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一、学术考辨与意义评估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尤其是近几年,莫言与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关联研究逐渐获得学术自觉。关于此议题的研讨,主要在四大区域展开。首先,关于莫言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学者多借助文化人类学、现代主义等知识,以福克纳、马尔克斯、尼采美学/文学为支点。

  • 标签: 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文学 关联性 莫言 传统 可能性
  • 简介:一、“第三世界”的丰富内涵英布草心新著《第三世界》,书名很新颖。“第三世界”,是指向整个中国大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讲的。中国西南边陲高寒山区,彝族先民聚居的地方,对应于同一时间递进的强大的宋朝和西夏而言,是属于鲜为人知的“第三世界”。

  • 标签: 第三世界 凉山彝族 长篇小说 社会历史 观照 历史发展进程
  • 简介:一部打造了三十年的《张冲演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云南战神、盐神、水神张冲刚刚去世,我便从中共中央给张冲的悼词中看到了这个名字身后的巨大价值,便开始收集、采访张冲事迹,以便做好准备进行一些创作。经过十余年的深思熟虑与构思之后,我选取了张冲人生中最辉煌的20天打造了中篇历史小说《血战禹王山》,连载于《边疆文学》1994年第3、4期;文章发表后,当年曾参加抗战的184师攻打禹王山时的尖刀连连长、后任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李佐将军读后,给予了我较高评价。1995年,《红河文学》又刊载了《胜利大突围》,同样受到了好评。之后的1999年3月,我又出版了描写张冲前半生的长篇小说《绿林中将》,为张冲诞辰一百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2000年该书获得了“云南第二届军事文学奖”。但更重要的是我想把《血战禹王山》拍成电视剧,为云南人争回一口气。

  • 标签: 历史小说 云南省 张冲 抗战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我从鲁迅研究到郭沫若研究到沈从文研究,又从沈从文研究到吴宓研究,没能像有些朋友出版大书,成就辉煌,但得到一个小小的启示:研究作家,最好从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去深入;这样可能会更全面、更准确一点。去年,读了一本《乔依斯传》。传记作者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很得好评。证明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沈从文自己说过:

  • 标签: 沈从文研究 郭沫若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进程 中国现代 鲁迅研究
  • 简介:四其次,从阐释学目标和前提条件的不同加以比较。上面已经提到,贝蒂的阐释学目标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比较接近,就是解释者要按照具有客观自主性的解释对象(作者精神的客观化物)的内在逻辑去重新认识、理解它。而伽达默尔明确不同意贝蒂这种认识论的解释目标,相反,提出其本体论阐释学的目标"是要探寻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点.

  • 标签: 伽达默尔 思想资源 文论建设 当代中国 历史比较 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