.61%,本科院校、高年级、城市或县城居住地以及有恋爱经历、性经历的大学生对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更好(t=4.163、4.506、6.294、3.759和3.632, P均<0.05)。受调查的949人中,HPV疫苗接种率仅为3.69%(35人),有接种意愿者占比32.98%(313人),实施健康教育后提升至78.29%(743人)。高年级、有恋爱和性经历以及对HPV相关认知水平较高等因素对提高HPV疫苗接种意愿都有重要影响(OR=0.676、0.718、0.474和0.320,P均<0.05)。互联网宣传是大学生获取HPV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来源(50.79%)。结论杭州市大学生对HPV认知水平、疫苗接种率和接种意愿均较低。加强HPV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预防HPV感染和推广疫苗接种能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乳头状毒瘤病毒疫苗 大学生 认知 接种意愿
  • 简介:摘要 目的:跟踪调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中心2020年1月~2020年12月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2468人次中发生不良反应者进行调查。结果: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患者中有24例(男8,女14)感觉身体不适,出现不同程度症状,不良反应发生为0.97%。首次注射即发生16例,第2次注射后发生6例,注射第3针次者发生2例。症状表现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硬结、出现全身荨麻疹、皮疹、头部眩晕、发烧等。其中轻度21例,中度3例。结论: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能多种类引起不良反应,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后需加强监测观察。

  • 标签: 人用狂犬疫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以CpG1826作为疫苗佐剂评价其与铝佐剂对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的协同增强效果。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高效表达SARS-CoV-2亚单位抗原,纯化后加入CpG1826和铝佐剂。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铝佐剂疫苗组、CpG+铝佐剂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于0、7和14 d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分别于首针免疫后7、14和28 d采血和取脾检测小鼠血清IgG水平、中和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在首针免疫28 d后,3组小鼠的IgG、结合抗体抑制率和中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40、159.400和8.470,P均<0.05),其中CpG+铝佐剂疫苗组分别为6.91±0.20、(91.01±4.60)%和65.33±51.70,均高于铝佐剂疫苗组(t=2.892、2.441和2.703,P均<0.05)。在首针免疫7、14和28 d后,3组的特异性IFN-γ的效应T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60、36.990和660.400,P均<0.01),CpG+铝佐剂疫苗组分别为179.68±69.26、395.58±139.64、563.50±43.79,均高于铝佐剂疫苗组(t=3.969、5.292和22.310,P均<0.01)。结论CpG1826能和铝佐剂协同增强大肠埃希菌表达的SARS-CoV-2亚单位疫苗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显著提高其免疫原性,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pG1826 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8年01月~2020年12月,入选此次研究1707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的儿童,结合此间儿童是否注射疫苗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未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3)和观察组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4),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生率,观察组儿童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5.97%)得到了明显降低,和对照组(24.97%)相比,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在854例儿童中,头痛发生率为4.57%,发热发生率为7.14%,疼痛发生率为1.64%,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6%。结论:针对儿童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发生率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防治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 预防效果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辽宁省2018—2019年甲型流感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计算并评估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度。方法选取2018—2019年49株甲型流感毒株进行测序,对HA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研究抗原表位、糖基化位点及受体结合位点变异情况;采用Pepitope模型对流行株与疫苗匹配度进行分析。结果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为11月份至次年3月份,主要流行型别为新甲型H1N1亚型。经进化分析,新甲型H1N1流行株属于6B.1分支,与当年疫苗株属于同一分支;季节性H3N2毒株分布在3C.2a分支上,与2018—2019年疫苗株处于同一分支,但2019—2020年疫苗株位于3C.3a分支。部分毒株在抗原表位及受体结合位点上发生了突变。若干毒株与疫苗株相比,糖基化位点发生了增加或缺失,并未出现新的糖基化位点。使用Pepitope模型对疫苗效力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本年度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效力及2019—2020年疫苗株预测效力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季节性H3N2疫苗株与本年度流行株匹配度低,计算出的疫苗效力半数以上为负值。2019—2020年H3N2亚型疫苗株效力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2018—2019年辽宁省甲型H1N1流行株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H3N2亚型流行株与2018—2019年疫苗株匹配度低。应密切关注流行株的基因变异情况并及时更新疫苗株。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抗原性 基因进化分析 疫苗效力
  • 简介:摘要机体自然感染病原体后诱导的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介导了针对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一小部分记忆性T细胞会驻留在宿主特定组织,成为非循环的淋巴细胞,被称为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 TRM)。TRM主要有CD4和CD8两种,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细胞因子和/或具有杀伤功能,当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后,TRM快速反应启动全身性免疫应答,为宿主提供长期保护。此文就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诱导的CD4 TRM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疫苗类型、佐剂和免疫途径等方面讨论CD4 TRM用于设计新型疫苗的新思路。

