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1例62岁女性患者,因"右肺腺癌全身多发转移"入院。入院后行EGFR基因检测,结果为21外显子敏感突变,余未见突变。给予口服EGFR-TKI盐酸厄洛替尼片(150mg,qd)抗肿瘤治疗,服用第2天因出现胃肠道不适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qd)对症治疗。临床药师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TKI与抑酸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意义及防治措施,并根据现有证据探讨,盐酸厄洛替尼与奥美拉唑可能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建议将抑酸药物更换为雷尼替丁胶囊(150mg,bid),并在给药前2h或给药后10h给予盐酸厄洛替尼。患者治疗过程顺利,胃肠道反应亦明显减轻。服用盐酸厄洛替尼1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疗效评价为PR。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抑酸药物 相互作用 临床意义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准确性。 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疑似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学检查后有55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肝癌。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记录超声造影增强消退时间,分析超声造影的准确率。 结果:与透明细胞癌和高分化癌相比,中-低分化癌的病症开始增强时间更短,增强峰值时间更短,开始消退时间更短,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6.36%,特异度为84.62%,准确率为94.12%,误诊率为15.38%,漏诊率为3.64%。 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且准确性高。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硬化合并小肝癌 早期诊断 价值 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本院接受的 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段为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骨窗开颅术与微创穿刺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 77.27% ), P<0.05。观察组术后各 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比于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更理想,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穿刺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择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例开展此次研究,探讨探头超声内镜对该疾病病变来源及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列举相关数据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研究时间截点在2022年6-7月间开展,取我院3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针对本研究3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后结果显示,以病变部位区分:食管病例占7 例/23.33% ,胃部病例占19例/63.33%,十二指肠病例占4例/13.33%;以病变类型区分:发病率占据前3位病变类型为间质瘤占比率最高7例/23.33%,平滑肌瘤、囊肿各占5例/16.66%,后依次为脂肪瘤占 3例/10.00%,异位胰腺、外压病变各占2例/6.66%,息肉、疣状胃炎各占1例/3.33%,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占1例/3.33%,其余3例患者未发生病变。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占据一定优势性,其显现的图像更为清晰,能够深层次剖析上消化道壁,明确患者病变部位、起源及性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且可作为内镜下治疗前的重要评估手段。

  • 标签: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诊断 治疗价值
  • 简介:摘 要:分析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设定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期间院收治的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90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分别采用单药多西他赛、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分析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增加的现象,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并且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其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西他赛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探究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1-2021.1期间因微小甲状腺癌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在改良切口手术治疗中实施纳米碳示踪技术共纳入30例病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改良切口手术但未进行纳米碳示踪技术的30例进行对照。总结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结果:经对照研究组病人血钙水平较高、PTH水平较高、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两组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结论: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纳米碳示踪技术,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此技术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微小甲状腺癌 纳米碳示踪 改良小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在我国诊疗制度——大型医疗机构辅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的背景下,对温州市洞头区基层居民通过诊疗就医看病时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优劣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有诊疗制度普及度较低,提升优化网络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定制就诊费用是聚焦所在。

  • 标签: 云诊疗 基层医疗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摘要:在我国诊疗制度——大型医疗机构辅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的背景下,对温州市洞头区基层居民通过诊疗就医看病时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优劣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有诊疗制度普及度较低,提升优化网络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定制就诊费用是聚焦所在。

  • 标签: 云诊疗 基层医疗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实施多排螺旋CT技术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手制动额疑似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技术,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对疾病的检出率,并分析疾病病灶指标。结果:多排螺旋CT技术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6.43%(27/28)、83.33%(10/12)、92.5%(37/40);从疾病病灶指标进行分析,单发性结节占比比较高,病灶大小主要集中于10mm~15mm之间,经多层路秀安CT检查其特征也有不同,可根据特征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结论: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实施多排螺旋CT技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周围型小肺癌 多排螺旋CT 鉴别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及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119例)。对照组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1d血肿清除率、手术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的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低于对照组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其造成的并发症少,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 脑出血
  • 简介:目的为探索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将80例非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化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结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即可以彻底减压。又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腰椎稳定的手术方法。方法依据术前准确的定位判断,采用3~4cm较小切口开窗进入,选择有压迫的位置,针对性开窗解除脊神经受压。结果据JOH系效评价标准手术改善率为96.6%。结论本手术方法在彻底解除脊神经受压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保留了腰椎的稳定性。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切口 针对性开窗减压术 外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并症 侧隐窝狭窄症
  • 简介:目的观察双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从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采用双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按Flynn评分:优27例,良5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双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简单、切口、不损伤伸肌装置、固定牢靠、不用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切口(VAMT)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重症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51例)和开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VAM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时间、术后置管保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0±32.4)min、(55.3±18.0)ml、(2.9±1.7)d、(3.4±1.2)d、(8.5±3.5)d,均少于开胸组的(109.6±29.3)min、(128.9±75.6)ml、(3.9±2.2)d、(5.3±1.4)d、(12.4±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发生肺尖气胸1例、肺不张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开胸组发生肺尖气胸4例、肺不张2例、肺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VAMT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34〈0.05)。结论VAMT术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快,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有效、微创等特点。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 重症自发性气胸 疗效
  • 简介:血管炎是一类可引起血管非特异性炎症和坏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按血管受累的大小分类,包括了血管炎、中等血管炎及大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属于血管炎的范畴,主要包含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嗜酸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它们可累及全身不同脏器,活动期异常凶险,治疗不及时可致高死亡率。本文简要综述AAV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
  • 简介:目的:对传统切除术与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切口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遗留瘢痕率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3.24±0.68)cm、术中出血量(19.69±3.08)ml、住院天数(3.38±1.27)d、手术时间(19.36±1.56)min,与对照组对比优势更大,P值小于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56%)、遗留瘢痕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有效减少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腺癌19例、鳞状细胞癌8例、未知型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其中19例采用含铂类方案,11例采用非含铂类方案。尼妥珠单抗给药剂量为200mg,静脉给药,每周1次。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患者5例,二线方案9例,三线及以上方案16例。每治疗2个周期后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采用NCI-CTCAE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次疗效评价,其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2例,病情进展(PD)13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6.7%(5/30),疾病控制率(DCR)为56.7%(17/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9d(74~104d),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07d(197~417d)。进一步分析显示,腺癌患者中位OS显著长于鳞癌患者(327dvs185d,P=0.008)。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尼妥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