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3月本院的68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予以单一用药,观察组予以联合用药,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有效率较高(P

  • 标签: 奥曲肽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颅斜坡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颅骨原发性淋巴瘤,国内外文献罕有报道。高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7月收治1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颅斜坡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经鼻斜坡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患者症状较术前有所好转,但未进行放、化疗处理,术后6个月行MRI复查,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盆康复训练联合中药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及对PRL.FSH的影响的回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间歇夹管结合盆功能训练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9年7月-2021年2月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择取9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手术患者应用间歇夹管康复锻炼,为观察组手术患者应用间歇夹管结合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患者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GCQ评分,(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间歇夹管结合盆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手术患者尽快恢复盆肌功能,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间歇夹管 盆底肌功能训练 留置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EGVB)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76例肝硬化EGVB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参与此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以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干预组焦虑评分更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护理依从性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肝硬化EGVB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多学科合作护理的心理状态更好,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依从性更显著提升,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多学科合作护理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能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磁刺激联合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CP/CPPS患者按照1:2比例分为盆刺激组(共25例)及观察组(共50例)。待洗脱期结束后,盆刺激组患者给予盆磁刺激(10 Hz和50 Hz交替刺激),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盆磁刺激及骶神经根磁刺激(50 Hz)。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项量表(IIEF-5)及早泄诊断工具(PEDT)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刺激组患者NIH-CPSI总分[分别为(13.31±4.43)和(20.55±5.42)分]及疼痛评分[分别为(4.86±2.56)和(6.70±2.74)分]、排尿评分[分别为(3.48±2.16)和(6.75±2.99)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6±2.20)和(7.00±1.52)分]、IIEF-5评分[分别为(22.02±1.75)和(20.55±3.17)分]、PEDT评分[分别为(6.74±2.00)和(8.25±3.19)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经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亦显著优于盆刺激组水平(P<0.05)。结论盆磁刺激联合骶神经根磁刺激能显著缓解CP/CPPS患者疼痛及排尿异常,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及早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磁刺激 骶神经根磁刺激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勃起功能障碍 早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TIPS治疗、伴(CTPV组)或不伴(非CTPV组)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PV组和非CTPV组患者的手术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上消化道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生存率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7例行TIPS治疗且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其中10例(27.0%)患者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失败而转内镜下治疗,技术成功率为73.0%;行TIPS治疗但不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共460例,其中18例(3.9%)患者TIPS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6.1%。按照1∶2进行倾向性匹配,共54例患者被纳入非CTPV组。CTPV组患者TIPS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从(28.9±5.1)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8±4.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2,P<0.01)。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33个月(1~66个月),CTPV组和非CTPV组的1年累积支架通畅率(75.0%比86.8%)、上消化道再出血率(21.0%比10.0%)、肝性脑病发生率(34.8%比22.2%)和生存率(80.7%比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且不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病死率。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机器人关闭盆腹膜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机器人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两种术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关闭盆腹膜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可以明显减少术后会阴相关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颅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中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包括颅咽管瘤42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嗅沟脑膜瘤9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脊索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鞍区蛛网膜囊肿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3例。病灶切除后均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的多层颅重建方式,术后均未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以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颅重建情况。结果118例患者的鼻中隔骨瓣均制作成功,术后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修复颅底情况良好,鞍区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呈倒"C"形强化,提示黏膜瓣生长良好。术后颅内感染2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均治愈。无再次行颅修补的患者。患者术后卧床的中位时间为2.0 d(2~13 d),肺部感染2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神经内镜显示颅黏膜瓣生长良好,无脑脊液漏。1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2~23个月),均未发现迟发性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情况,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愈合良好,鞍区MRI增强扫描显示鼻中隔黏膜瓣强化明显,提示颅黏膜瓣生长良好。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后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重建,不仅可以降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鼻中隔骨瓣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颅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中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包括颅咽管瘤42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嗅沟脑膜瘤9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脊索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鞍区蛛网膜囊肿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3例。病灶切除后均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的多层颅重建方式,术后均未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以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颅重建情况。结果118例患者的鼻中隔骨瓣均制作成功,术后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修复颅底情况良好,鞍区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呈倒"C"形强化,提示黏膜瓣生长良好。术后颅内感染2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均治愈。无再次行颅修补的患者。患者术后卧床的中位时间为2.0 d(2~13 d),肺部感染2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神经内镜显示颅黏膜瓣生长良好,无脑脊液漏。1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2~23个月),均未发现迟发性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情况,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愈合良好,鞍区MRI增强扫描显示鼻中隔黏膜瓣强化明显,提示颅黏膜瓣生长良好。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后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重建,不仅可以降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鼻中隔骨瓣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患者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2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44例,年龄(65.77±4.23)岁,年龄范围为49~72岁。患者在治疗前均行CT检查及MRI检查,临床医师按照CT、MRI、CT联合MRI的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决策,将定性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使用CT、单独使用MRI、CT联合MRI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与定性诊断的一致性,同时比较CT联合MRI诊断与分别单独使用CT或MRI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CT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与CT联合MRI诊断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874,P<0.05)。MRI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与CT联合MRI诊断一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568,P<0.05)。CT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与CT联合MRI诊断的一致性明显高于MRI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与CT联合MRI诊断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早期颅骨侵犯具有更加突出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早期诊断价值突出,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依据,可成为未来影像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早期颅底骨侵犯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接受颅肿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鼻胃管和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0例行颅肿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入院起止时间为近一年,即2020年5月~2021年5月。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鼻胃管联合肠内营养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为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指标并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指标差异较大,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接受颅肿瘤术后存在消化道出血问题,可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鼻胃管联合肠内营养护理,使患者营养指标趋于正常,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颅底肿瘤术 消化道出血 鼻胃管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可在无先验信息或临床倾向性情况下对病原体进行检测,高效、精准地弥补了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动物溃疡伯杰氏菌患者治疗及预后,探讨mNGS对于少见、罕见及新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神经系统 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动物溃疡伯杰氏菌 肾功能不全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可在无先验信息或临床倾向性情况下对病原体进行检测,高效、精准地弥补了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动物溃疡伯杰氏菌患者治疗及预后,探讨mNGS对于少见、罕见及新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神经系统 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动物溃疡伯杰氏菌 肾功能不全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首次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治疗后3个月再出血的预测因子,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对再出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首次发生EGVB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3个月的观察,收集患者再出血情况,以及首次出血治疗后的门静脉流速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再出血相关预测因子的效能。结果33例首次发生EGVB的患者中,治疗后3个月的再出血率为42%(14例),其中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患者发生再出血1例(1/8),内镜治疗后再出血10例(10/19),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再出血3例(3/6),不同治疗组间再出血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53,P=0.1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出血治疗后的门静脉流速[比值比(odds ratio, OR)=0.2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0.05~0.93,P=0.039]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OR=1.53,95%CI 1.02~2.30,P=0.040)是3个月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当首次出血治疗后的门静脉流速临界值为19 cm/s时,预测患者3个月发生再出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61%。结论在首次发生EGVB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治疗方式与3个月再出血的关系可能不大,而治疗后门静脉流速≤19 cm/s是3个月发生再出血的主要预测因素。

