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体外椎体标本实验,研究负压引导下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椎体CT平扫为基础建立椎体模型,模拟骨水泥注入模型的过程及分布情况。选择老年女性的尸骨共20个椎体标本,形态结构相似的相邻节段椎体分别分入实验组(负压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VPVP组)与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PVP组),均行双侧椎弓根穿刺,实验组一侧低压注入骨水泥3 ml,对侧负压引导,对照组无负压引导。以SPSS 13.0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骨内压并阐述骨水泥分布的规律,组间数据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拟结果发现穿刺椎体中前二分之一,骨水泥团块在椎体内分布满意。吸引负压在40、60、100 kPa(1 kPa=7.5 mmHg)时分布形态及相对填充度一致。体外实验中负压吸引组中测得穿刺点骨内压为(42.52±5.09) kPa,显著低于对照组(t=-36.4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压吸引组相对分布体积[(47.91±8.70)%]大于对照组[(28.86±5.78)%,t=15.1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体外实验结果证明,负压引导下椎体成形可以改善骨水泥在模型和尸体椎体标本内的空间分布并降低骨水泥注射时椎体内压力。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负压吸引 计算机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UPPP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术后出血行再次手术止血,其余276例治疗顺利,均经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成人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UPPP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做结肠造瘘,再行肛门成形,最后关瘘,3次手术显然增加了手术和麻醉并发症的风险。我院2006年2月~2006年12月对8例新生儿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施行了后矢状人路肛门直肠成形,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初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形术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成形治疗的尿道狭窄患者临床围手术期护理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28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成形治疗,根据单双号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少于传统组,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尿道狭窄且接受成形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成形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矢状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先期行横结肠造瘘,3—6个月后行后矢状路骶会阴肛门成形,再3—6个月后关闭横结肠造瘘口。结果本组手术所有操作直视下进行,野清晰,损伤最小,并发症少。随访8个月至两年,无肛门狭窄、失禁等。结论后矢状路骶会阴肛门成形具有直视下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中高肛门闭锁的理想式之一。

  • 标签: 肛门闭锁 后矢状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治疗OSAHS的互利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OSAHS患者50例,进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前、术后的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观察,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病人术后进行随访观察6-24个月,依据OSAHS诊断标准,治愈36人,占72.0%,显效8例,占16.0%;有效6例,占12.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是治疗睡眠时呼吸不畅的有效治疗方法;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睡眠呼吸不畅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总结我院采用Ozaki主动脉瓣膜成形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5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 均于全身麻醉下接受Ozaki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术前熟知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准备Ozaki瓣膜修复器械,配合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瓣叶制作及缝合等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准备好心包固定液,准确记录戊二醛浸泡和冲洗时间。结果 6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手术修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无围期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血液动力学纠正效果满意。 结论 手术室护士熟知并掌握 Ozaki主动脉瓣膜成形的方法及技术特点,护理配合应注意心包瓣叶制作的关键步骤,以及戊二醛溶液的配制及中妥善管理,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 Ozaki主动脉瓣膜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 要  以上睑筋膜组织的解剖结构为基础, 研究上睑筋膜组织在重睑成形中的意义,。部分上睑松垂的筋膜组织是阻碍形成人为的重睑皱襞的关键因素, 切除部分上睑筋膜组织尤为必要。以此做法, 自2010至2018年, 共行重睑成形803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上睑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其中15例23椎采取经皮椎体成形,5例4椎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活动能力评分与VAS评分分别为(2.42±0.54)分、(7.43±0.74)分,术后分别为(1.35±0.46)分、(2.58±0.69)分,术后活动能力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时间平均为(13.32±2.34)个月,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理想。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有关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能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达到理想疗效,但需要重视并发症预防。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PVP)和经皮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0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随访期间(随访时间>5年)死亡患者,最终纳入3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210例)和PKP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伤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PVP组手术时间[(33.1±10.0)min]短于PKP组[(39.1±12.8)min],骨水泥注入量[(3.5±1.1)ml]少于PKP组[(4.8±1.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2、-12.779,P均<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3.9±2.3)、(5.6±2.6) mm,伤椎Cobb角分别较术前减小(4.2±2.3)°、(6.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69、-7.930,P均<0.01);两组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P和PKP均可以明显减轻OVCFs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KP对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的改善优于PVP;PVP与PKP治疗OVCFs均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感均明显减轻;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均较突出,两者各有其治疗优势,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和观察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DL评分、VAS评分、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后凸角度更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并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有15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3例术后出现颈动脉窦反应,7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9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颅内出血。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鼻甲立体成形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例确诊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其中100例行下鼻甲立体成形,100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VAS)分别对两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后6月,1年,2年,3年时的症状评分及并发症统计,比较两式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下鼻甲立体成形近远期疗效优于射频消融组,该组手术后6月至3年时的鼻腔通气度VAS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术后6月鼻腔通气度VAS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病例术后无鼻腔粘膜萎缩出现。结论下鼻甲立体成形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良好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下鼻甲立体成形术 射频消融 慢性肥厚性鼻炎
  • 简介:摘要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化、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灵魂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科自2011年1月开始,对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舒适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