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固定的疗效.方法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43.3岁(15~66岁).病变部位:胸椎8例,胸、腰椎7例,腰椎4例.2个椎体13例,3个椎体5例,4个椎体1例,无跳跃型.椎旁脓肿15例,髂窝流注性脓肿4例.本组患者皆伴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44.7°.术前血沉正常5例,其余为22~127mm/h.本组患者术前应用三联(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化疗2周,手术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固定术.术后化疗持续10个月,定期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和血沉、肝功能检查.结果刀口皆为Ⅰ期愈合,无窦道.最先解除的症状是疼痛,随访8~29个月(平均17个月),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固定失败;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1.3°,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地恢复.3例胸、腰段结核术中出现胸膜破裂,1例术后气胸;4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钛网位置欠佳.无脓胸发生和迟发性脊髓功能丧失.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时间为2~8个月.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和脊柱稳定性重建,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见使用在脊柱结核治疗过程中的支撑物和固定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用胶闭合创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6例应用于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的病人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6例多种手术切口均能一期愈合,无须拆线,无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明确较传统缝线闭合伤口疤痕,无针眼疤痕。结论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是安全、实用、可靠、效果好的新材料。

  • 标签: 医用胶 手术创口 闭合伤 疤痕 临床报告 回顾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手术是近年来深受医学界重视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其具有无创伤、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随着这种新治疗方法的诞生,其麻醉方法的选择、用药及处理与常规手术麻醉有较大不同,特别是HIFU手术时间长,体位变化较多,病人术中易出现不合作现象,这要求其麻醉镇静要充分、合作评分满意。本文应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HIFU手术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 硬膜外阻滞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麻醉 镇静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颅动脉狭窄颅多普勒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0例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中风、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动脉狭窄情况。结果39例患者有动脉狭窄.患病卑为21.66%。检查动脉血管1640条,狭窄动脉92条,总的动脉狭窄率为5.60%。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颅动脉虹吸段。动脉狭窄率占总狭窄率的80%。明显高于椎一基动脉。老年高血压患者总狭窄率及单一狭窄高于非老年病人。狭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显明高于非狭窄病组。结论高血压颅动脉狭窄最常登生于大脑中动脉及颅动脉虹吸段,年龄、脂代谢紊乱是高血厦病人发生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鼻蝶窦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为临床蝶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10具已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重要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后壁的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及外侧腔5部分.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示鞍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结构;打开蝶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鞍隔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结论内窥镜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蝶鞍周围的解剖结构,可适用于鞍旁、鞍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 标签: 经蝶手术 内窥镜 解剖学 手术入路 鞍旁病变 鞍上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护理干预对减少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空白对照法,对照组60例病人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60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即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结果干预组穿刺点出血、血肿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5);干预组病人烦躁、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失眠等不适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P<0.005),干预组病人的卧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5)。结论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等护理干预对减少PTCA术后各种并发症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PTCA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髓核切吸(APLD)联合突出物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高突出物溶解率和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减轻单一疗法所致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77例行APLD后留置工作导管并推进到对侧纤维环下.另行穿刺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物,与对照组84例对比分析.对161例中的151例(治疗组73例,对照组78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结果两组均随访18.7个月.治疗组73例,优良率94.5%,突出物溶解率91.5%,患者恢复工作时间57d.对照组78例,优良率79.5%,突出物溶解率71.2%,患者恢复工作时间110d.结论突出物注射胶原酶是一项创新技术,将其与APLD联合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克服了单纯APLD的疗效不足和单纯胶原酶溶核术致疼痛和康复时间长等缺点.

