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PH≈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Fe^3+与铬黑T(EBT)形成1:3的暗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88nm,ε值约为2.3×10^4,线性范围为0~30ug/25ml。此方法可用于工业盐酸、硅酸、盐水泥等样品中铁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吸光光度法 显色剂 铬黑T 最大吸收波长 缓冲溶液 线性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膜白介素-2受体(mIL-2R)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法对188例乙肝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T细胞亚群及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mIL-2R水平测定.结果乙肝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L-2R表达水平在PHA诱导前后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另外,乙肝病人PBMC中HBV-DNA(+)病人与PBMC内HBV-DNA(-)病人相比,mIL-2R表达水平亦存在较大差异(P<0.01).结论乙肝病人体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活化障碍,并与肝病的慢性化相关.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T细胞亚群 MIL-2R 白介素-2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 简介:目的:根据实验测定T3、FT3、T4、FT4、TSH值来确定甲状腺功能是亢进还是减退,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通过对148例患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分组测定。结果:T3、FT3诊断甲亢敏感,T4、FT4诊断甲低敏感,TSH对甲亢和甲低都敏感;经药物治疗后测定,T3、FT3、T4、FT4值较快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诊断甲状腺功能疾病应考虑5项检测值,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并且用循证用药概念指导治疗。

  • 标签: 甲状腺功能疾病 滞后恢复 综合判断 循证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分院感染科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痰涂片检测肺结核患者对应四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测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的灵敏度分别为92.6%(25/27)、63.3%(19/30)、68.9%(20/29)、81.6%(31/38),特异度分别为:22.9%(14/61)、73.6%(39/53)、73.4%(47/64)、36.5%(27/74)。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检测方法,配合该病临床表现能够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该方法可用于肺结核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 结核分枝杆菌IgG IgM检测 结核DNA核酸测定 血沉(ESR) 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该院确诊收治的86例甲亢性肝病为甲组与78例甲亢患者为乙组(肝功能正常),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肝功能指标以及甲状腺相关指标。结果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则甲亢肝病的发病率越高,甲组患者的ALP、ALT、FT3、FT4指标与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TB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疾病多合并肝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程度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老年、病情危重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应加强对病情危重、老年患者的疾病诊断。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 指标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方法:抽取5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并选择同期50例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指标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观察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更高的趋势(P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分析37例老年糖尿病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改变,以提高对老年糖尿病人急性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的认识。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电图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改变训练对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影响,及如何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47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d、3~4d、5d以上训练组,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对照组术前未进行任何训练,术后对2组患者出现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差异显著(P<0.01),术前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的时间长短与术后出现尿潴留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有助于减少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从而减少导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术前训练时间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行为改变训练 硬膜外麻醉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过速发作时缺血性ST段下移与冠心病及房室异常传导通路定位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出现ST段下移的患者,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5岁,分为二个组,A组(≥60岁)28例,B组92例(<60岁),行射频消融术前做冠脉造影检查,筛选出114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A组病例中有17例诊断为冠心病(60.71%),B组中有20例诊断为冠心病(21.74%),<60岁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的例数明显低于≥60岁的患者(P<0.01)。2、经冠脉造影后筛选114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发现63例为左侧旁道,11例为右侧旁道,40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1、阵发性室上速时缺血性ST段下移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2、阵发性室上速伴缺血性ST段下移经电生理证实多为房室折返异常通路且ST段压低越明显,诊断价值越高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室上性心动过速 缺血性ST段下移 冠心病 房室旁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后患者宫颈功能的形态改变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施行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的不孕的22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本组220例患者术后宫颈功能形态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本组2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210例(95.45%),显效10例(4.5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7.21±0.83)周。患者行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后的宫颈粘液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有49例患者成功受孕,成功受孕率为(22.27%)。结论对宫颈病变患者采用LEEP锥切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宫颈功能形态和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梗时心电图侧壁、下壁导联ST段压低对梗塞相关动脉的判别价值。方法将24例下壁AMI早期ECG与冠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急性下壁心梗62.5%RCA阻塞,25%LCX阻塞;②IaVLST段下降≥0.1mv,诊断RCA敏感性93.3%,特导性83.4%;STaVL↓>STⅠ↓,诊断RCA阻塞敏感性73.3%,特异性100%;STⅢ↑>STⅡ↑,诊断RCA阻塞敏感性86.7%,特异性83.4%;STⅡ↑>STⅢ↑,诊断LCX阻塞敏感性66.7%,特异性100%。

