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医学生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方面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CS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96名在校的医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及相关性。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形成、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医学生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有机结合,深化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方法针对我国寄生虫病的特点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效果。结果和结论在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中,应当精选教材,突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案例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等新兴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 标签: 教师主导性 学生主体性 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视力低下是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视力低下情况逐渐增长。为了解荥经县小学生视力的现状,为开展视力低下儿童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随机抽取的一所县级小学2154名学生及一所乡级小学1192名,共3346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分析。结果小学生视力低下总检出率为32.99%,其中县级小学校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为38.44%,乡级小学校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为23.15%。结论我县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县级学校明显高于乡级学校。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严重,为了减缓和降低近视的发病率,教育、卫生等多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小学生 视力低下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的留学生教学效果。方法依据前期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及LBL教学模式的特点,在留学生儿科学教学重点及难点章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见习中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3/4PBL+1/4LBL)。结果PBL+LBL双轨教学模式(3/4PBL+1/4LBL)下,临床见习中学生接受度高,课堂效果评价、试卷考试效果评价及实际应用能力效果评价均良好,达到了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目的,获得了留学生好评。结论PBL+LBL双轨教学模式临床见习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留学生 先天性心脏病 PBL LBL 双轨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2014-2016学年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的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选取本地区三年内92532人次的缺课情况,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感冒、胃肠道疾病、其它疾病、水痘、意外伤害处于因病缺课的前五位。结论学校和家长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体质锻炼,提升食品安全,做好水痘患者的隔离,多渠道防护学生的在校和上学途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苏州工业园区 中小学学生 因病缺课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合作市肝病包虫病结核病发病情况,为肝病包虫病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合作市对全市14所中小学校9415名学生进行三病普查,通过确诊的阳性病例,分别计算发病率,与往年相应的三病发病率作比较。结果全市9415名学生,肝病发病率2.77%,包虫病发病率2.16%,结核病发病率1/十万,较历年三病发病显著下降。结论中小学生乙肝患病率2.77%。较2007年合作市GAVI项目验收时乙肝发病率3%低了0.23%,初步分析在2002年实施GAVI项目以后,逐步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使中小学乙肝的发病率有降低的趋势。包虫病阳性率2.16%。较2012年合作市包虫病阳性率下降0.4%,初步分析在合作市实施包虫病项目3年后后,有效的降低了包虫病的阳性率。结核病发病率1/十万,较2012年合作市结核病发病率40/十万明显低,初步分析在实施计划免疫后,卡介苗的及时接种有效降低了中小学生结核病的发病率

  • 标签: 肝病 结核病 包虫病 普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大学生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与其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0例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20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BMI,分析其与功能失调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2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组,BMI<18.5kg/m2的25例,>24kg/m2的患者有91例,其它为BMI正常的研究对象。200例健康对照组中BMI<18.5kg/m2的有5例,BMI>24kg/m2的有15例,其他为介于两者之间。BMI处于非正常范围可增加女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几率,OR值为12.43(P<0.01),其中肥胖这一影响因素的OR值为13.00(P<0.01)。结论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的体质(即BMI处于不正常范围)可能是引起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值得重视。

  • 标签: 女大学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MI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病情况。方法在中山市13所中学对43258名年龄为12~18岁在校中学生用二检法进行脊柱侧凸普查,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山市中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率为3%,初中生与高中生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中学生脊柱健康情况需密切关注,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患病率 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世居高原地区藏族学生移居平原地区不同时期心电图变化。方法从学院2007年9月新生拉萨籍学生中,在排除有器质性疾病和胸廓畸形者之后,入选190名学生进行登记造册,并行心电图检查。4年后再次行心电图检查,分别将入学(A组)及移居4年后(B组)每份心电图依据黄宛《临床心电图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现1项异常者A组(P>0.05)62例,B组54例;2项及以上异常者A组(P>0.05)13例,B组11例,均无统计学意义。共有11项异常心电图种类,经统计学分析,右心室肥大、早期复极综合症A组明显高于B组(0.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学生移居平原地区后不同时期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心电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高原低氧环境对右心室负荷的影响及对心室肌复极顺序的影响。

  • 标签: 高原地区 平原地区 青年藏族学生 心电图
  • 简介:摘要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条件。医疗卫生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肩负着维护人的生命及其健康的重任,因此,医学职业道德在整个职业道德体系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不断深入,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专门医学人才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发扬医学救死扶伤的精神,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 标签: 职业道德 高职高专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吴忠市红寺堡区城乡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方法对辖区内6所城乡小学2942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移民小学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D)、因龋而丧失的牙(M)、因龋已做填充的牙(F)、龋失补牙数(DMF)患病率均高于城镇小学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D、M、F、DMF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忠市红寺堡区城乡小学生中移民学校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学校学生,需加强口腔卫生干预。

  • 标签: 城乡 小学生 第一恒磨牙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自尊对中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形成全方位的影响,树立中学生形成具有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的品质有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更愉悦地感受生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对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实验中学在校40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性别及家庭居住环境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显著。结论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高自尊能有效促进其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应从获得重要他人认可、提高能力水平和进行正确归因三方面进行。

  • 标签: 中学生 自尊水平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PACS结合MIRC教学终端系统是数字化图像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先进影像教学模式的基础,本文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结合互动式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了基于此系统在教学中应用及价值。

  • 标签: 教学终端系统 少数民族学生 医学影像 互动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儿科中职监护室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方法选取护理专业不同层次实习护生7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实践,每轮实习护生参加四次临床理论授课,四次操作授课,两次护理查房,每次授课或查房结束前让学生自己、同伴、带教老师、科室总带教进行现场评价,然后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结果学生在8次授课一次护理查房中对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效果评价、教学效果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形成性评价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实践活动中应运可凸显护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及时的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护理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形成深入分析的临床思维方式。

  • 标签: 重症监护 形成性评价 临床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区级中小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学校食堂卫生许可审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对区内24个学校食堂进行风险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采用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中的纸片法,对全区中小学生食堂提供的公用食(饮)具具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24个学校食堂卫生许可持证率100%,其中B级以上占95.8%,C级占4.2%,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83.7%。结论学校食堂在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基础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健康合格率及卫生知识水平、原料索证等方面较好。但应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原料索证及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督和餐用具消毒效果的监测。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具消毒 卫生状况
  • 简介:摘要在新形势下重新构建、整合临床实验教学中心、更新高端教学仪器与设备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解决和弥补医学实践基地不足,规范医学生基本技能培训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同时有效地探索临床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重新构建 医学生 临床基本技能 实践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三学生结核病暴发的原因,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某中学高三学生19个班级高考体检发现1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个案随访,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暴发流行传染源的班级高三18班发现3例肺结核患者,其他班各1例共8例,暴发班级罹患率和其他班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考学生学生中易暴发结核病的人群,教委和卫生部门应高度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医院应建立互相合作的管理机制,以预防学校肺结核暴发流行。

  • 标签: 肺结核 高三学生 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