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胃镜检查中减轻患者痛苦的应用。方法将首次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胃镜检查方法,而实验组在传统胃镜检查方法的基础上,进镜前3min给予按摩内关,合谷等穴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查患者术中恶心呕吐及焦虑程度有无差异。结果两种数据显示实验组在缓解患者恶心呕吐,减轻紧张焦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对缓解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检查 穴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淋菌涂片用于淋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给予50例淋病患者分别采用实验室培养以及淋菌涂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检验,50例淋球菌涂片阳性标本中,培养结果阳性28例,符合率为56.0%,且在白细胞内外均发现存在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标本,培养淋球菌阳性率为100.0%,白细胞外培养淋球菌阳性率为12.0%。结论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淋病检查方法,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或女性,还是慢性或急性,仅采用涂片检查效果不佳,应结合采用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患者疾病。

  • 标签: 淋菌涂片 淋病检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检查与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通过手术证实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0例急性阑尾炎门诊患者的CT诊断84例,准确率为93.3%。结论CT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CT 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医学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3月至2015年0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孕妇,将孕妇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45例孕妇纳入对照组,接受产前免疫项目检查的45例孕妇纳入观察组,对比检查结果。结果接受检查之后,对照组微生物感染的总共有3例,HIV病毒感染的总共有1例,梅毒的总共有2例,乙型肝炎的总共有4例,对照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较高,高达22.22%。观察组微生物感染的总共有1例,乙型肝炎的总共有1例,观察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较低,低至4.44%。观察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孕妇高危妊娠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有利于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质量。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应用血细胞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复检,17例患者的镜检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2%。结论血细胞的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可获得良好的血细胞分析结果,加强患者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应用价值 显微镜检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不仅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医务人员自身的身体健康。CT检查室的人员流动比较大,病种也很复杂,如果医务人员不注重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对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此做好CT检查室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具体分析了医院CT检查室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还针对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为病人以及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

  • 标签: CT检查室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7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关心体贴患者,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7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关心体贴患者,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轻中度胃下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胃下垂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者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前十天肌酐0.6静点,加ATP20mg,每天三次,同时服用补中益气丸10g,每天三次,连用30天后复诊。治疗组患者每天口服生血宁100mg,每天三次,连用30天,前10天加用磷酸肌酸钠0.5g,静点10天。结果治治疗组患者平均胃提高范围(6.6±1.2cm)显著高于对照组(2.7±0.9cm);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7%)显著高于对照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磷酸肌酸钠治疗轻中度胃下垂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皮质醇水平进行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间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择5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在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54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统一的清晨空腹采血,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SH(促卵泡刺激素)、PRL(泌乳素)、LH(促黄体生成激素)、E2(雌二醇)、T(睾酮)、P(孕酮)和COR(皮质醇)等指标进行测定,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并作出评价。结果研究组的PRL水平、LH水平、T和COR含量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SH、E2和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L、LH、T和COR水平可作为多囊综合症临床诊断的预测因子,实施血清性激素水平、皮质醇含量检查,能够帮助医师尽早、准确地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皮质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7月-2014年2月接受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统计术前超声检查评估颈侧组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术前超声检查显示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8.1%(51/52),敏感度为75.0%(6/8),阳性预测值为85.7%(6/7),阴性预测值为96.2%(51/53);术前超声检查显示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4.1%(32/34),敏感度为38.5%(10/26),阳性预测值为83.3%(10/12),阴性预测值为66.7%(32/48);术前超声检查显示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7.3%(36/37),敏感度为30.4%(7/23),阳性预测值为87.5%(7/8),阴性预测值为69.2%(36/52)。结论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相对较高,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故常规进行中央组淋巴结的清扫十分有必要。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前超声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对比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份—2015年7月份收治的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灰阶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灰阶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为,准确率为,敏感度为;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特异度为,准确率为,敏感度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效果优于灰阶超声检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方式,可以提高检查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16联合HPVL1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行TCT和HPV分型检查者根据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炎症组(26例)、CIN组(56例)和SCC组(20例),对p16和HPVL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联合表达与宫颈病变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病变病理分级与p16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与HPVL1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p16-/HPVL1+联合表达转阴率最高。结论p16和HPVL1与宫颈病变存在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和预测宫颈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p16 HPV L1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