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术对于甲状腺结节病患血清FT3指标与FT4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5.07-2017.10时间段外科甲状腺结节病患中抽出86例进行手术研究。根据手术方法将病患划分成次全切组(43例)和腺叶切除组(43例),其中次全切组病患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而腺叶切除组病患采取腺叶切除术,研究2组手术状况、并发症、血清FT3指标与FT4指标情况。结果腺叶切除组病患手术状况、并发症、血清FT3指标与FT4指标情况改善均优于次全切组,2组数据相比较,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病患采取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总出现率低,值得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手术情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SARS、猪链、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及不断增多的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使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我们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要素;优化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实行标本负责制;以人为本,让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高效运转;密切联系临床,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好质量控制,提供最准确的检验结果和完善信息系统,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送达,7个方面就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工作满足了不断发展的临床诊治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检验人员在医务人员中的地位,达到了双赢效果。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膜在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应用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生物型组和自体膜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硬膜外总引流量。结果生物型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自体膜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膜组比较,生物型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外总引流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膜比较,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患者中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皮内素和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这80例患者进行干预,六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厄贝沙坦以及阿托伐他汀的方式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老年患者的ET、CysC水平。

  • 标签: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研究老瓜头生物总碱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与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MTT法检测老瓜头生物总碱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33258染色、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检测,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结果MTT检测显示老瓜头生物总碱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0.97、0.98、0.16mg·L^-1;选用浓度0.25、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经DNALadder检测出现阶梯状DNALadder,片段100~200bp,呈现细胞凋亡裂解;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后Rhodamine123染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示荧光降低,且随浓度增加,荧光降低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活性增强,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老瓜头生物总碱可抑制B16细胞增殖,诱导B16细胞凋亡,可通过增强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诱导凋亡。

  • 标签: 老瓜头生物总碱 凋亡 黑色素瘤B16细胞 小鼠
  • 简介: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案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致压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controllableantedisplacementandfusion,ACA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应用ACA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3~73岁,平均58.5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同时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评价。测量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术前责任节段Polvo比值,颈椎矢状位MRI上测量手术前后责任节段纤维性椎管的矢状径,颈椎横断面CT测量手术前后责任节段骨性椎管矢状径及术后椎体后缘开槽宽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5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术后出现吞咽不适感,2例术后早期出现单侧上肢无力。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N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早期颈椎曲度、术后颈椎的纤维性椎管及骨性椎管的矢状径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颈椎前路椎体致压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尤其是合并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狭窄 前路减压 椎体致压物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刺激疗法联合雌孕激素的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接受的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75)仅采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治疗,研究组(n=75)则采用生物刺激疗法联合雌孕激素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正常率(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30.67%);其总疗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67%);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刺激疗法联合雌孕激素的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生物刺激 雌孕激素 盆底康复治疗法 围绝经期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与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甲硝唑,观察组为乳杆菌活菌制剂,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好于治疗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甲硝唑,有利于阴道微生物微生态平衡和多样性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乳杆菌活菌制剂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物群
  • 简介: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足50只),分为传统组和VSD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清创、游离皮移植术治疗,其中VSD组采用VSD治疗,传统组根据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血清PCT、血浆FN、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PCT、FN和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VSD组的创面面积低于传统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14天后,VSD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缺损创面治疗9~28天后均愈合,但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VSD个体化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的降低血清PCT、升高血浆中FN及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的目的。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创面 降钙素原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背景:近年来我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也日渐上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家对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大力投入。目的目的:分析中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情况和SCI论文发表情况,探讨该领域的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NSFC资助的情况;基于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该领域SCI论文发表情况。结果结果: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申请代码:H06)获得NSFC资助项目共计1879项,其中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资助383项。按照材料组成和性质分类统计,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所获资助比例较大,分别占80.16%和15.40%;按照材料用途分类统计,骨修复材料的历年资助比例始终占居首位,8年资助总占比35.77%,其次是软骨修复材料,占17.75%。2010年起,我国科研机构在该领域发表SCI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排名稳居第二位,并于2016年首次攀升至第一名。NSFC资助该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也逐年攀升,并始终占据我国资助机构排名榜首,尤其是2013年以来,NSFC资助该领域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均超过中国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科学基金已成为该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支撑之一。结论结论:得益于NSFC对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经在国际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过于集中,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 运动系统 生物医用材料 SCI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测定PCT、IL-6、NT-proBNP、CTnI、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急诊脓毒症患者、普通感染患者、正常对照组PCT、IL-6、NT-proBNP、CTnI和D-D水平。结果急诊脓毒症患者血清PCT、IL-6、NT-proBNP、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普通感染患者血清PCT、NT-proBNP、CTnI和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均>0.05,仅血清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增高(P<0.05)。结论生物标志(PCT、IL-6、NT-proBNP、CTnI和D-D)是急诊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有价值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诊断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