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视力下降8个月,头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下旬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因患者发病3周前有咳嗽、头痛、乏力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9℃,

  • 标签: 发热 脑炎 病毒性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减少患者误诊率。方法选取本院46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对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再选取本院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1.302%,参照组为73.91%,两组进行对比,差异大(P<0.05)。在亚急性发病率、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以及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正常率方面相比较,自身免疫性脑炎要比病毒性脑炎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进行治疗,效果较理想,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 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入组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病例中的高危因素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重症HFMD的早期识别及早期诊治,通过有效的临床干预,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收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33例及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病例24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物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1)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多有年龄<3岁、体温39℃>3天、肢体抖动(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x2=15.67、25.45、5.92P均<0.05).(2)实验室检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多表现白细胞异常升高及血糖异常升高(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x2=14.48、5.92P均<0.05).(3)临床物理学检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易出现脑电图异常(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x2=49.26P<0.01).合并脑炎患者均予以临床干预治疗,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致残及死亡。结论年龄<3岁、体温39℃>3天、肢体抖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以及血糖异常升高、脑电图异常6个因素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是阻止手足口病重症向危重症转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高危因素分析 临床干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宏伟 谢正德 许黎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一般引发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流感病毒引起的一些呼吸道外临床表现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其中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脑炎(IAE)病死率高,是引起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治愈者通常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际上对于IAE的认识普遍较少,现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分类、治疗、预后与机制研究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在IAE取得的进展,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流感病毒 脑病 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 机制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睡眠障碍很少被关注。睡眠涉及神经中枢和大脑网络的复杂功能,睡眠障碍是一些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核心症状,或随着疾病进展睡眠障碍发生相应演变。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睡眠障碍时常发生且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但很少被认识和研究。文中综述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睡眠障碍的特征和可能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睡眠障碍 机制
  • 简介:摘要突触蛋白-3α是2016年发现的一种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新型抗体。抗突触蛋白-3α抗体相关脑炎患者一般伴有感染前驱症状或情绪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记忆障碍、意识模糊或昏迷、中枢性通气不足、异常行为和言语障碍等。笔者现围绕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拓展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突触蛋白-3α 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突触蛋白-3α抗体相关脑炎
  • 简介:摘要抗Kelch样蛋白11(KLHL11)抗体相关脑炎是一种与睾丸精原细胞瘤相关的副肿瘤性菱脑炎,少数可出现边缘脑炎症状。眩晕、听力损失、耳鸣是该病患者常见而独特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方式包括免疫治疗、对症治疗以及针对合并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治疗。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笔者现围绕抗KLHL11抗体相关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Kelch样蛋白11 脑炎 精原细胞瘤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脑炎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之一,重症患儿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的风险较高。肺炎支原体脑炎临床诊断困难,需在确诊脑病的前提下结合病原检测证据的可靠性进行分层诊断。其抗生素选择除了要考虑抗生素是否对肺炎支原体敏感,还要考虑抗生素的组织穿透性以及儿童用药的安全性等诸多细节。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诊疗上的延误,影响患儿预后。本文拟在对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断、肺炎支原体脑炎抗生素的选用原则及特点加以介绍和归纳,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脑炎 诊断 抗生素
  • 简介:摘要免疫吸附可选择性清除致病抗体,目前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取得良好效果。致病抗体的类型和滴度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起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脑炎一线免疫治疗包括类固醇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免疫吸附可选择性快速消除自身抗体,可作为多模式免疫治疗的一种选择。

  • 标签: 免疫吸附技术 抗体 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脑炎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用于重症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南石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加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方式;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苏醒率、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5.38±0.78)分,对照组为(5.21±0.71)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为(6.81±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3±1.03)分,P<0.05〕;治疗第2周为(8.49±1.45)分,高于对照组(8.42±0.81)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为(10.64±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1.58)分,P<0.05〕;治疗第4周为(10.65±1.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8±1.42)分,P<0.05〕。结论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能明显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 重症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5例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459例1~6岁手足口病,其中合并较严重并发症脑炎的15例患儿,对其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15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重视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解读《2011年英国儿童疑似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方法对2011版英国指南中关于疑似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及治疗进行综合解读。结果2011版英国指南中对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常见的10个问题给出了35条建议,治疗中常见的8个问题给出了24条建议,并提供了关于特殊人群(如海外旅行归来患者,免疫缺陷患者)脑炎诊疗方面的16条建议,建议强度从A到D(由强到弱),支持建议的证据质量从Ⅰ到Ⅲ(由高到低),同时对各项建议做了一定程度的证据说明,以方便临床医生参考选择。结论指南中对儿童疑似病毒性脑炎管理给出了若干条建议,同时对临床上一些常见病毒感染后脑炎的治疗给出了标准化的方案,虽然指南发表时间偏早,但对目前临床医生管理和诊治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仍然能够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儿童 病毒性脑炎 指南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上采用各种治疗方式,对T细胞亚群指标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一年内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并记录、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主要从CD3+、CD4+、CD8+三个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的指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采用一定治疗方案后,根据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可以来判断治疗后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治疗 T细胞亚群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32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仪器检查,对新生儿病毒性脑炎进行诊断和综合治疗。结果32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24例痊愈,6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3例留下后遗症。结论对新生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病毒性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脑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护理,另行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预后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型脑炎(乙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改进护理措施,加强护理程序的管理。结果较往年住院人气管切开者比较证实,恢复快、感染率低。结论加强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是乙脑昏迷患者尽快恢复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