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原(pro-ADM)降钙素原(PCT)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中变化及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至20179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老年SCAP患者162例,根据患者28d死亡或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n=114)死亡组(n=48),监测患者确诊SCAP第1,3,7天时血清pro-ADMPCT水平变化。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pro-ADM、PCT以及两者联合老年SCAP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CURB-65评分、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确诊第1天[(4.66±1.83)vs(3.04±1.31)nmol/L]、第3天[(5.47±1.96)vs(2.95±1.34)nmol/L]、第7天时[(6.81±2.17)vs(1.53±0.82)nmol/L]血清pro-ADM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确诊第3天[(3.28±1.24)vs(1.05±0.53)ng/ml]第7天[(5.62±1.83)vs(0.26±0.12)ng/ml]时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确诊第7天时pro-ADM[(6.81±2.17)vs(5.47±1.96)nmol/L]PCT[(5.62±1.83)vs(3.28±1.24)ng/ml]水平明显高于第3天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血清pro-ADM联合PCT预测老年SCAP患者28d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42(0.883-0.998),明显高于pro-ADM0.892(0.830-0.951)PCT0.857(0.793-0.924),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86.4%,预测价值较好。结论pro-ADM及PCT水平变化与老年S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第3天血清pro-ADM联合PCT患者28d预后预测价值较好。

  • 标签: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降钙素 肾上腺髓质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拟探讨CystatinC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rs2897119(-177C/T)rs6114208(-1704C/G)与中国人脑卒中和血浆中半胱氨酸水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脑卒中组520例(血栓性脑梗塞组211例,腔隙性脑梗塞组145例,脑出血组164例),非脑卒中对照组630例CystatinC基因多态性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血浆总Hey水平。结果脑卒中组对照组CystatinC基因rs2897119rs6114208多态性基因型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平衡。两组rs2897119rs6114208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各亚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相比差异也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多态性基因型与相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ystatinC基因多肽位点rs2897119(-177C/T)rs6114208(-1704C/G)与中国人脑卒中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存在关联关系。CystatinC基因多肽位点rs2897119rs6114208可能不是中国人脑卒中遗传影响因素。

  • 标签: CYSTATIN C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分布状态单发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centrallymphnodemetastasis,ICLNM)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78例直径>1.0cm单发PTC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cm组、0.2~0.4cm组≥0.4cm组,统计ICLNM阳性阴性在3组间组内分布差异,再依据淋巴结分布状态将0.2~0.4cm组分为浑浊组(≥3枚)非浑浊组(1~2枚),将≥0.4cm组分为簇状组(≥3枚)非簇状组(1~2枚),统计浑浊组非浑浊组、簇状组非簇状组间差异。结果278例PTC中,病理证实ICLNM阳性阴性比例分别为65.8%(183/278)34.2%(95/278),<0.2cm组、0.2~0.4cm组≥0.4cm组ICLNM阳性分别占37.3%(31/83)、68.0%(66/97)87.8%(86/98),组间组内χ^2P值分别为51.0820、16.9560、49.9550、11.0220.001;浑浊组非浑浊组ICLNM阳性分别占74.0%(57/77)45%(9/20),χ^2P值分别为6.1510.013;簇状淋巴结组非簇状淋巴结组ICLNM阳性分别占92.6%(50/54)82%(36/44),χ^2P分别为2.6190.106。结论PTC患者CT检查中,随着中央组淋巴结增多、直径增大,ICLNM阳性比例增加,对于0.2~0.4cm组病例,浑浊征象提示转移可能性更大,这些征象准确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采取更彻底手术治疗方案,降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中央组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大鼠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干预作用。方法18只1龄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每组6只。以25%乙醇代水饮12周后每周1腹腔注射脂多糖(2mg/kg体重)、共4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姜黄素组制模同时饲以姜黄素。17周后处死动物。测血糖浓度,常规胰腺病理检查及胶原纤维染色,检测胰腺组织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采用RT—PCR检测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胰腺病理评分分别为1.17±0.41、7.33±2.583.50±1.05,姜黄素组较ANP组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姜黄素组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分别为(7348±102)、(14135±1272)U/g,均高于ANP组(5428±547)(9123±1250)U/g(P值均〈0.05)。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胰腺TGF-β1mRNA表达量分别为0.618±0.019、0.818±0.012、0.745±0.088,AN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姜黄素组(P值均〈0.01)。结论在长期摄入乙醇基础上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可诱导慢性胰腺炎;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表达而产生抗胰腺纤维化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慢性胰腺炎 内毒素类 乙醇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机体衰老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老年病具有特殊临床表现,致使老年药物治疗方案复杂,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关注老年用药特殊性,正确使用药物是老年健康长寿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正>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仅涉及人们意识、观念、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而且采用多学科、多种综合手段促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性健康教育 目标人群 专业机构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58例发病24h以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病例既往均无明显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于入院即刻、24h及1周测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1病死率、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及心力衰竭住院率,并于1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峰值均高于正常,高峰见于入院24h。一随访中病死率、所有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心力衰竭住院率分别为6.9%、20.7%13.8%。死亡病例、所有心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因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研究入组时NT-proBNP峰值均高于其余病例。发生心血管事件病例研究入组时HS-CRP峰值也高于其余病例,但仅在死亡病例中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研究入组时血NT-proBNP峰值与1左室射血分数值(r=0.383,P=0.003)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r=0.280,P=0.035)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高NT-proBNP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并且与远期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利钠肽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老年患抑郁症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老年较无睡眠障碍老年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老年患抑郁症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老年患抑郁症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患抑郁症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老年抑郁量表
  • 简介:目的检测我国汉族人群中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突变,分析MEF2A特异性突变基因结构遗传学意义。方法用PCR—SSCP/或PCR产物直接测序5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阳性病例、2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阴性对照及232例健康体检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进行突变检测,用质粒克隆测序各突变位点作进一步验证。结果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阳性病例组发现一例MEF2A21碱基特异性突变。另外还发现二种罕见突变类型。结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存在多种罕见突变类型,基因结构分析显示MEF2A基因21碱基特异性突变有多种形成模式。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MEF2A 突变
  • 简介:为扩大杂志发展,带动学科进步,促进各医疗机构合作与交流,特面向社会各界招募《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杂志与网站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

