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
  • 简介: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及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为无法控制肺部感染情况,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水电解质紊乱患者13例,颅内感染患者4例。有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偏瘫,经检查均为脑血管痉挛,给予及时治疗后,情况均有所好转。出院前1d及出院后1年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需注意各种注意事项,做好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以使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血管痉挛 防治策略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方法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符合HR-NICE的TIA、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强化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及氯吡格雷75mg/d)21d,而后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0.1g/d持续治疗1年。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2组均治疗1年。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6个月、1年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肌痛的严重并发症。2组服药6个月、1年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强化治疗组LDL-C下降较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值在治疗后6个月、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

  • 标签: 强化降脂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复发率
  • 作者: 谢中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6期
  • 机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可发生于全年龄段患者,常存在明确诱因。儿童病例多继发于严重感染或创伤、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等重症病例。随着更多的病例被报道,一些非严重病例也可发生CLS,当引起全儿科医师的重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物是人们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利器,应本着安全、有效、经济即合理的原则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体内环境、身体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时间节律性,如激素的分泌水平、血压的高低、体温的变化等。此外,某些疾病的发病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如哮喘经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或加重,心绞痛的发作则多在上午等。人体功能的改变与疾病发生的节律性,会对药物的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换言之,同一种药物,同一厂家,同一剂量,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最佳服用时间 时间节律性 疾病发生 发病时间 体内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40例,其中感染患者70例,未感染患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状况、治疗方法、临床资料等记录做回顾性分析,在完成分析对比后,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治疗感想进行总结。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合并症感染共46例,占65.7%,抗生素感染共52例,占74.3%,抑酸剂感染共22例,占31.4%;在对照组患者中,合并症感染共17例,占24.3%,抗生素感染共17例,占24.3%,抑酸剂感染共22例,占31.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患者,要在临床治疗中慎重使用药物,做到对感染的抑制甚至消除。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患者 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形态。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AS糖原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HE切片和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病理形态的研究。结果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检查结果均表现出肿瘤细胞围绕着血管呈上皮样排列,血管分为两种,薄壁和厚壁,上皮样细胞有四种形态,在电镜的观察下能够见到类似前黑色素小体和密体。结论对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来说,HMB45阳性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再加上电镜检查等,人们将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纳入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相关的肿瘤当中。

  • 标签: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形态
  • 简介: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为4.3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71%(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1].2017年11月15日,美国FDA发布了非布司他的安全公告[2],指出非布司他未增加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组(theAnti-PlateletTrialists'Collaboration)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但可增加心脏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这使非布司他的心血管安全性备受关注.

  • 标签: 心血管安全性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全因死亡 非致命性 高尿酸血症 抗血小板
  • 简介:动作1仰卧在床上,双腿伸直放平,缓慢向上抬高45度,坚持2分钟.腹肌力量差的,也可单腿交换抬高,坚持2分钟,有利于帮助血液从四肢回流到心脏.动作2端坐床沿或椅子上,双小腿下垂2分钟,这有助于心脏向下肢供血.

  • 标签: “生锈” 血管 运动 小腿 心脏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以及促进合理用药的控制方法,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120例血管内科具有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选取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和比例,最终对控制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经过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调差发现,心血管内科用药最常见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禁忌以及溶剂错误等,而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结论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因此为了降低用药问题的发生,需要对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注重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以及关注患者联合用药的禁忌。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常见问题 临床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8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检测血清BNP并进行30d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评分的方法对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急诊入院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急诊观察的患者(P〈0.05),30d死亡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生存下来的患者(P〈0.05),有其他重要不良症状的患者这三项指标与无不良症状患者比较均有升高(P〈0.05).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结果准确.结论:血清B型脑钠肽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及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可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对合理地区分急性胸痛患者中的高危患者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急性胸痛 TIMI评分 GRACE评分 血清BN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此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调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患者中100份病例资料以及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将其作为对照组。根据对照组总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对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接收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次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甄别,并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临床护理中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第二届东方心脏大血管外科会议于2018年5月19日在上海宝隆宾馆拉开帷幕,我国心脏大血管外科泰斗级人物莅临现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500多位心血管内外科同仁聚首交流,切磋学术和技艺,共同为心血管领域的学科建设添砖加瓦,为广大患者谋福祉,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院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