  • 标签: 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 疫苗 病毒 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TLR2亚家族由Toll样受体1(TLR1)、TLR2、TLR6和TLR10组成。我们之前一项关于132例卡介苗骨炎的对照研究表明:TLR1、TLR2和TLR6突变与卡介苗骨炎的发病风险有关。本次我们评估此队列中TLR10基因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之前132例卡介苗骨炎患者的5个TLR10 SNPs同源位点(rs10004195、rs10856837、rs10856838、rs1109695和rs11466652),5个TLR10基因的SNP错义突变位点(rs11096955、rs11096957、rs11466649、rs11466653和rs11466658)进行测序。结果与芬兰正常人群相比,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多态性与卡介苗骨炎发病风险有关。13.6%的病例出现突变基因型(AT/AA),对照组为26.2% (P=0.024)。相应地,病例组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s)低于对照组(0.152;P=0.009)。其余9个TLR10基因的SNPs或MAFs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TLR10基因的10个SNPs中,仅rs10004195位点突变与卡介苗骨炎发病风险有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疫苗接种护理中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疫苗接种的90例儿童择为研究对象,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上同步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疫苗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疫苗接种知识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其疫苗接种知识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相对更高,P<0.05。 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在儿童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同时可显著提升儿童家属的疫苗接种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儿童 疫苗接种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苗的接种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材料。 方法 在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里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街道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计算各疫苗接种率,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地区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疫苗10种,10种疫苗的接种率除白破疫苗和流脑A疫苗外,其他疫苗月接种率均达到90% 以上。

  • 标签: 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土建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愈发严格。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将其应用到土建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可以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中,笔者详细阐述了中国生物上海公司新冠疫苗分包装能力建设项目土建及机电现场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具体作用,并对其应用方向方式展开讨论,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 标签: BIM技术 土建现场施工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人群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和意义。方法:根据我中心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任意选取志愿志愿者150例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150例观察分析对象划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各75例。对照组不实施任何的干预措施;试验组则根据要求实施流感疫苗接种,最后跟访365天,比较分析试验组和观察组的流感就诊率和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的流感感染率46%(2=27.68,P<0.05)十分明显高于试验组的流感感染率13.00%,对照组的就诊率30.00%(2=21.31,P<0.05)也十分明显高于试验组的就诊率6.00%。结论:对健康人群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有利于降低流感就诊率以及感染率。

  • 标签: 接种 流行性感冒疫苗 预防 流行性感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的效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流感季开始前,选取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示范区选取2组社区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和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疫苗接种知识得分、接种意愿及接种比例的差异。共纳入15 226例患者。干预后,2组患者的疫苗知识知晓得分、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经干预,疫苗知识得分中位数提高分值B组(50.00分)高于A组(42.86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6.91%)高于A组(4.16%);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7.35%)低于A组(16.61%);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7.90%)低于A组(9.08%);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3.37%)低于A组(4.06%)。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疫苗知识水平、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在社区综合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对提高疫苗知识水平、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上更有促进效果,但对疫苗接种比例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感疫苗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