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翼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间治疗的32例翼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6例行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16例行单纯翼胬肉切除术,术后3个月行BUT、SIt与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并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BUT、SIt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提高,实验组BUT、SIt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结膜杯细胞增多,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差值为(7.2±2.0)个、(14.7±3.5)个,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胬肉切除对眼表损伤有修复作用,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较好。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眼表修复 眼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岛皮瓣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60例,全部患者均行带蒂岛皮瓣术,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痛感明显减轻,痛感无法忍受和剧烈疼痛级别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手外伤带蒂岛皮瓣术后患者的疼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

  • 标签: 手外伤 护理 疼痛 皮瓣术
  • 简介:目的对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皮瓣的血管蒂改良为筋膜血管蒂;皮瓣与扩张术相结合;采用带尺骨瓣的复合组织瓣转移.结果20块皮瓣及3块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前臂背侧皮瓣供区均免予植皮而直接缝合;15例患者得到平均15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好,感觉恢复满意;综合评定手功能,平均失能值18%;3例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功能评价为:优1例,良2例.结论如上改进增加了皮瓣静脉回流,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保全了前臂的美观;扩大了该皮瓣的应用范围.

  • 标签: 骨间背侧动脉 岛状皮瓣 复合组织瓣 皮肤扩张术 手外伤 手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热蒸发Zn与醋酸锌(ZAc)混合物,在650℃,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了四针氧化锌(T-ZnO)纳米材料,通过调节Ar与O2气流量,在不同条件下能得到不同形貌的T-ZnO纳米结构。HR-TEM研究显示T-ZnO纳米结构的每个针体沿[0001]方向生长。探讨了T-ZnO的生长机理,其生长过程中存在自催化的过程,ZAc的存在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

  • 标签: 四针状氧化锌(T-ZnO) 醋酸锌(ZAc) 制备 生长机理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单孔腹腔镜鞘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应用单孔腹腔镜鞘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46例,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儿疗效满意,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8±5)min,术后1~2d出院,未见明显手术瘢痕,均治愈.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儿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鞘突高位结扎+积液抽出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缩短住院天数,易操作,并发症少,所需器械简单.

  • 标签: 腹腔镜 外科手术 睾丸鞘膜积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发性海绵血管瘤手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指导切除癫痫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于我院的有癫痫病史的单发性海绵血管瘤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手术切除病灶后皮层脑电图中的尖波明显减少或消失,其中38例患者在切除血管瘤后皮层脑电破中的尖波消失,19例患者在切除海绵血管瘤之后皮层脑电图中的尖波有所减少,扩大切除范围对周围组织进行切除,并反复监测切除后,尖波明显减少,3例患者在切除海绵血管瘤及致痫灶,并通过皮层脑电图反复检测反复切除后仍有慢波残留。术后5个月至1年内通过对本组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走访调查,其中Ⅰ级患者38例,占63.33%,Ⅱ级患者13例,占21.67%,Ⅲ患者7例,占11.67%,Ⅳ患者2例,占3.33%,总有效率为85%。结论皮层脑电图监测在应对海绵血管瘤并伴有癫痫病的手术过程中,能有效的定位病灶的范围,指导手术切除癫痫病灶,术后癫痫的发作率明显下降,对控制术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 皮层脑电图 癫痫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100例来到本院眼科进行翼胬肉手术的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翼胬肉手术后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帮助患者恢复,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角膜愈合情况和刺激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时候,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足[足母]趾在足部具有附着、防止滑跌、负重、辅助足的推进、弹跳、背伸、跖屈及内翻、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等重要作用。修复[足母]趾创面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在手足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95~2007年我科采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皮瓣修复足[足母]趾创面17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足母]趾 第1跖背动脉 创面 护理 第一跖背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点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4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成传统剥脱术组(n=23例)和微创点剥脱术组(n=24例),完成治疗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微创点剥脱术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传统剥脱术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4.78%(P<0.05)。结论微创点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点状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乙窦后路开颅手术中的肌肉分层解剖和保留骨瓣操作,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脑肿瘤的患者50例,以所行的不同术法分组行传统开颅术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肌肉分层解剖、保留骨瓣的乙窦后入路开颅术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治疗状况。结果就术后并发症而言,对照组逊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肌肉分层解剖加保留骨瓣的乙窦后路手术更具生理解剖优势,术中视野暴露充分,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

  • 标签: 脑肿瘤 肌肉分层解剖 乙状窦 后路手术 保留骨瓣
  • 简介:我院于2000年5月~2004年3月,应用以第2跖背动脉为轴的微型岛皮瓣修复足部趾蹼缺损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科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3~56岁.受区创面:左侧1、2趾间及3、4趾间趾蹼各1例,右侧1、2趾间趾蹼2例,2、3趾间及3、4趾趾蹼各1例.供区:均为以第2跖背动脉为轴的微型逆行足背岛皮瓣.6例均为足部趾蹼良性肿物患者(肿物较大,冷冻等疗法不宜者),其中2例先行激光治疗后局部皮肤坏死缺损.皮瓣面积1.0cm×1.5cm~2.5cm×3.0cm.

  • 标签: 第2跖背 动脉微型 岛状皮瓣 手术修复 足部趾蹼缺损 足趾活动
  •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环乳晕切口与放射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女性纤维瘤患者 7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38 例。研究组采用 环乳晕切口,对照组采用 放射切口。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2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为 97.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 满意度较 高,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疗效
  • 简介:2000年5月-2007年1月,我科应用小腿部4种带蒂逆行岛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8~65岁,平均36.5岁。创面近自足背踩前,远至近趾间关节。面积3cm×5cm~20cm×10cm。皮瓣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0例,外踩上皮瓣1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小腿内侧皮瓣7例。皮瓣切取面积5cm×7cm~22cm×12cm,吻合皮神经重建感觉30例。

  • 标签: 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小腿部 带蒂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点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 治疗效果 。 方法:以 随机数表分组法 将我院 普外科 接收 的 47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分成 传统剥脱术 组( n= 23 例 )和 微创点剥脱术 组 ( n= 24 例 ), 完成治疗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微创点剥脱术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8.33% 显著低于传统剥脱术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34.78% ( P < 0.05)。 结论:微创点剥脱术 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点状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机制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见效较慢。树突细胞是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多种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均发挥了作用。经查阅大量文献,本文结合近年来血液学专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与树突细胞的关系做以下综述。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紊乱 树突状细胞 新靶点
  • 简介:目的评价包膜外剥离术治疗肝海绵血管瘤的方法。方法对4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肝海绵血管瘤患者实施了手术,其中包膜外剥离术26例,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7例,开腹肝叶切除术15例。结果实施包膜外剥离术的26例患者肝海绵血管瘤均被完整剥除,手术平均出血2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9%(7/26),右侧胸腔积液4例,肝内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包膜外剥离术是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瘤 海绵状 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