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干预措施。方法检测200例慢性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3项观察指标均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但血清胱抑素c与eGF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在慢性肾病早期胱抑素c改变较其他指标更敏感。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病各期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能敏感提示早期肾损害。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血肌酐 尿素氮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早期高血压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200例高血压科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尿素(Urea),血清肌酐(SCr),24小时尿肌酐含量,计算肌酐率过滤(CCr)。分析3项指标在肌酐清除率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异常结果的检出率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其意义。结果在肌酐清除率下降的不同阶段,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值变化最明显,异常检出率最高,血清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与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0.502,0.513。结论β2-微球蛋白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高血压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础参数平稳后继续采用Bobath法进行康复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采用布朗斯壮分级以及日常自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依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日常自理能力评分相较对早组有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 病肢体功能 急性脑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住院率;分析血透患者早期营养状况对后期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SGA综合主观性营养状况评估进行调查和分组,分析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和正常及轻度营养不良组的住院率差异。结果调查起点时12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38例(29.7%)被评估为中重度营养不良;24个月观察期内,128例患者共有62名患者发生116次住院;统计学分析得出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和正常及轻度营养不良组的住院人数和次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在早期应重视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进而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防止门诊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住院,更好地稳定患者病情,改善透析患者预后。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SGA 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转铁蛋白(TRF)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2例单纯DM患者(Ⅰ组)、39例早期DN患者(Ⅱ组)和36例中晚期DN患者(Ⅲ组)进行Cys-C、RBP、Uα1-MG和TRF含量检测,同时检测传统的诊断指标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SUrea)含量,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检测各指标含量高于正常组,四项指标联检的阳性检出率与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检测Cys-C、RBP、Uα1-MG和TR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Ⅰ组,四项指标联检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检测SCr和SUrea高于正常组和Ⅰ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检测各指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Ⅰ组和和Ⅱ组,四项指标联检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ys-C、RBP、Uα1-MG和TRF均可作为DN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四项指标联检能有助于提高DN早期诊断率,其含量改变可为DN早期的发现、诊断、病情监测以及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尿转铁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多发性脑梗死病人吞咽困难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0月的110例多发脑梗死患者资料,全部符合入选条件,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吞咽困难评价以及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机率(8/55,14.5%),与对照组患者(16/55,29.1%)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评价以及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多发脑梗死 吞咽困难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添加胃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添加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周后的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添加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实施早期添加胃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糖尿病病人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分析113例糖尿病患者及72例健康对照者,对尿mAlb、血糖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尿mAlb与血糖联检,可以兼顾糖尿病诊断、血糖监控及糖尿病肾病(DN)筛查监控三方面,可切实保障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监控及DN早期防治。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糖 糖尿病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2300例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结论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诊断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就诊患者396例,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态、部位、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应用受试者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超声检出率9.09%.急性血栓占58.3%(21/36),亚急性血栓占22.2%(8/36),慢性血栓占19.4%(7/36).急性期声像显示:血栓部位的管径显著增宽,血管内壁规则、清晰,呈现均匀低回声,血栓部位血流充盈缺损;亚急性期:静脉管径粗细不均匀,回声较急性期增强,血栓可呈强回声、等回声等,血管充盈缺损;慢性期:血管管径趋于正常或变细,血栓区呈中等或较高回声,有机化再通者可见彩色血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标准误为0.022,95%CI为0.926~1.000,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9.4%.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应结合回声、管腔变化、血流动力学等特征作出判断,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CT灌注扫描对肿瘤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评价价值。方法在28例小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后的第1、3、6、12个月行CT常规增强及灌注扫描,并与随访/穿刺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RFA术后第1个月,25例瘤灶呈坏死样低灌注,其中6例见稍高灌注环;3例见灶周结节样高灌注区,后证实为肿瘤残留。术后第3、6、12月,7例见灶周结节样高灌注区,后经证实均为复发灶,其中3例常规增强扫描未发现。结论CT灌注扫描对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残留及复发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小肝癌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EPN,B组采用PN营养支持。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ALB、PA、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第8天ALB、PA有所增长,分别由(35.47±3.95)g/L、(263.32±24.54)g/L增至(38.10±3.47)g/L、(276.19±22.27)g/L,B组术后第8天ALB、PA无明显增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CRP均明显降低,A组由(17.5±4.6)mg/L降至(3.1±2.0)mg/L,B组由(16.9±4.9)mg/L降至(4.7±2.2)mg/L,A组降低幅度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B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0%,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应用EPN营养支持相对PN可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早期胃癌术后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感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疼痛程度、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评价早期护理干预降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无痛、轻度疼痛例数共55例(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疼痛评分为(2.06±0.84)分。术后1d和2d镇痛药物使用量分别为(23.65±8.71)、(13.02±3.4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分别为14.726,12.695,11.684,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 标签: 护理干预 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PN,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重要脏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院内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符合生理,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重症 营养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早期妊娠患者2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引产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75.23%(82/109),对照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为46.79%(51/109),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观察组109例患者,11例出现不良用药情况,发生率为10.09%,对照组109例患者,38例出现不良用药情况,发生率为3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能够提高患者的引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期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老年患者由于各个脏器功能的衰退及合并慢性疾病,在以肺部感染和心、脑、肾等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刺激下更易发生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目前认为微循环障碍是导致MOFE最重要的基础机制,也是并发MOFE过程的核心环节。现代观点认为,对老年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微循环功能的监测及以微循环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治疗MOFE的新策略。

  • 标签: 老年多器官衰竭 微循环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心力衰歇患者4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呋塞米联合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EF、LVIDd、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能有效的提高对心力衰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情况,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 小剂量 多巴胺 呋塞米 心力衰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对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其发病后的2h、4h、8h、16h、24h、48h以及3d、5d、7d、10d进行采血检查,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受试者分别于每日清晨进行空腹采血检查。对三组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测定,密切观察各组患者肌钙蛋白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肌钙蛋白I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含量于患者发病后的3~4h后开始逐渐升高,在11~24h时达到高峰,7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心肌肌钙蛋白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8.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宽的诊断时间,但缺点是敏感性不够高,若与高敏感性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进行检测,则可更快速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以便于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提高的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早期应用铁剂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妊娠期孕妇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在妊娠第16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观察组在妊娠第8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药至妊娠第3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血清铁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两组用药后血液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减少用药剂量后两组不良反应均逐渐缓解。各项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妇女而言,早期应用铁剂能够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使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外科基底区脑出血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组。对A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能力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人数比较显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患者(P<0.05)。生活能力改善人数比较显示超早期微创引流术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保守治疗(P<0.05)。结论临床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疗效确切。该手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血肿融碎并使用穿刺针将其引流出脑外,有效清除血肿。直接减轻压迫损伤,短时间内使受损神经元得到修复。手术操作时间短,恢复速度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治疗效率高能够及时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生活。

  • 标签: 基底区 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临床疗效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