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音乐干预与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合用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新生重症监护室中胎龄≥28周的75例新生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观察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采血结束后90s内的啼哭例数。结果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的新生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HR和SpO2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HR、SpO2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的啼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HR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音乐组的新生。结论足跟采血时音乐干预或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均能减轻新生疼痛。音乐干预+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对音乐干预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 标签: 音乐 非营养性吸吮 足跟采血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新生桡动脉采血的方法探讨与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针对本院 2019年 4月 -2019年 6月本院新生 20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静脉采血方式,对实验组 100例患儿采用桡动脉采血方式,对于不同的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有效率以及采血过程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问题。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 48例( 96.00%),一次采血失败例 2例( 4.00%);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例 46例( 92.00%),一次采血失败率 4例( 8.00%);实验组一次采血有效例 45例( 90.00%),一次采血无效例 5例( 10.00%);对照组一次采血有效率 39例( 78.00%),无效率 11例( 22.00%);不良事件中,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1例( 62.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为 38例( 76.00%),( p< 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新生桡动脉采血和常规采血差异性不大, 但是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建议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研究分析
  • 简介:新生窒息是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小儿脑瘫性疾病及智力发育障碍密切相关.我院自2000年10月常规在第二产程中给产妇吸氧,以提高母体血氧分压,增强胎盘血的血氧饱合度,纠正已存在或潜在的胎儿宫内缺氧,防止因宫缩、精神、疲劳、脐带缠绕等因素引起的新生窒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程孕妇 吸氧新生儿 孕妇常规
  • 简介:摘要 :早产极低体重在母体内没有发育成熟,造成之后在外界环境中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在针对这一部分极低体重进行母乳喂养是,也要格外细心,依据科学的理论,为极低体重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简单分析了早产极低体重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方法,希望对相关医护工作者有所帮助。

  • 标签: 早产极低体重儿 住院 母乳喂养 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出现窒息后复苏的新生采取康复护理,以探究康复护理对新生的恢复所起具体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的时间段内,从我院的新生中抽取120例发生窒息后复苏的新生参与研究调查,并将这120例的新生随机的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对照组的60例新生采用常规护理的措施进行护理;对观察组中的60例新生采用康复护理的措施进行护理,并对这些新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分析所采用的护理方式对新生的恢复带来的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中,有着56例的新生在Apgar的评分是大于8分的,而在对照组中的评分落后有一定的差距;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新生窒息复苏后,对患儿采取康复护理可以让护理的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让新生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应用康复护理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新生儿窒息 应用
  • 简介:目的提高新生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质量,严格控制新生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新生室的患儿(观察组)实行规范管理,按医院感染控制程序进行消毒隔离和预防控制,将获得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住普通儿科的新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惠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采取前瞻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按医院感染管理程序对新生进行规范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 简介:从进针角度、最佳采集时机及采血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新生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筛查 足跟采血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甲壳质医用无纺布脐带包对新生脐带残端的止血、消炎、收敛作用;为新生脐带残端的康复护理提供一个更为理想的健康产品。方法选择足月新生100名,对脐带残端按常规进行消毒、结扎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甲壳质脐带包;对照组使用传统中药脐带包,跟踪观察脐带残端变化,对脐带残端停止出血、渗血时间,脐周皮肤表现、有无分泌物及脐带结痂的脱落时间做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甲壳质脐带包好于传统中药脐带包;甲壳质脐带包对新生脐周皮肤元刺激,元分泌物出现;弥补了中药脐带包的一些临床不足。结论新生甲壳质脐带包,能促进新生脐带残端的愈合,预防新生脐部感染,缩短脐带结痂脱落时间,促进新生身体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甲壳质 脐带包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新生桡动脉采血的方法探讨与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针对本院 2019年 4月 -2019年 6月本院新生 20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静脉采血方式,对实验组 100例患儿采用桡动脉采血方式,对于不同的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有效率以及采血过程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问题。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 48例( 96.00%),一次采血失败例 2例( 4.00%);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例 46例( 92.00%),一次采血失败率 4例( 8.00%);实验组一次采血有效例 45例( 90.00%),一次采血无效例 5例( 10.00%);对照组一次采血有效率 39例( 78.00%),无效率 11例( 22.00%);不良事件中,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1例( 62.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为 38例( 76.00%),( p< 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新生桡动脉采血和常规采血差异性不大, 但是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建议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研究分析
  • 简介:总结1例重症心律失常新生的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患儿安静,以减少心肌耗氧;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机械通气时注意保持气道湿润、通畅,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和压力;用药时注意观察患儿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报告医生处理;给予患儿循序渐进的营养支持。本例患儿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抢救成功而治愈出院。

  • 标签: 心律失常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脑瘫高危母亲在长期照护患儿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50例脑瘫高危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瘫高危母亲在SCL-90总分及除精神病性的8项因子分方面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不同脑瘫高危的母亲SCL-9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高危母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受脑瘫高危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治疗脑瘫高危的同时,应关注其母亲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医疗、信息、情感支持等,以提高脑瘫高危母亲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脑性瘫痪 母亲 健康状况
  • 简介:给新生插胃管进行洗胃是新生儿科基本且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有效的洗胃可以清除胃内容物,减轻呕吐和腹胀症状,是促进新生消化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胃管的插入长度直接影响了洗胃的效果。教科书仅注明了鼻饲时胃管的插入长度,而对洗胃时胃和管的长度无明确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对160例新生洗胃的胃管插入长度和洗胃效果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插入长度 洗胃效果 新生儿科 护理技术操作 胃内容物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 238例新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 119例)与对照组( 11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无陪护新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新生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新生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 。方法:将我院 160例新生根据病房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分别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80例,将两组新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给予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新生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要低于参照组的医院感染率,且 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护理管理措施在新生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医院病房感染发生率,起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效果。

  • 标签: 新生儿病房预防 控制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100例新生,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新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更好,家属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在我院出生的 120 例新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鸟巢式护理,记录单日睡眠时间、每日排便次数,护理后检测血氧饱和度、记录体质量。 结果: 观察组单日睡眠时间较长,每日排便次数较多,血氧饱和度数据较优,体质量数据较优,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新生护理中,采取鸟巢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睡眠,增加排便次数,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生长,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新生儿 鸟巢式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PICC导管终端位置对导管留置的影响。方法对83例危重新生、早产儿实施PICC置管术,观察导管终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与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的留置时间分别为(25.32±17.98)d和(5.60±3.10)d,差异有显著性(P〈0.01);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时,1.37%的患儿发生导管终端周围皮肤肿胀发红,而终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时,发生率为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导管终端位于上述2位置时,患儿在静脉炎、堵塞、败血症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PICC导管终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置管时应尽量使导管终端置入上腔静脉。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终端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鸟巢式护理干预在临床新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7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生,采用方便分组法进行分组护理,每组35例,对照组每例患儿采取常规定期护理,而观察组每例患儿接受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现呼吸暂停、褥疮、哭闹发热以及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家属对治疗、护理情况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我国新生早期护理中,采取类似鸟巢式的婴儿护理方法效果更优,可有效率地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对婴儿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鸟巢式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新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科140名新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生有2例发生新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2/70)。对照组新生有11例发生新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5.71%(11/70)。两组新生并发症经过后续处理后均得到好转,并未影响新生健康,两组差异为X2=6.868,P=0.008;观察组新生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为新生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科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