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取独一味分散片、复方甘草酸片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30例并根据患者所接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对应治疗方案将其每组1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复方甘草酸片治疗、联合独一味分散片治疗。分别于疗程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差异。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为疗效判断依据,观察组判定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干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将独一味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片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两者联合不但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价值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独一味分散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联合苯双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的疗效观察及对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BV患者12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SPSS19.0生成随机数字后排序,按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片治疗6个月,再给予联苯双酯片辅助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DNA检测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检测结果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30.0%(18/60)和33.3%(20/6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标记物转阴率为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63.3%,对照组有效率3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苯双酯、恩替卡韦治疗HBV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红素(SB),血浆胆碱酯酶(ChE)活性比较,探讨上述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胆碱酯酶水平,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三级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浆胆碱酯酶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C级与A级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胆碱酯酶检测结果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改变可以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影响其合成功能和排泄,可以客观的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探讨灵芝孢子粉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三萜的优化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作为标准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三萜,吸取提取液进行减压蒸干后,加入显色剂,水浴,测定。实验表明,在548nm波长下,标准品在10~100ug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7.64%~102.31%之间,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 标签: 灵芝孢子粉 总三萜 提取溶剂 超声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IgE检验在小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患者,将其作为肺炎组,并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人员4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IgE检验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验,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炎组患者MP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18例,其中,低滴度11例,高滴度7例。肺炎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肺炎组中高滴度组血清IgE水平及阳性率高于低滴度组与阴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临床诊断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IgE联合检验,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清总IgE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胆汁酸测定对患儿肝脏损伤程度判定的意义。方法选取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治疗前后检测静脉血胆汁酸及肝功能ALT,AST,GGT,胆碱酯酶,白蛋白等情况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肝功能中ALT、GGT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汁酸亦有明显变化(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和白蛋白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胆汁酸检测对肝脏功能判定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可产生肝功能的异常改变及胆汁酸代谢异常,但此损伤为可逆性,及时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肝功能试验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豆子生物碱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酸水提取法提取苦豆子生物碱,作用于0.1%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生物碱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降低(p<0.01),AST活性不降低(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豆子生物碱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苦豆子 总生物碱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在我院儿科住院的46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TIgE检测。结果在46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中有42例患儿TIgE结果显著升高。对42例TIgE结果异常患儿标本进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其中34例患儿标本SIgE结果显著升高;8例SIgE结果无显著变化。但临床对42例患儿在原有治疗方案中增加脱敏治疗后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进行TIgE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否存在呼吸道变态反应,以便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总免疫球蛋白E(TIgE)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 呼吸道变态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结局和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汁酸水平(TB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37例早发型ICP患者,按照患者(TBA)水平分为重度组(TBA≥40μmol/L)14例患者和轻度组(10μmol/L≤TBA<40μmol/L)23例患者,对比两组(TBA)水平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早产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周数和轻度组无明显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体内血清TBA水平越高,围产儿不良与后发生率就越高,早期进行产检进行筛查,发现病情及早进行治疗,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儿 早发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TPA)、白蛋白(ALB)、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在评价肝功能损害程度上变化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6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PA、ALB、TBA和CHE水平。结果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逐级递增,TPA、ALB和CHE水平逐级明显降低,TBA逐级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PA、ALB、TBA和CHE变化水平对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3-5,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美国强生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所检测尿蛋白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蛋白含量在0.2g/L、4.0g/L时,手工丽春红S法测得日间不精密度分别为6.4%和1.05%;10个标准浓度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6.4%;检测低限为0.2g/L;生物检测线在0.2~4.0g/L,功能灵敏度为0.5g/L,分析测量范围为0.2~4.0g/L。厂商提供的美国强生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日间不精密度CV<2.4%;检测低限为0.012g/L;分析测量范围0.017~0.024g/L。结论建立了临床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分析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本研究对规范医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认可,提高实验室手工法检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能验证尿总蛋白丽春红比色法干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同时复方甘草酸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对照组6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2组疗程均为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布为,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单独应用血清PSA(TPSA)这一传统的方法与血清PSA(TPSA)、游离态PSA/PSA(F/TPSA)比值(即游离PSA百分率)相结合的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价值中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245例腺增生症(BPH)(针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于活检前或术前抽血查血清F-PSA及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BPH及PCa二者T-PSA平均值分别为(5.4±9.96)ng/ml、(24.9±40.5)ng/ml;二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F/TPSA平均值分别为0.28±0.12、0.15±0.63,二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F/TPSA比值结合T-PSA,对判断患者是否患前列腺癌较大帮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牛蒡子木脂素(TLFA)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的影响,qRT-PCR检测TLFA刺激后RMECs的VEG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呈剂量依赖性。TLFA对RMECs中VEGF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TLFA抑制大鼠RMECs迁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mRNA的表达有关,它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牛蒡子总木脂素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与熊去氧胆酸对妊娠胆瘀母鼠胆汁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培养的50只母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及其剂量不同分为五组,分别茵栀黄口服液低剂量组10只,茵栀黄口服液中剂量组10只,茵栀黄口服液高剂量组10只,熊去氧胆酸正常剂量组1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比较分析对胆汁酸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茵栀黄口服液低剂量组的胆汁酸水平(10.34±2.12)mmol/L低于茵栀黄口服液高中剂量组(13.23±2.98、17.34±2.06)mmol/L,且熊去氧胆酸正常剂量组的胆汁酸水平(7.34±2.43)mmol/L均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10.34±2.12、13.23±2.98、17.34±2.06)m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茵栀黄口服液可有效改善妊娠胆瘀母鼠的胆汁酸水平,且熊去氧胆酸的疗效更为显著,可用于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

  • 标签: 茵栀黄口服液 熊去氧胆酸 妊娠胆瘀母鼠 胎鼠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蜂胶黄酮对大鼠肠道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酮高低剂量组(200ml/kg/d,100/kg/d),N-乙酰半胱氨酸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药后第4天予6MVX线单次腹部照射9Gy,照射后3d处死大鼠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肠黏膜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TUNEL法肠黏膜凋亡明显增多,P38MAPK活化和TNF-α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蜂胶黄酮组肠黏膜凋亡减少及P38MAPK活化受到抑制,TNF-α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胶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一定程度抑制P38MAPK激活,减少TNF-α表达有关。

  • 标签: 蜂胶总黄酮 放射性肠损伤 急性 细胞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cellsecretoryprotein,CCSP)、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g-E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4例,其中重症组24例,轻症组40例,有过敏性疾病史42例(I组)和无过敏性疾病史22例(II组);设25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CSP、IL-17、Ig-E含量。结果重症组血清CCSP低于轻症组及对照组,IL-17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均<0.01。I组CCSP浓度明显低于II组,I组IL-17、Ig-E浓度高于II组(P均<0.01)。RSV感染患儿血清CCSP与IL-17呈显著负相关(r为-0.759,P<0.01)。血清CCSP与Ig-E之间亦呈负相关(r为-0.623,P<0.01)。急性期患儿IgE水平和IL-17呈现出正相关性(r=0.583,P<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血清CCSP降低,IL-17、Ig-E水平增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特应症密切相关。

  • 标签: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总Ig-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利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酯治疗对PAL及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利用丁苯酞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后PAL、DNS评分分别为(52.04±3.96)分、(5.9±2.3)分;对照组分别为(64.79±3.78)分、(8.2±2.5)分。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酯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PAL及ND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PAL N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白细胞介素4和13基因多态性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易感性及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IgE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TT基因型、CT基因型以及CC基因型的血清IgE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并且白细胞介素4和13基因是诱发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