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前、戴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配戴在戴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视的患病人群不断增长,角膜-目前为止非手术缓解近视发展速度的最佳方式,便应运而生。尤其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治疗,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同时,控制近视的进展也是眼科医师的重任。本文对角膜的原理、疗效性及其安全性等作一概述。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夜戴型角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100例近视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观察组佩戴角膜,观察组两组患者的近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等差异不明显,但是观察组的等效球明显降低、裸眼视力明显提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佩戴眼镜前后,对照组的眼轴长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观察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夜戴型角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眼轴变长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在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0例接受角膜验配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对具体应用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均接受角膜的配戴,经过半年的随访后,所有患者视力无增长现象,其中1例患者的近视度数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结论角膜在青少年近视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护理工作,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操作,为安全配戴提供保证。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0例(160眼),依据矫正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80眼)。甲组配戴角膜,乙组配戴框架眼镜。两组患者均配1年。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甲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明显优于乙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甲组的明显低于乙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可以明显的矫正及控制视力、纠正屈光度且并发症较少,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型镜 长期配戴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术治疗近视眼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眼科治疗的65例(124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角膜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对比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角膜瓣透明、位置正,术后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后显著缓解;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膜术治疗近视眼可明显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治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 标签: 近视眼 角膜塑形术 安全性
  • 简介:据SinghviA2016年4月5日(Cell,2016Apr5.doi:10.1016/j.cell.2016.03.026.)报道,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扮演着非常活跃和动态化的角色。人们大脑中超过一半的细胞都是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其可以缠绕在神经纤维上并且促进其绝缘,从而使得电脉冲和化学脉冲可以迅速传递;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神经胶质细胞非常必要,而且其还是神经细胞的"被动帮手"(passivehelper)。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细胞 HELPER 离子转运蛋白 局部浓度 培养温度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超长配戴角膜接触一例的症状及体征,并结合相关案例得知,超长配戴角膜接触对眼的影响较为显著,可出现泪膜的稳定性下降,角膜上皮损伤、水肿、角膜知觉减退及新生血管形成,还可形成巨乳头性结膜炎。因此配戴角膜接触时应严格按照角膜接触验配流程进行选择,要求顾客严格规律配戴及对接触认真进行护理,定期进行复查以便验光师对检查结果做出相应及时的处理。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超长配戴 泪膜 角膜 睑结膜
  • 简介:摘要掌指骨复杂骨折为手外科常见的疾病,对其处理困难、治疗方法各异,目前主要以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微型钛板、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棒等内固定为主,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伤口感染、肌腱粘连、疤痕致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将浅谈指甲钢丝牵引配合石膏铝板固定治疗掌指骨粉碎骨折的方法及效果。

  • 标签: 掌指骨 粉碎性骨折 石膏配合铝板塑形固定 指甲钢丝牵引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绷带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诊的40名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基于这40例患者的50只存在病症的眼采用绷带进行治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检验其治疗效果和价值,分析绷带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治疗3天到2个月不等的时间内,50只眼中完全缓解的有32眼(64%),部分缓解的有11眼(22%),无效的有7眼(14%),总有效率为86%;从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上来看,完全愈合为18眼(36%),部分愈合为26眼(52%),无效为6眼(12%),总有效率为88%;从视力改善提升角度来看,视力提高的患者为38眼(76%)。研究结论在临床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时,采用绷带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其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较好的促进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并且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绷带镜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中参与分析的细胞数(NC)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诊治并在同一时间行2次以上(含2次)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测量的患者,其测量结果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CT)、内皮细胞密度(ECD)、平均细胞面积(ACS)、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六边细胞百分比(HEX%),排除NC=0的结果,〉2次测量的患者,选择NC最大的2组结果,以每位患者所得的2组结果中NC较小者(NCmin)为分组依据,10个细胞为一个等级,获得(NCmin〈10、10~20……90~100、≥100)11个组段,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对各组段内2组数据的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对ICC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各组段CCT的ICC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ECD和ACS的ICC,当NC≥100时,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当NC≥50时,均〉0.75;CV的ICC,当NC≥9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HEX%的ICC,当NC≥10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结论CCT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不受NC限制;分析ECD和ACS时,NC应在50以上,当NC≥100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佳;分析CV和HEX%时,NC应分别在90和100以上。

  • 标签: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 重复性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计算机三维钛金属板在颅骨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颅骨缺损患者资料20例,20例患者全部在颅骨缺损60天到180天之内实施颅骨缺损修复手术,修补材料全部使用钛网,手术之前通过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使用计算机实施颅骨三维重建,获得和患者头颅逼真的三维模型,之后对患者缺损部位设计完全吻合的修复体。结果20例患者手术之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切口局部没有出现红肿现象,外观无畸形,患者头颅对称,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针对颅骨缺损患者手术中采取计算机三维钛金属板进行修复,吻合精度相对比较高,手术时间段,手术操作简单,手术过程中不需要,手术之后固定稳固,外观形态理想,比较符合美容和生理机能要求,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计算机 三维塑形钛金属板 治疗效果
  • 简介: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原因不明的双侧进行性角膜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使用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已经成为可以有效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新方法,本文就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圆锥角膜 进展期 角膜胶原交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的圆锥角膜患者24人38眼,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K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3~5天内愈合;角膜Haze于4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2±0.08,术后3月为4.80±0.05,6月为4.91±0.04,1年为4.93±0.06;角膜顶点K值术前为53.18±7.24D,3月为52.47±5.62D,6月为51.87±6.58D,1年为51.69±6.31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67±33μm,水肿后为412±65μm,3月为373±37μm,6月为350±35μm,1年为345±32μm;角膜内皮术前为3072±203/mm2,术后3月为2905±216/mm2,6月为2969±218/mm2,1年为2978±209/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角膜圆锥安全、有效,且当的护理可以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角膜交联,核黄素,紫外线,圆锥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