  • 标签: 心肌梗塞 ST段改变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严重国内学者及国际糖尿病联盟均提出应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教育,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目前对低血糖的研究很多,但低血糖的发生率仍很高。护理模式的改进是通过前期的评估分析,明确患者个体存在的健康问题,进一步制定促进健康的具体措施并将时间的观念加以权重,落实到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近些年由于糖尿病低血糖防治方式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质量也逐年提高。但因患者长期带病生存而承受的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压力等各方面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生埋、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健康需求,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社会负担,成为全体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介绍社区护理模式的改变,将时间观念在护理模式中得以权重,分析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的防治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 时间护理 低血糖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心脏形态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8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有38例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P=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4例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左心房伴有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P=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果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然而,相对于具体部位的诊断,心脏彩超更敏感;对于有形态改变的患者,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适应自愿婚检的新形势,探讨提高婚检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推行“免费婚检”,加大婚检知识宣传力度,转变服务模式,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提高婚检服务质量。结果自愿婚检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实行免费婚检,提供更人性化、规范化的婚前保健服务才能使婚检之路越走越宽广,原有的婚检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自愿婚检的需要,采用以“尊重生命尊重爱”为主题来宣传婚检的意义,开展免费婚前卫生咨询、部分婚检项目免费以及多样化的检查项目,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医生自身素质,是自愿婚检条件下较佳的服务模式.

  • 标签: 婚前保健 免费婚检 婚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5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早期组、严重组和休克组等三组,并依照临床治疗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所有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的进行监测,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获知三组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以及乳酸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和乳酸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和血乳酸水平升高,在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状况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乳酸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定量CT(QCT)对腰椎的骨密度进行无创性测量,查找出发生椎体压缩性改变时QCT测量骨密度值范围,从而指导临床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应用西门子CT的骨密度测量软件及体模,对60岁以上女性存在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统计出骨密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40kg组,通过定量CT(QCT)所测出的平均骨密度数值为16.9±15.2mg/ml。体重>40kg组,通过定量CT(QCT)所测出的平均骨密度数值为27.7±13.3mg/ml。结论骨质疏松是引起椎体自发性压缩性改变的主要因素,而体重越大椎体越容易发生自发性压缩性改变。所以60岁以上女性,应注重骨密度检查,提早预防因骨质疏松而导致椎体压缩性改变和脊柱畸形的形成。

  • 标签: QCT 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 压缩性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心电图改变的联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实行治疗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并观察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与发生类型。结果经检测,在46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典型表现患者34例(73.91%),非典型表现患者12例(26.09%),典型表现患者比例高于非典型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段抬高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20例(58.82%);在非ST段抬高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3例(25.00%),ST段抬高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方面,主要发生仿型与结性早搏、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过缓等心律失常现象,但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主要特征,在此范围内的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要远远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 关联
  • 简介: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眼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的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给予阿托伐他汀(2mg/kg/day)组(给药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后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大鼠于1个月、3月及6个月按比例随机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电镜下病理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无变化。正常对照组1例6月出现轻度晶状体变性坏死,1例6月出现视网膜萎缩,余均未见异常。糖尿病1月组未见异常,糖尿病3月组出现晶状体变性、坏死;评分在1~2分,糖尿病6月组部分出现晶状体变性、坏死,部分出现视网膜萎缩,评分在3~5分;给药1月组未见异常,给药3月组未出现晶状体变性、坏死,给药6月组仅2例出现轻度晶状体变性、坏死,评分在1分;结论糖尿病大鼠随诊病程延长,晶状体变性、坏死加重,可出现视网膜萎缩,阿托伐他汀口服可减轻晶状体变性、坏死,无出现视网膜萎缩。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变性 坏死 视网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