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阿司匹林)、B组(阿司匹林+400mg/kg??d丙种球蛋白)、C组(阿司匹林+1000mg/kg??d丙种球蛋白).对比三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5%,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C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CPR、ESR、P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早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有较好效果,但丙种球蛋白的大量、少次给药能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关键词儿科;川崎病;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提高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4例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护理过程,结果74例川崎病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缩短病程,提高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川崎病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2月-2023年02月到本院治疗肝衰竭患者共50例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受检者50例,对全部受检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TBiL水平、PTA水平、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敏感度为:0.9783、特异度为:0.75、准确性为:0.96、误诊率为:0.25、漏诊率为:0.0217、阳性预测值为:0.9783、阴性预测值为:0.75、假阳性率为:0.25、假阴性率为:0.0217、正确指数为:0.7283。结论:肝衰竭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效能较高,可运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 TBiL水平 PTA水平 ALB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人。对照组采取蓝光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蓝光疗法+免疫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TBIL水平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可有效降低血清TBIL水平,改善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免疫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神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NS)属于临床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范畴,是主要发生于周围神经的较早期病变,不足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或淋巴瘤。MGNS需要与POEMS综合征、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等所致的神经病变进行鉴别;必要时可行神经活组织检查明确外周神经症状与淋巴浆细胞病之间存在的关系。MGNS治疗上建议给予包括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处理,以及CD20单抗等抗淋巴浆细胞肿瘤靶向治疗。早期识别和干预MGNS,并进行多学科合作,有助于降低恶变风险及致残率。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神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类由免疫系统介导的、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系统性疾病,常累及胰腺、涎腺、泪腺、胆道、腹膜后和淋巴结等。IgG4-RD与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其治疗方案和临床预后不同,因此正确诊断IgG4-RD十分重要。继2011年日本IgG4-RD综合标准之后,2019年ACR和EULAR联合提出了IgG4-RD分类诊断标准,该标准基于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证据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在2020年,日本学者对2011年IgG4-RD综合标准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升了其临床实用性。治疗方面,2015年IgG4-RD管理和治疗的国际指南共识指出,糖皮质激素为多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联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生物制剂可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IgG4-RD的治疗。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在IgG4-RD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拓宽了IgG4-RD的用药方案。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 参考标准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清营汤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8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采用清营汤治疗将其分为清营汤组(6例)和常规西医组(22例)。清营汤组男5例,女1例,年龄(2.23±1.80)岁;常规西医组男15例,女7例,年龄(1.65±1.09)岁。常规西医组予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清营汤组在常规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清营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水平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清营汤组患儿入院发热、手足肿胀、眼结膜充血、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88±0.19)d、(2.27±0.12)d、(2.75±1.84)d、(2.92±1.69)d,均短于常规西医组(2.64±0.50)d、(3.90±2.14)d、(5.29±1.94)d、(5.02±2.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营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1.12(0.67,2.35)g/L比0.50(0.35,1.2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营汤组患儿炎性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水平与常规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营汤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标签: 川崎病 清营汤 丙种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发伯基特淋巴瘤(BL)患儿化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化疗以及利妥昔单抗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23例新发危险度分组为B组及C组的BL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按照改良的法国儿童肿瘤协会系列研究(LMB)89方案分层治疗,部分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及化疗结束后6、12、24、36个月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不同治疗组间血清IgA、IgM、IgG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23例患儿危险度分组B组53例、C组170例。化疗前109例(48.9%)BL患儿合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223例患儿化疗前血清IgA、IgM、IgG水平分别为(0.9±0.7)、1.2(0.5,1.3)、(7.2±2.9)g/L。化疗结束时全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分别为(0.5±0.4)、0.2(0.1,0.3)、(6.3±2.3)g/L,与化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3、Z=-11.99、t=4.57,均P<0.05)。另外B组IgA、IgM和C组IgA、IgM、IgG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8.86、Z=-6.28、t=11.19、Z=-10.15、t=4.50,均P<0.05)。B组和C组单纯化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患儿化疗结束后IgA、IgG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P=0.002;F=4.22,P=0.007)。结论大约50%的BL患儿在化疗前即存在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改良的LMB 89方案对BL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在BL患儿化疗结束后免疫重建的过程中,利妥昔单抗对IgA和IgG影响更显著。

  • 标签: 伯基特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类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脑炎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资料,观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对照组)与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字2=5.82,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脑脊液检查等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感染 脑炎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32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8例患者为轻型乙型肝炎,B组172例患者为重型乙型肝炎;两组患者都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观察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B组17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lgA水平、lgC水平以及lgM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148例轻型乙型肝炎患者;320例患者中有279例患者好转,41例患者未好转。乙型肝炎好转患者的lgA水平、lgC水平以及lgM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未好转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反应乙型肝炎疾病的病情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小儿川崎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诊治疗的 64例小儿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9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该院对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剂量做出调整,并以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  0.4g/kg,其中观察组患者 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 1g/kg。比较两种剂量作用下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所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且后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也更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 疗效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1,男,23岁,因“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于2009年11月24日开始静脉滴注入免疫球蛋白10g/d,当日患者有低热,体温:37.5℃,且乏力,于第2天测体温为38.0℃。输入2d后于11月26日早晨出现抽搐,给予安定注射液10mg缓慢静脉推注,20%甘露醇静脉滴注,并请ICU医师会诊,ICU医师建议转入ICU进一步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再发作。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癫痫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IgG、IgA、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人员的IgG、IgA、IgM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在降低多发性硬化复发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即甲基强的龙冲击疗法,0.5-1.0g/d,连续使用5d,并根据病情维持或减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0.4g/(kg·d),每月用5d,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3、5、6个月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结果第1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相同,但第3、5、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并可以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加强应用的时间越长复发率就越低,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球蛋白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住院10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免疫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后有明显提高。但多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单独治疗。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PCT、CRP和WBC等各项指标明显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病人,在抗感染,促排痰护理的基础上,合理加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了,有利于感染控制及恢复,预后较好。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 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 38 例,观察组 3 8 例, 对所有参研人员实施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测定对比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 。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IgM 、 IgA 、 IgG 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明确对乙型肝炎进行疾病分型,值得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小儿川崎病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9例患者,对其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1.0g.Kg-1.d-1,连用2d)加阿斯匹林(ASA)治疗;对照组也有29例患者,对其进行单用阿斯匹林治疗法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达到了93.10%,无效率仅为6.89%,而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有效率达到了72.41%,无效率为27.59%。同时结果还发现单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g/(kg?d)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发生概率低。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损害,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基本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