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8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休息时和咳嗽时术后2、6、12、48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可抑制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廓切开术 麻醉和镇痛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究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在围绝经期女性中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98例围绝经患者,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利用Kupperman评分、Greene评分、Zung评分予以基线调查,实施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借助问卷调查方式对实施前与实施后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施前患者Kupperman评分为(21.90±6.96)分,高于实施后(12.30±3.54)分(P〈0.05);实施前患者Greene评分为(29.54±7.52)分,高于实施后(15.90±5.36)分(P〈0.05);实施前患者Zung评分为(46.13±5.52)分,高于实施后(26.13±4.24)分(P〈0.05);实施前患者胆固醇水平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在围绝经期女性中作用显著,可使患者激素补充治疗接受性明显提高,使患者临床症状充分改善,使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充分改善。

  • 标签: 围绝经器女性 综合保健措施 健康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胃肠道手术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5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在手术后,将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护理中,而将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并发症明显较少,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效果更佳,在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观察组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83.05%(P〈0.05)。护理前2组患者Q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并发症,为保证患者护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细节化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静脉溶栓 细节化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2年、3年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2组血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Hcy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地减少H型高血压脑卒中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purpura,HSP)用药教育需求点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不同人群HSP药学服务方案。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016年6―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HSP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共15个指标的横断面调查,了解不同人群对HSP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其对HSP药学服务需求点;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需要分别进行个体化HSP药学服务的人群。结果:被调查所有家长均认为药师进行出院指导对患儿用药非常有帮助;家长对患儿激素减量方法和胃肠黏膜保护剂用法用量知晓率极低;对于大部分指标,来自城市家长和本科及以上学历家长较农村家长及高中及以下学历家长知晓情况好;来自农村家长和高中及以下学历家长认为患儿存在家庭服药困难的人数占比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患儿家长来源于城市还是农村及受教育程度是部分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城市和农村两类家长人群,制订侧重点不同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案,为HSP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全面的用药指导,提高院外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出现导管相关感染伴上肢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患者抗凝及抗感染治疗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从初始及后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和感染治疗方案制定、用药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合理性。结果该患者PICC相关血栓和感染治疗基本合理,但利伐沙班用于PICC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循证药学证据不足。结论PICC相关感染伴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患者,抗凝和抗感染治疗是必要。但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相互影响,并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 标签: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上肢静脉血栓 结肠癌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路径化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社区收治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路径化管理方案,遵循路径化管理流程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降低至(6.1±2.3)mmol/L、(6.4±1.2)mmol/L、(5.4±0.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中应用路径化管理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优化控糖效果,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路径化管理 社区 控糖效果
  • 简介:提取与分离纯化章节是《酶工程》课程重点部分,涉及60多种技术和方法。学生在初学时易出现理解困难和记忆混乱情况。笔者经过几年酶工程教学科研探索与实践,以A级和B级生物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方法教学为对照,采用"微课程"、"翻转课堂"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方法对酶提取与分离纯化章节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开设酶分离纯化实验进行实践,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具有更好纯化方案设计思路、实验课效果更佳。

  • 标签: 酶工程 教学改革 微课 分离纯化
  • 简介:目的探讨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发热患者100例参与研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70%,对照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8%(P〈0.05);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多数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价值显著。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诊疗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替硝唑与甲硝唑对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46例资料,征得患者同意后,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分为甲组23例与乙组23例;甲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乙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甲组为73.91%(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稍低于甲组为17.39%,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治疗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疗效优于甲硝唑。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厌氧菌感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对帕金森病(PD)临床疗效。方法72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左旋多巴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恩他卡朋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开期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关期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MSS评分、ADL评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NMSS评分、ADL评分低于参照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1.1%(4/36),略低于参照组19.4%(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使用安全。

  • 标签: 帕金森病 复方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计算机断层显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单纯CT,单纯MRI检查以及CT联合MRI检查,将其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纯CT,单纯MRI,CT联合MRI分期诊断确诊率分别为51.2%,62.8%,90.7%,CT联合MRI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对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具有较好临床价值,比之单纯CT或MRI具有更高准确率。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期诊断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复发后恶性度增加。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使T细胞活化并清除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已被用于治疗各种侵袭性肿瘤,这给膀胱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主要介绍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膀胱癌治疗中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发生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低频电刺激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盆底肌锻炼 低频电刺激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后行灌注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心内科收治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诊疗流程并给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h内治疗结果比较分析,观察组在入院治疗1h内病情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率达到了86.7%(52/60)。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入院治疗后病情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开始接受治疗时间比较分析经过比较显示,观察组有17例在病发1-3h内接受了治疗,而对照组为9例在病发1-3h内接受了治疗,观察组总入院开始接受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及时采用正确、有效、有针对性急救措施并给予再灌注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和稳定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再灌注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检验和实践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特点和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观察实施管理前与实施管理后患者抗菌药物管理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后患者抗菌药物医院病历使用率30.0%、Ⅰ类切口使用率20.0%、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3.3%均优于实施管理前66.7%、75.0%、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患者药品总费用(10268±5167)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7291±1674)元均低于实施管理前(14956±9134)、(8678±1922)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到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各项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均得到优化,是较好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 标签: PDCA循环 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PTCI)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脑疝、血压、手术、颅底骨折、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GCS评分≤8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GCS评分≤8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4个因素为影响PTC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CS评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为PTCI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中重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312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每次1片,每日清晨服1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皮质醇(Cor)含量及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26%和87.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Cor均明显下降,NPY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厌食、恶心、头晕、失眠等反应,但均可耐受,观察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神经肽和皮质醇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