  • 标签: 肝炎,乙型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 门静脉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盆训练联合膀胱经皮电刺激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不稳定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功能不稳定、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盆训练(每次15~30 min、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膀胱经皮电刺激治疗(每次40 min、每日3次)。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v)。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OABSS、QOL、Qmax、R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IPSS[(5.91±0.44)分]、OABSS[(4.78±0.22)分]、QOL[(2.20±0.13)分]、Qmax[(20.85±0.43)m/s]、Rv[(10.22±0.61)ml]改善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功能不稳定、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患者,围术期行盆训练可以改善逼尿肌功能,联合膀胱经皮电刺激疗效更好。

  • 标签: 盆底训练 经皮电刺激 逼尿肌不稳定 前列腺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内镜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与硬化剂注射液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选取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羅患食管胃静脉曲张病患,对共纳入56例病患按照随机原则予以分组,纳入28例病患应用内镜套扎治疗为对照组,纳入28例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性联合组织粘合剂与硬化剂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疗效进行评测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2.86%较对照组所得结果显示71.43%具有更高,组间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内镜套扎 组织联合机 硬化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人源性肝细胞系HepG2、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与棕榈酸浓度比为2∶1)建立体外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酸钠不同浓度(1、2、5、10、20、50 mmol/L)干预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5 mmol/L干预(丁酸钠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细胞比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1、2、5、10 mmol/L干预组、空白小干扰RNA(siRNA)干扰组、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干扰组、GPR109a干扰组、GPR43/GPR109a双敲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转染前后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质水平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丁酸钠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比例高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3.400±0.100)%比(1.800±0.400)%、(1.067±0.4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8.705,P均<0.01);模型组凋亡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前,模型组的p-AKT、p-mTOR蛋白质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00±0.058比1.000±0.012、2.160±0.125比1.000±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0、8.575,P均<0.05);丁酸钠1、2、5、10 mmol/L干预组的p-AKT和p-mTOR蛋白质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530±0.085、1.407±0.096、1.032±0.035、1.036±0.099比2.300±0.058,1.483±0.073、1.297±0.048、1.067±0.035、0.970±0.072比2.160±0.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91、7.997、19.790、11.020,4.683、6.445、8.424、8.245,P均<0.05)。转染后,GPR43干扰组、GPR109a干扰组和GPR43/GPR109a双敲组的p-AKT、p-mTOR蛋白质水平均高于空白siRNA干扰组和丁酸钠5 mmol/L干预组(1.474±0.045、1.471±0.058、2.067±0.120比1.158±0.030和1.139±0.031,1.850±0.082、1.683±0.058、2.160±0.091比1.469±0.037和1.490±0.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AKT=5.807、4.816、7.322,6.109、5.080、7.463;tp-mTOR=4.235、3.113、7.044,2.542、1.497、4.562;P均<0.05)。结论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GPR43/GPR109a-p-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丁酸钠 脂肪变性 肝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53基因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方法采用3×104接种数量的人共基底膜毛细血管形成试验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应用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观察肌动蛋白纤维内蛋白水平及分布。最终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6例人骨肉瘤临床样本检测S2448p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到p53基因对骨肉瘤MG63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明显,当p53浓度接近100 nmol/L时,其可以抑制人工基底膜上hFOB1.19细胞系内50%的血管生成;而当浓度大于200 nmol/L时,p53几乎可以完全抑制血管的生成血管分支点(2.37±1.56)个,低于0 nmol/L组的(26.79±3.2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6,P<0.05)。在41.8%(82/196)的样本中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中S2448P-mTOR的表达,经验证抑制作用源于p53基因对包括蛋白激酶B(Akt)、mTOR在内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下游因子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p53基因能够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的血管形成。

  • 标签: 骨肉瘤 p53 血管生成 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