  • 标签: 会员单位 内分泌外科 杂志 招募 网站 中华
  • 简介:199510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再次发出警告指出:'肺结核病已成为世界成人主要致命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受结核病菌感染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3'。就我国而言,约有肺结核病人600万(新疆约有10-13万),传染源150万(新疆约有4万左右),每年有25死于肺结核病(新疆约有8000余人),有不少排菌肺结核病人隐匿

  • 标签: 健康教育 DOTS 肺结核
  • 简介:由于不同人群在结核病控制活动中需求不同、所起作用不同、与结核病控制相关利益不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为了提高健康促进活动效果,应当针对主要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开展不同健康促进活动。这些健康促进活动应当纳入整个健康促进计划之中。面向不同人群健康促进活动首先要开展社会动员社区行动。

  • 标签: 健康促进活动 不同人群 结核病控制 健康促进计划 接受能力 社会动员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tusPolysaccharide,AP)CVB3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小鼠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PCVB3病毒介导病毒性心肌炎病理模型进行治疗,通过MTT染色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前、后心肌病理切片观察,检测小鼠外周血液中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含量,判断APCVB3病毒感染后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结果MTT染色结果表明,给药组OD值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AP能够减轻CVB3介导心肌细胞炎症病理改变程度;AP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外周血中心肌酶含量(P〈0.05);心肌病理切片表明,给药组心肌早期钙化面积减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说明其能防止感染心肌细胞溶解,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给药组细胞上清液中病毒TCID,。比病毒对照组小一个数量级,说明AP病毒繁殖有抑制作用。结论APCVB3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该结果为AP更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芪多糖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细胞 小鼠 保护
  • 简介:目的:研究橙皮苷链佐星(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心泵功能心率变异性(HRV)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糖尿病组(n=12橙皮苷治疗组(n=12)。运用Langerdorff灌流糖尿病鼠离体心脏HRV功率谱分析等方法。观察橙皮苷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力、冠状动脉(冠脉)流量、心电图QRS波及HRV影响。结果:橙皮苷10×10^-6mol/L可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106.0%,并使心肌收缩力增加87.3%。QRS波宽缩短33.3%。糖尿病鼠心率加快,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减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紧张性低频/高频比(LF/HF)增大.而橙皮苷处理后.心率、SDNNLF/HF值均有所恢复。结论:橙皮苷可改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冠脉循环心泵功能.并逆转由糖尿病引起HRV变化。

  • 标签: 糖尿病 橙皮苷 心率变异 心泵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氯沙坦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程度、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影响机制。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30例吲哒帕胺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6周,诊所血压(CBP)、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浓度变化,并血压水平与内皮功能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水平显著下降,氯沙坦组血浆一氧化氮升高,内皮素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01)。吲哒帕胺组上述参数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氯沙坦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氯沙坦降压同时能改善动脉内皮功能。

  • 标签: 氯沙坦 原发高血压 降压药 内皮功能 药物治疗
  • 简介:<正>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加用赖诺普利5~10mg/d,维持6个。结果:治疗组心功能较治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51.1±2.8)%(34.2±2.6)%(P<0.001)、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118±41.9)ml(15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赖诺普利 心功能 心室重塑 射血分数 收缩末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