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糖升高已有多年,并有患者因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而死亡。因此,应重视HFRS患者糖代谢紊乱并发症,使患者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我们对1995年10月至2004年7月丹东市第一医院和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7例HFRS患者糖代谢异常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糖代谢紊乱 临床分析 HFRS 高渗性昏迷 糖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干预中应用通窍活血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存在脂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通窍活血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观察组FBG、PBG、TG、LDL-C、HDL-C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优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通窍活血汤应用到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中疗效较为理想,可是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代谢紊乱 通窍活血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利司他和非诺贝特治疗肥胖伴脂质代谢代谢紊乱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5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奥利司他联用非诺贝特(观察组,28例)与非诺贝特(对照组,2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利司他120mg,每日3次,非诺贝特200mg,每日1次;对照组单予非诺贝特200mg,每日1次。随访6个月,在此期间两组都进行低脂低热量饮食。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体重、BMI指数、腰围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净变化值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体重、BMI指数、腰围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以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为主,一般皆可耐受。结论奥利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肥胖伴脂质代谢紊乱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减重和改善血脂紊乱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非诺贝特。

  • 标签: 奥利司他 非诺贝特 肥胖 脂质代谢紊乱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垂体炎所致中枢性尿崩症给予甲泼尼龙40mg、1次/d静脉注射。2周后改为泼尼松10mg、3次/d口服,硫唑嘌呤50mg、2次/d口服。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胀、反酸、恶心。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停用泼尼松。2周后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遂停用硫唑嘌呤。2d后胃肠道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胃肠道症状消失,但尿量逐渐增多,再次给予硫唑嘌呤50mg口服。服药后约1h,再次出现相同胃肠道症状,对症治疗后缓解。

  • 标签: 硫唑嘌呤 胃肠道
  • 简介: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发热7d入院,既往无糖尿病、药物过敏史。查肥达氏反应示甲型副伤寒感染,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0.5g,ivgtt,qd)抗感染治疗,用药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由7-3mmol·L-1降至3.8mmol·L-1。停药3d后,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不适。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甲型副伤寒 血糖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准确、稳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方法:用稀乙醇浸泡广地龙粉,超声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测得线性范围为2~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5%(n=9).

  • 标签: HPLC法 广地龙 次黄嘌呤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巯嘌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最终造成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不完全相关,而多基因分析可能更好地解释患者对该药的不耐受原因。本文介绍了多种与巯嘌呤类药物有关的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其代谢特点及与该药敏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巯嘌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 简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导致痛风及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高尿酸血症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两大类,前者以别嘌呤醇为代表,后者主要为苯溴马隆。两类药物各有优势,临床运用中如何进行选择,需要权衡利弊,并根据患者尿酸排泄情况等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别嘌呤醇 苯溴马隆 药物治疗
  • 简介:骨组织时刻处于骨重构的动态变化之中。骨重构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但是由于人们的不懈努力,相关研究不断取得重大发现。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调节脂肪沉积的内分泌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瘦素可以从多方面来调节骨代谢:一方面可作用于人的骨髓间质细胞,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抑制该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以刺激骨形成;另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来抑制骨形成。现将国内外关于瘦素与骨代谢的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瘦素 骨代谢 骨细胞
  • 简介:骨是动态变化的结缔组织,骨代谢通过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骨重建。骨重建涉及一系列的OB和OC的信息交换,是一个由循环激素和局部调节因子以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形式呈交互网络状调控的复杂过程。防治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则在于依据骨转换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恢复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分子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骨代谢研究领域两项重要的发现一瘦素和RANK/RANKL/OPG系统,成为近年来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下就瘦素与骨代谢作简要论述。

  • 标签: 骨代谢 瘦素 RANKL 骨质疏松 内分泌学 结缔组织
  • 简介: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服用地高辛治疗期间,出现昏睡少语,监测MCL1,显示分支性室速,其QRS较多数室早的窄,然而是室性。复查血清地高辛1.8ng/ml,血钾、镁均低,血Bun和肌酸酐轻度升高。经补钾和镁,纠正电解质失衡,心脏外中毒症状消失,分支性心动过速被房颤取代,律不整,平均心率70次/分,地高辛安全治疗范围小,通常中毒症状多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 标签: 室性心律 分支性室速 室上性心律失常 分支性心动过速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毒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烟对健康者血清1,25(OH)2D3、钙磷水平及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200例,测定其血清与1,25(OH)2D3、钙磷水平,并测定肺功能(FEV1、FEV1/FVC)及BMI等指标。结果吸烟者血清1,25(OH)2D3、钙磷水平及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均低于非吸烟者,其中除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735,P>0.05),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吸烟会导致健康者血清1,25(OH)2D3、钙磷代谢紊乱,体重减轻及肺功能下降。

  • 标签: [] 吸烟 健康者 1 25(OH)2D3 肺功能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硝苯地平对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与辛伐他汀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孵育,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辛伐他汀的浓度,计算硝苯地平对辛伐他汀抑制的IC50值。结果硝苯地平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其IC50值为47μmol·L^(-1)。结论硝苯地平可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两者联合用药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硝苯地平 辛伐他汀 人肝微粒体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应用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 FT3、 FT4、 TSH与 T3、 T4)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 3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15例为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15例为甲减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 15例为对照组,对三组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甲亢组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五项结果中除去 TSH 值外,其余四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而 TSH 值低于对照组 (P< 0.05);甲减组研究对象同样除 TSH 值外,其余四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 TSH值高于 对照组 (P< 0.05)。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对比不明显 (P> 0.05), TSH、 FT4 、 FT3 是敏感指标。结论:甲状腺疾病应用甲状腺功能 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紊乱 甲功 5项 检测 诊断符合率 价值
  • 简介:腹部手术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暂时性的肠麻痹。肠道功能抑制的时间越长,肠管内积气和积液越多,越易引起肠管扩张,轻者可引起腹胀.甚至还可引起肠粘连、吻合瘘、伤口愈合不良、伤口裂开、切口疝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常在术后留置胃管.而久置胃管又可造成咽喉食道的损伤及呼吸道感染。因此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并发症 胃肠功能紊乱 治疗 护理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因牙痛自行空腹服用吲哚美辛片75mg,约1h后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震颤、出汗,即来院急诊。经查体,诊断为吲哚美辛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及心律紊乱。对症处理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g静滴,安定10mg,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约2h后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未曾复发。

  • 标签: 吲哚美辛片 眩晕综合征 心律紊乱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