  • 标签: 经皮髓核切吸 突出物溶解术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脊椎压缩性骨折行经椎体成型术(PVP)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我院12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接受了PVP术.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灌注剂在注射过程中的渗漏现象,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面色的变化,观察患者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h~2d疼痛缓解,术后3d~7d康复出院.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灌注剂渗漏,1例出现术中高血压.结论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较好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脊椎压缩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实行急诊PCI(≤12h)的患者30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分析其基础临床资料特征,即血压、血脂、冠脉病变特征、恶性心律失常及并发症等特点。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以男性为主(60%),多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后血脂水平大致正常;靶血管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右冠脉病变占43%,其次为左回旋支占33%;闭塞程度以完全闭塞为主,占57%。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13%左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临床特点可能不同于普通冠心病患者,如血脂水平、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血管成形术 临床特点
  • 简介:肝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治性切除、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PVTT)、肝功能等。PVTT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其发生率可高达50%~90%,常引起肝广泛转移或/和加重门静脉高压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2002-08/2004-10采用B超引导肝穿刺门静脉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PVTT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门静脉灌注 TNF 治疗 肝癌 门静脉癌栓
  • 简介:目的构建基于PC的穿刺椎间盘手术入路可视化模型.方法通过16排螺旋CT进行脊柱腰段和相邻动脉的三维重建了解其空间关系.将采集的脊柱腰段薄层断面数据分割后,导入3Dlancet可视化系统中,用该系统将分割后的脊柱腰段及其周围主要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和穿刺椎间盘手术入路可视化.结果脊柱腰段与血管CT三维重建影像显示腰动脉的走行、与椎间盘、上关节突的关系以及髂血管与L5~S1椎间盘的关系.脊柱腰段三维解剖模型和可视模型能够清晰显示脊柱腰段主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成功模拟显示后外侧入路和前入路虚拟路径及其相互间的三维空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基于PC的穿刺椎间盘手术入路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出该脊柱腰段主要结构的特点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可为穿刺椎间盘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 标签: 经皮 腰椎间盘 可视化 三维重建 断面解剖
  •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护理经验。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进行PCI,术后单纯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并按注射方法随机均分为传统方法(绷紧皮肤进针法)组和新方法(脐旁维持局部皮肤皱褶进针法)组,比较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新方法50例中有6例在脐周注射部位有小血瘀点.传统方法50例中有10例有3cm×5cm的大瘀血斑并有硬块,20例脐周注射部位有瘀点,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出血斑点。结论:新方法皮下注射LMWH皮下出血发生率比传统方法显著降低。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 护理进展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tometry(FCM))样品保存新方法,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30例,每例标本重约05~1g,均等分为两份,1份置70%乙醇直接固定,室温放置,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需积累保存,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 标签: 乙醇 实体瘤 FLOWCYTOMETRY Desoxyribonucleicacid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了1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纯钛带锁钢板固定术。方法:6~9.2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充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果:颈椎带锁钢板可使固定节段有牢固的稳定性,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固定材料质量轻、生物相容性良好、无磁性等优点。结论:颈椎带锁钢板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其它病变的治疗。

  • 标签: 颈椎骨折脱位 纯钛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颈椎带锁钢板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探讨95°角股骨髁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手术治疗途径及疗效。方法准确整复骨折后用2枚克氏针和辅助钢板维持,确定刃板(即髁钢板的短臂)击入点后固定95°股骨髁钢板,用1枚骨栓进一步加压固定双髁。结果对28例病人4个月~6年的术后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85.7%。结论该术式骨折对位准确,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理想术式与方法。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T型骨折 Y型骨折
  • 简介:目的报告应用AO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下肢股骨远侧骨折与胫骨近侧骨折的短期疗效,结合文献综述,介绍LISS的相关技术.方法5例男性,29~78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例,全髋关节翻修术股骨干远段骨质疏松性骨折1例,胫骨平台及上段骨折2例,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1例,分别应用股骨远侧LISS或胫骨近侧LISS行内固定治疗.结果3例实施微创固定,2例扩大切口处理合并损伤或植骨.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观察l~3月,4例膝关节屈伸范围达120°;1例为60°,术后2个月膝周围出现异位骨化.结论LISS对单处股骨远侧或胫骨近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固定治疗方法,也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股骨干远段骨折的治疗,但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或必须植骨者则需扩大切口,仍有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并发症出现.

  • 标签: AO微创内固定系统 下肢骨折 微创外科 内固定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