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超过一半的患者为大血管闭塞,而且其预后差于非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洛杉矶加州大学的WadeSmith研究发现,发现单纯的大血管闭塞征可能增加其死亡率4.5倍,而未发现此征则预后良好的概率增加3倍。而且,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影像学上的闭塞征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高度提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血管闭塞 预后差 患者 卒中 征象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要求实施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1W、2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元组和非单元组进行管理治疗,观察两组的住院病死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评价(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生活能力评价(Barthelindex,BI)、社会功能评价(Oxfordhandicapscale,OHS)。结果单元组和非单元组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5.00%,8.75%,总有效率分别为88.61%、79.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50±7.35)d和(16.89±7.2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入院HIHSS、BI及OHS平均差值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元组优于非单元组。结论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明显优于普通住院治疗模式。

  • 标签: 脑梗死 卒中单元 疗效
  • 简介:心脏疾病是引起缺血性的重要来源,心源性脑栓塞占缺血性的25%.在脑动脉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脏疾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诱发脑梗死.在对隐源性寻找病因的过程,发现这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小于55岁的年轻患者.为此,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的关系受到关注.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心脏疾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刘某,女,86岁。2011年4月曾因肺炎合并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无明显后遗症[1]。2011年12月25日因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治疗5d,症状略好转,2012年1月2日突然腰痛加重,下肢无力,伴言语不利,再次入院。急查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病灶,右侧脑室旁脑梗死,双侧室旁白质脱髓鞘改变”。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予对症治疗1周,症状未好转。1月10日患者突发胸痛,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超敏肌钙蛋白I1406ng/L。生化:BUN14.13mmol/L,Cr179.00μmol/L。胸部CT:“右上肺炎变;双侧胸腔中量积液。”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肺部感染;肾功能损伤。予溶栓抗凝、扩血管、抗感染等治疗2d,症状改善不明显。其后中医开始参与治疗,由家属通过电话、照片汇报病情变化及舌象。

  • 标签: 脑心卒中 中医 病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发病后90 d时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醒后患者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56例急性缺血性患者,醒后组97例(27.2%),非醒后组259例(72.8 %)。醒后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以及心房颤动、重度中和心源性栓塞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醒后组,而小动脉闭塞患者的构成比显著低于非醒后组(P均<0.05);醒后组转归不良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醒后组(36.1%对24.7%;χ2=4.546,P=0.033)。在醒后,62例(63.9%)转归良好,35例(36.1%)转归不良;转归不良亚组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心房颤动和重度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转归良好亚组,而接受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治疗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低于转归良好亚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优势比(odds ratio, OR)6.67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223~20.034;P=0.001]与醒后患者转归不良独立相关,而静脉溶栓(OR 0.102,95% CI 0.017~0.630;P=0.014)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OR 0.108,95% CI 0.023~0.506;P=0.005)与醒后患者转归良好独立相关。结论醒后患者的心源性栓塞患者的比例更高、临床症状更严重且转归不良发生率更高。入院时严重程度与醒后中短期转归不良相关,而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治疗可改善其转归。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心房颤动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08(TISC2008)于2008年6,913-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应TISC2008组委会的邀请,杂志主编VladimirHachinski教授参加此次大会.在参加'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前期,杂志主编VladimirHachinski教授于2008年6月11日与本刊编辑部进行了交流(图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腺瘤病人,通过临床分析其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9例垂体腺瘤病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与垂体组织破坏和肿瘤后压迫垂体周围结构及其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眼肌麻痹及意识障碍等。内分泌学检查约2/3病人有部分或全垂体功能低下。影像学检查均为垂体大腺瘤。部分病人有空泡蝶鞍。结论垂体腺瘤可使部分分泌型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缓解,起到自然治愈的功效。及时有效地外科干预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

  • 标签: 垂体瘤 卒中 临床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缺血性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预防缺血性复发需要制定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的措施和标准化策略,缺血性中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抗栓治疗、降脂治疗、血压管理和血糖管理等,这对降低复发至关重要。此外,通过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和戒烟限酒等措施干预缺血性的行为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病因分型 二级预防
  • 简介:遗传因素与中发生密切相关,明确基因与的相关关系,有利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基因位点被发现,而既往已知的基因也对诊疗有新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遗传相关性,包括镰状细胞病、Fabry病、遗传性胶原蛋白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近期基因位点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标签: 遗传相关性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镰状细胞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简介: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规影像学在PSD的相关解剖学部位与边缘系统-前额叶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解剖环路假说的确立和巩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对PSD进行早期的预测,功能磁共振在PSD的早期识别上具有优势,为PSD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标签: 抑郁 卒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已应用于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主要总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基础训练、摄食训练、辅助吞咽、中医针刺和穴位按摩、物理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留置鼻饲管、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方法。脑卒中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对疾病预后、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要强调早期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EPVS)提示大脑清除机制障碍,可影响认知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存在EPVS会加重PSCI。文章对EPVS与PSCI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通常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我科室11年下半年共对136位患者进行了诊断与治疗,其中74位出现了足内翻的症状,现针对后足内翻的病因与治疗,经验体会如下

  • 标签: 卒中 足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收冶的收治病例138例,对样本发病2d内的心电图进行描记。结果A组、B组心电图变化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A组异常发生率90.48%,B组78.67%,两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基底节、丘脑病变者发生心电图改变最多,A组和部位出血发生心电图改为变均低于B组(p<0.01;p<0.05)。结论强化急性内心电图变化的监测,可为医生提供诊疗早期论据,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卒中 急性期 心电图
  • 简介:应激性溃疡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不清。多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二者兼有,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急性出血性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缺血性,病变累及脑干时尤为突出。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可加重脑损害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对预后影响较大。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者。并发应濒性溃疡预后不良,应早期识别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积极预防及治疗。

  • 标签: 卒中 应激性 溃疡 胃肠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患者49岁,女性。在乘坐飞机过程突发右侧偏瘫失语。既往史:自幼左下肢经常增粗,否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他病史无特殊。入院查体NIHSS评分14分。患者入院后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立即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立即行头颈部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段变细,入颅后闭塞;血栓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延伸到左侧大脑中动脉(M1和M2近段),侧支血管建立(图1A)。溶栓前MRI显示左侧岛叶、内囊后肢、左侧颞叶梗死,左侧额叶、顶叶、右侧额叶点状梗死(图1B)。

  • 标签: 综合征 静脉溶栓治疗 颈内动脉床突 NIHSS评分 卒中 头颅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