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叙事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72.22%,χ2=4.600)高于对照组(P<0.05)。评价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7.22%>77.78%,χ2=4.571)高于对照组(P<0.05)。评价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23.08±3.05)分<(28.67±3.43)分,t=7.307]、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49.43±3.79)分<(61.18±4.05)分,t=12.710]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Barthel 指数[(54.19±4.39)分>(43.81±5.06)分,t=9.297]高于对照组(P<0.05)。评价情绪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41±4.89)分<(45.60±5.14)分,t=5.89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控制情绪的稳定,减少疾病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 标签: 叙事护理 精神分裂症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Orem的自理学说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用住院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SIE)对13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实验组运用Orem理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在入组时和2个月后用NOSIE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实验组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等积极因素的提高和精神病表现、迟缓等消极因素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Orem的自理学说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OREM自理理论 自我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单岗护士工作压力及程度,寻找其对策,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精神病医院38名单岗护士及56名双岗护士进行评定。结果:单岗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双岗护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应对措施对提高护士的心身健康非常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管理 单岗护士 工作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戒酒互助小组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科住院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戒断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后,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戒酒互助小组辅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治疗态度与自知力问卷(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半年后复饮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ITAQ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6个月后复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戒酒互助小组可以有效改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态度与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饮率。

  • 标签: 戒酒互助会 酒精性精神障碍/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依据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教为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健康情况,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入住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98例设为观察组,使用噎食风险评估表评估噎食风险,并对不同噎食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将2013年1月—12月住院的92例≥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结果]经噎食风险评估,观察组具有噎食高风险者79例(80.61%),噎食低风险者19例(19.39%);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噎食发生率为1.02%,噎食致死率为0;对照组噎食发生率为6.52%,噎食致死率为4.35%。[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噎食风险,对噎食高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噎食的发生,降低噎食致死率。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噎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化管理在精神科病房保洁实践中的效果观察.方法:2016年7~12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协同保洁公司对我院12个病区环境保洁进行同质化管理,采取制定目标、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同质化培训及多维度考核的方法.结果:干预后保洁人员清洗保洁相关措施执行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房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保洁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科病房保洁实践中,能有效提高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相关措施执行力,提升医护人员、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相关性感染打下基础.

  • 标签: 同质化管理 精神科病房 保洁质量
  • 简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的内在性缺陷、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有关造血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调控机制异常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重型再障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以其简便易行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析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使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儿童精神病患者,共计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 50 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另外 50 例分到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用药依从性以及患者的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情况。 结果 :通过观察得知,观察组患儿要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另外,观察组患儿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组,同样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本研究表明,在儿童精神药物治疗中,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对不良反应的减少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儿童精神药物治疗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以“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科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精神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66%下降至0.93%,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1.43%下降0.31%,住院患者冲动发生率由4.78%下降至2.64%,住院患者保护约束率由8.28%下降至5.13%,护士服务综合满意度由90.56%升至97.78%,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率82.78%提高到98,89%,与实施护理措施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一2015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严重度评估(constipationseverityinstrument,CSI)、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assessmentofconstipationqualityoflife,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医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便秘,减少便秘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精神分裂症 中医穴位按摩
  • 简介:精神失常药包括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几大类,这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其中有些不良反应表现类似感染,如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胃肠道不适、尿频等,可被误诊为医院感染,有作者把这些类似感染表现的症状称为类感染综合征心。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发现34例类感染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抗精神失常药 类感染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精神病康复护理中加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88例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日期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干预组,平均每组 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精神病康复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精神病康复护理并加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统计两组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出院后病症再次复发率。结果:干预组精神病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与病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精神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精神病康复护理中加施个性化教育,不仅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病症复发率。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精神病 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总结了在住院精神病人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方法,引入激励机制后,调动了住院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使其配合工娱治疗,服从管理,使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之间及护患之间纠纷减少。认为在工娱治疗中引入激励机制能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工娱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病人 工娱治疗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病房当中使用责任分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探讨这种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来到医院精神科进行看诊的患者,这些患者患有精神类的疾病。总共选取患者 100例,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前 50例患者选用普通方式,后 50例选用责任分组方式。结果:使用责任分组方式来进行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程度要比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高。而就投诉率来说,使用责任分组护理方式护理的患者,其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要低于普通方式。结论:新型的责任分组这种护理方式,其护理效果更加明显,也能够让患者有更好的体验。

  • 标签: 责任分组 精神科 病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精神科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集时间2019年全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组(51例常规护理管理)、品管圈G组(50例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两种方式应用3个月后观察护理情况、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应用3个月后品管圈G组护患沟通有效率、常规操作正确率、患者认知分数、自我管理分数>对照C组( =6.949、11.668,t=21.218 、23.7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情况与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病护理管理 品管圈活动 护患沟通有效率 常规操作正确率 患者认知分数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455,P<0.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5.870,P<0.001)。结论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 精神障碍 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精神科对患者护理时,其中具有很多安全隐患,导致患者的护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选择其中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的相关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前后不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并明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针对精神科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完善,并实施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让科室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还可以让患者的难控制性减少,护理人员在此情况下可以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以强化,将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提供给患者。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安全隐患 精神疾病患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科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改善,了解患者治疗满意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焦虑症,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9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改善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0.1±2.7)分,对照组为(49.2±3.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1%(41/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35/45),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有利于临床病症的改善,与此同时,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改善认知,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焦虑症 心理康复
  • 简介: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62例人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thefamilyassessmentdevice,FAD)和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schizophreniaqualityoflifescale,SQLS)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因子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家庭功能)和家庭功能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改善家庭功能,可加强家庭成员间情感上的沟通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