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英文口腔医学专业期刊InternationalJotcrnalofOralScience(IJOS,《国际口腔科学》)与自然出版集团(NaturePublishingGroup)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为Nature系列合作期刊。这也是我国口腔医学界与Nature首次合作出版学术期刊。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出版集团 合作协议 学术期刊 国家重点实验室 界首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CAG)在临床普遍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局部包扎方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仍有出血、疼痛、麻木、肿胀及紫绀等局部并发症[2]。临床观察到,随着局部加压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下降,出现恐惧、烦躁、焦虑,频繁呼叫医护人员,甚至影响进食及休息。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压迫止血方法,我科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止血器气囊首次减压时间,对伤口止血情况及局部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压迫型止血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心理护理对首次血透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选取我院40例首次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首次血透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首次血透 焦虑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缩短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600 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00 ),一组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展开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首次透析时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并分析未使用内瘘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行MHD的所有患者,调查首次透析时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分为内瘘组和深静脉导管组。比较2组临床各项指标,分析未使用内瘘的原因。结果研究期内开始MHD治疗的患者共160例,内瘘组32例,深静脉导管组128例。深静脉导管组患者在年龄、首次透析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行急诊透析比例、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专科随诊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不同于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透析未使用内瘘的主要原因有,在肾脏专科随诊但未及时建立血管通路占30.5%,非专科随诊患者占30.O%;多年前知道有。肾脏受损但是一直未复查造成诊治延误占16.4%;在CKD3~4期基础上急性加重占15%。导致CKD3-4期急性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结论绝大部分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深静脉导管,未使用内瘘的原因有多种,这些因素大部分为可调节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内瘘 深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针对首次住院患者遵医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差的特点在入院、症状控制期、出院前期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并在2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促进健康,减少复发的目标。

  • 标签: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首次住院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10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诊断的未成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15例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在15例未成年患者CT表现,8例肺部阴性,为轻型患者,发病年龄4~11岁[(6.5±2.3)岁];7例表现异常,为普通型患者,发病年龄7~17岁[(11.9±3.0)岁]。胸部CT异常表现中,仅为支气管壁局部增厚2例,单侧肺病变1例,双侧肺病变4例;表现为11个病灶,其中磨玻璃及稍高密度小结节影6个,斑片磨玻璃影5个,伴少许实变2个;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两肺下叶共7个),非胸膜下1个;伴有局部细支气管增厚3例;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未成年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发病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质复杂度的异常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使用Philip 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77例首次发病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8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高分辨率3D脑结构图像,采用基于SPM12的计算解剖学工具包计算分形维度(fractal dimension,FD)值表征皮质形态复杂度,2组间FD值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偏相关分析对患者组FD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上额叶皮质复杂度下降(MNI:x=-5,y=22,z=58,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经family-wise error校正后P<0.05)。女性患者左侧上额叶皮质复杂度与PANSS总分(r=-0.357,P=0.028)、阴性症状分(r=-0.373,P=0.021)呈负相关,男性患者皮质复杂度与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结论首次发病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上额叶皮质复杂度下降,女性患者阴性症状与皮质复杂度下降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早期神经发育异常,进一步支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神经发育假说 皮质复杂度 分型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为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其尿潴留及首次下床活动情况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50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护理组包含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与参考组相比,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短,排尿成功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尿潴留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首次住院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张15锻炼依从性13影响。方法将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的176例患者按照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放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治疗组在放疗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行为护理,持续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放疗,治疗组的张口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张口锻炼信念、意愿及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护理在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张口受限情况,提高张口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行为护理 鼻咽癌 张口锻炼 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喉科疾病病人行气管造口术后小剂量气道湿化的实际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105例喉科疾病首次行气管造口术病人湿化的实际自身感觉和需求。[结果]病人认为舒适的间隙性滴入式湿化时间为49.18min±21.75min,气管造口开放时间与自感湿化间隔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间隙性滴入式湿化方式,因其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仪器设备辅助,病人及家属能参与其中,提高了病人出院后的气道自我护理能力等特点,仍是临床上喉科疾病常用的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湿化法。护理人员通过调整湿化间隔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湿化的效果。

  • 标签: 喉部疾病 气管造口 小剂量装湿化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对在我院精神科首次住院的101例精神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新型抗抑郁药,用药种类分散,联合用药比例较高。结论:我院治疗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趋于新型化、个体化,建议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强药物浓度监测。

  • 标签: 首次住院 精神病 精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对患者出院时两组BPRS总分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依从性更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在临床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首次住院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40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7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HAMA、HAMD评分低,P<0.05。结论: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不良心理,值得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首次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在首次溶栓前未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首次溶栓前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预后。   结果:观察组溶栓7 d、溶栓90 d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有助于促进溶栓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首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模式在Ⅲ~Ⅳ度痔疮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运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Ⅲ~Ⅳ度痔疮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前瞻性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2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Ⅲ~Ⅳ度痔疮患者术后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地缩短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模式 痔疮 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液净化中心采用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模式对护理执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92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模式),各46例,比较对护理执行力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 采用负责制管理模式对初次透析病人进行干预,能迅速地改善病人的疗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护理实用价值。

  • 标签: 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模式 血液净化 护理执行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