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乳腺癌病理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钼靶X线分析,术后病理测定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脉管浸润(LVI)、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肿瘤增殖指标(Ki-67)、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情况,对钼靶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钼靶X线征象中肿块伴随钙化,肿块边缘模糊与高组织学分级相关;肿块伴随钙化,肿块边缘清晰与Ki-67阳性相关;单独钙化,肿块伴随钙化,大肿块(>5cm)与Her-2阳性相关;无影像征象与ER阳性、P53和LVI相关。结论乳腺癌部分钼靶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有相关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学预后因素 钼靶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将按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45),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作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45),就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t=17.166,P=0.000);②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42.22%低于对照组66.67%(χ2=5.421,P=0.020)。结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妊娠高血压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以及应用方法展开探讨。方法对两个助产专业班采用抽样法进行选取,然后对其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结果在学习成绩,知识掌握,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护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危重症案例教学 护生
  • 简介:摘要小组合作法是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小组合作考核,以此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考试成绩,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分组合理性、有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考核、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结合所在院校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以下阐述。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考核 高职护理 内科护理学 实训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管理学科新手段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我院选择于2017年5月开始在医院药学管理过程中实施管理学科新手段新方法(实验组),选择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2017年5月前实施常规药学管理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管理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管理方式之间对比的用药差错率、药学管理质量评分、医务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医院医院药学管理过程中实施管理学科新手段新方法的可行性较大,能显著提高药学管理的质量及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药学管理 管理学科 新手段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精神科的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品质和症状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分均提高(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品质,促进症状的好转。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与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方法,分析疗效与药理。方法将6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用药治疗组与联合用药治疗组,每组患者34例。常规用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用药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麝香保心丸与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结果和常规用药治疗组相比,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医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一步予以麝香保心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显着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美托洛尔缓释片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护理价值,为临床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本科室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并对比其护理价值。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等积极心理评分、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四维障碍等精神病症状评分、社会功能和自尊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症状评分的改善,并大幅度改善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新型医疗模式的转变,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被愈来愈多地重视。如何应用医学伦理学观念,更好地顺应这一转变,对临床医护人员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起医学伦理学事件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对该问题的重视,以培养更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提高分析、解决医学伦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临床护理 三查七对 医学伦理学
  • 简介:摘要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公布,标志着科学家对人类大脑机能及疾病治疗的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日后的学习研究大有裨益。

  • 标签: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研究方法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SRHMS、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病性症状,使自身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重症患者在护理措施中使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160例急诊重症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APACHEⅡ评分护理,另8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5%)显著比对照组(91.25%)高(χ2=5.921,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从而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护理满意度较高,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急诊重症 急性生理学 慢性健康状况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病理学特征及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对其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波形蛋白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34、CD117未表达,CD35、S-100蛋白、CD68、HLA-DR、EMA为部分表达。EB病毒检测有7例为阴性。结论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对其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研究有助于鉴别诊断腹腔内其他类型的细胞肿瘤,发生于肝脏的呈炎性假瘤样形态的非典型患者,容易发生误诊。腹腔内非肝脏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

  • 标签: EB病毒 树突细胞 滤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牛磺酸抑制高脂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选取3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在按照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家兔饲养饲料,模型组给予2%的蛋氨酸高脂饲料并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1%的牛磺酸。在研究期间取血化验相关指标、研究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干预组Hcy等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而甘油三酯(TG)等指标明显降低;干预组的粥样斑块面积等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牛磺酸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增生及抗氧化应激等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牛磺酸 高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患者冠状动脉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例SLE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绝经期前女性SLE患者中ACS发病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累及冠状动脉的最主要原因,ACS是病程长的SLE患者的重要合并症。结论SLE患者存在早发ACS,冠状动脉病((CAD)的发生可能与较长的病程及长期应用激素有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使用椎旁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联合药物以及心理学综合疗法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椎旁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联合药物治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使用心理学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00%和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并联合药物以及心理学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联合药物 心理学综合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些年来胆囊疾病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06年、2008年、2010年(以下简称06年、08年、10年)腹部外科全部送检手术标本病理学资料,以年为单位分为三组,分别列表比较三组腹部外科疾病、胆囊疾病构成百分比变化,并验证它们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06年与08年、06年与10年、08年与10年组腹部外科疾病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2)06年与08年、06年与10年组胆囊疾病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而08年与10年组比较则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胆囊疾病在腹部外科疾病中所占比例急剧上升应引起重视。(2)目前胆囊疾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单纯性胆囊炎明显下降,胆囊结石、胆固性息肉明显上升。(3)胆固醇代谢异常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胆囊疾病 病理学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