  • 标签: 大血管外科 心脏 会议 东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主要选取了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至6月份110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之前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实验开始后,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服务。实验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束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所以说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心血管的内科所收治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8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0例病患。干预组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沟通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各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评分,均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的内科来说,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路径,能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且有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心血管 内科护理 优质 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药物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病症改善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是不同的,治疗组以氯吡格雷作为治疗药物,其治疗效果较对照组用硝酸异山梨酯有明显优势,临床治疗中,应该予以推广。关键词不同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效果急性心绞痛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症诱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负荷加重造成的心肌缺血和缺氧引起胸部不适和阵痛症状。整个病症的引发中,冠状动脉病变是最直接性因素1。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扩张性治疗法,即通过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病症缓解目的。临床实践表明,以硝酸异山梨酯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效果。二者都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症状改善,但是氯吡格雷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硝酸异山梨酯。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药物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绞痛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平均年龄(52.32±3.6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平均年龄(53.21±2.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西安嘉博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08,用药量口服20mg/次,2次/天)作为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南京邦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419,用药量口服75mg/次,1次/天)作为治疗药物。1.3疗效判定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判断指标如下(显效)患者体征恢复正常,与常人无异;(有效)患者体征基本正常;(无效)没有效果。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包括低血压、乏力、便秘、皮疹等。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9.0统计软件做数据计算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治疗组3212(37.50)18(56.25)2(6.25)30(93.75)对照组3210(31.25)15(46.88)7(21.87)25(78.13)x20.2770.5633.2323.232P0.5980.4530.0720.0722.2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对比n(%)组别n低血压乏力便秘皮疹总发生率治疗组320(0.00)2(6.25)0(0.00)1(6.25)3(9.38)对照组321(3.13)1(3.13)1(3.13)5(15.62)8(25.00)x21.0160.3501.0162.9432.744P0.3130.5540.3130.0860.0973讨论急性心绞痛是一种发病性较强的疾病,诱发该病的因素众多。一般情况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病症发作中,其病症出现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空间狭窄造成的2。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就会造成患者心肌内部供血供氧不足,从而造成患者心肌内部代谢缓慢,进而出现胸口绞痛症状3。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有所加快,这种状况下,人们面对的生活压力就会增大,因此,为心绞痛发作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患病年龄逐渐降低,临床治疗中已经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急性心绞痛,就会造成患者的患病症状加剧。通过药物预防治疗,能够缓解急性心绞痛患者患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症状。通常情况下,治疗急性心绞痛时,采用的是保守性治疗方案,借助药物治疗缓解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空间运行环境,改善心肌供血条件,降低不良影响因素出现几率。临床治疗中大都以脂类药物为主,如硝酸异山梨酯和氯吡格雷等。硝酸异山梨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内分泌NO,在NO作用下能够增加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促进了平滑肌细胞磷化,达到了松弛平滑肌目的。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状况的改善,减少了血管堵塞症状,满足了心肌运行中的供血及供氧需求。氯吡格雷是通过改善患者血小板运行环境,将受体与二磷酸腺苷结合,阻碍血小板的聚集现象出现,控制血栓形成。并且能够促进内源性纤维溶解,恢复冠状动脉原有的供血供氧环境,为患者的心肌供血及供氧提供改善条件,改善原有的血管运行环境,达到控制病情目的。由于通过药物控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状况,为患者心肌供血、供氧环境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血栓及血块的形成,减少了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症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病症,为患者治疗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为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症,但是总的来说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硝酸异山梨酯。选定的两组患者在以不同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后,其对应的治疗效果有所不同。治疗组在氯吡格雷治疗药物应用下,其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8.13%,但是总的治疗效果还是低于氯吡格雷治疗有效率。这说明在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以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并且在选定的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中,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了要低于对照组,这也间接说明了氯吡格雷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医护人员,在针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该科学的为患者的用药做好指导,按照患者的患病症状及时的做好患者用药记录,控制好患者用药的剂量,将患者用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减少患者的刺激性食物进给,从而控制治疗药物的效果。并且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目前的症状,以便于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得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硝酸异山梨酯,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医学发展中,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应该首选氯吡格雷作为治疗药物,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患者治疗质量及患者根治率的双向提升目的。参考文献1赵双婵.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61-162.2张婷婷.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2016,36(5)00097-00097.3薛厚君,徐琼.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0)367-367.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模型,观察损伤血管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取42只雄性SD大鼠,用2F球囊导管自腹主动脉切口插入,推拉3次造成左侧髂动脉损伤并分别于术后即刻、3、7、14、21、28和56d,取大鼠左侧髂动脉及右侧正常髂动脉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并计算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N/M),评价内膜增生情况。结果42只大鼠1只死于术后出血,发生并发症3只,建模成功率90%(38/42)。球囊损伤可以使大鼠髂动脉内膜剥脱,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新生内膜增生,导致管腔狭窄。损伤后3d开始有新生内膜形成,7d时内膜面积与N/M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内膜面积逐渐增加,28d达到最大,内膜面积及N/M值14、21、28、56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4、21、28d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d与56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髂动脉损伤模型高效可靠,可以满足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研究的需要。

  • 标签: 大鼠 髂动脉 再狭窄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