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治疗+刺激联合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治疗方法:推拿手法(对照组),推拿手法+低频刺激(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维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部维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手法+刺激联合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治疗 电刺激 产后腹直肌分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修复中应用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本院接收的产后盆底修复者66例,随机分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激疗法,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值、FSFI评分、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盆底修复中,康复训练联合刺激疗法能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相关障碍性疾病。

  • 标签: 产后盆底修复 电刺激疗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提肛运动联合刺激治疗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妇科收治的72例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两组,均给与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法,研究组联合传统提肛运动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半年后性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组FSFI评分更低(P<0.05)。结论 顺产的产妇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采用传统提肛运动联合刺激进行治疗可以帮助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较为显著,同房期间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不适感。

  • 标签: 传统提肛运动 电刺激 顺产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产科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产后42天确诊的产后轻度和中度膀胱脱垂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穴位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组(观察组)和盆底康复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机子原编程方案,神经肌肉治疗仪仅连接盆底肌肉治疗头置于阴道内进行仿生物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自行改良编程方案,神经肌肉治疗仪不仅能连接盆底肌肉治疗头置于阴道内进行仿生物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还可同时增加6片5厘米×9厘米电极片贴在选取的穴位上连接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刺激,经皮穴位刺激选取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神阙穴、足三里、八髎穴、会阳穴,运用经皮穴位刺激模仿中医针灸及中医经络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膀胱脱垂。治疗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盆底肌肌力、脱垂定量 ( POP-Q)等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结果:经 ICI-Q-SF量表评估,2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评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脱垂评级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 疗效满意,较单一方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 经皮穴位电刺激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脱垂评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直肌生物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腹直肌生物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直肌生物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核心稳定性,能够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腹部功能,值得参考。

  • 标签: 腹直肌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 产后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肛门指力刺激技术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3月于我院脊柱外科就诊的86例脊柱骨折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肛门指力刺激技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PAC-QOL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AC-QOL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给予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肛门指力刺激技术干预,可显著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便秘 深层肌肉刺激仪 肛门指力刺激 首次排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单侧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单侧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中医特色疗法(针灸)可改善卒中患者偏侧空间忽略症状,提倡临床深入开展应用。

  • 标签: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 偏侧空间忽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生物反馈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值、后静息平均肌值、快肌最大肌值、慢肌平均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值、后静息平均肌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快肌最大肌值、慢肌平均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采取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情况,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骶神经磁刺激 盆底肌康复训练 慢性盆腔痛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慢性小脑联合关香疗法对护理人员睡眠质量改善的研究概况和进展,现有研究表明,慢性小脑电能改善脑血流灌注、抑制大脑细胞兴奋度、调节睡眠频率,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而芳香疗法以其独特的方香气味,通过鼻腔、皮肤等方式渗入体内,具有舒缓情绪、宁心安神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两者结合可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将从慢性小脑、芳香疗法的定义及作用机制,现有慢性小脑、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对未来的研究局限与展望入手,分析慢性小脑联合芳香疗法改善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的切实性和可行性,为护理人员提供一种新颖的、有效的睡眠质量改善方法。

  • 标签: 慢性小脑电 芳香疗法 护理人员睡眠质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膀胱冲洗在前列腺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6月-2023年6月接收行前列腺切术的患者80例纳入研究并设为研究样本,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做分组处理,其中研究组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低温膀胱冲洗,常规组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室温膀胱冲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膀胱痉挛、体温变化及膀胱内血凝块形成的风险更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冲洗液量、尿液转清时间、术后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前列腺切术的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采取低温膀胱冲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明显。

  • 标签: 低温膀胱冲洗 前列腺电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面护理配合对于胃肠镜下息肉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66例行胃肠镜下息肉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各33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配合)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87.88%)高,P<0.05。研究组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可减少胃肠镜下息肉切术的手术应激,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全面护理配合 胃肠镜 息肉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5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采取生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分别有31例与33例,异常率分别是62.00%与66.00%。50例患者中,有32例肌电图检查肌肉表现为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可见自发电位。结论 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将神经传导异常情况清楚反映出来,且可以将肌源性损害检出,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电生理检查 格林-巴利综合征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5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采取生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分别有31例与33例,异常率分别是62.00%与66.00%。50例患者中,有32例肌电图检查肌肉表现为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可见自发电位。结论 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将神经传导异常情况清楚反映出来,且可以将肌源性损害检出,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电生理检查 格林-巴利综合征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切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手术指标 并发症 疼痛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通过收集入组人数、针刺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及结果等数据,对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疗效观察针灸 康复治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价值体会。方法:2022.10~2023.10期间,样本数据包含3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采取经腹部、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分析疾病诊断准确性。结果:联合检查:(100.00%),经阴道:(90.00%),经腹部:(66.67%);联合检查准确度高于经阴道及经腹部检查方法,(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效果积极,值得借鉴。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均要比观察组低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肢体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 标签: 艾灸 益气通脉汤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肠炎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肠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样本量为39)、观察组(样本量为39),一组施行常规治疗,另一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以治疗效果、肠黏膜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占比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肠黏膜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应用在慢性肠炎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肠黏膜情况,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慢性肠炎 左氧氟沙星 治疗效果 肠黏膜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84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均行持续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哮喘患者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结合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持续正压通气 雾化吸入 重症哮喘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