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癌预后欠佳,以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全身综合治疗是改善胰腺癌术后预后的关键,也是延长晚期胰腺癌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胰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异质性等原因,目前的全身综合治疗方案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基于精准医学的个体化胰腺诊疗模式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的应用,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成为可能。本文将在回顾胰腺癌PDX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对PDX模型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胰腺肿瘤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精准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整合膜蛋白22(SMIM22)基因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至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的20例前列腺组织样本,其中PCa 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0例。采用t检验分析癌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GEO PCa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中PCa组织样本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样本SMIM22 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MIM2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SMIM22表达水平与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关系研究。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PCa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SMIM22表达水平分别为(75.5±3.7)和(2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GSE35988数据集中PCa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SMIM22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28)和(-0.0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标本经RT-qPCR检测发现PCa组织中SMIM22 miRNA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MIM22是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HR=0.502, 95%CI: 0.297~0.848, P=0.010)。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MIM22是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HR=0.573, 95%CI:0.338~0.970, P=0.038),而且其预测作用独立于Gleason评分和病理T分期。结论SMIM22在PCa组织中高表达,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PCa组织中SMIM22表达水平可作为术后生化复发的辅助指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小整合膜蛋白22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浸润性膀胱癌(IBC)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及对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93例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切除的IB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于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B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BCL-2基因相的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IBC患者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复发情况IBC患者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CL-2对IBC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IBC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的IBC患者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分级的IBC患者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IBC患者癌组织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复发IBC患者(P<0.05);BCL-2预测IBC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887~0.994),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6.5 %,准确度为89.9%。结论IBC组织中BCL-2呈高表达状态,BCL-2表达与IBC患者肿瘤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预后相关,BCL-2对IBC复发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指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16例(16指)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37岁。挤压伤6例,绞伤6例,电锯伤及切割伤4例。拇指单纯掌侧软组织缺损7例,掌侧合并侧方软组织缺损6例,指背缺损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0~7.0 h,平均4.0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3.3 cm×1.8 cm~6.0 cm×2.8 cm。采用大小为3.6 cm×2.1 cm~7.0 cm×3.2 cm的同指指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同时将皮瓣携带的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与创面内的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供区1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残留小面积创面行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观察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对比伤指与健侧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总活动度(TAM)及虎口角。结果术后1例皮瓣表面出现水泡,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15例皮瓣顺利成活。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相近,耐磨、耐寒冷。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8~13 mm。伤指TAM为138°±3.9°、健侧为140°±3.4°,伤侧虎口角度为95°±10.3°、健侧为96°±9.2°,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61、1.732, P值均>0.05)。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结论同指背侧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可逆行修复拇指多个部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满意,供区损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拇指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桡神经浅支 指背动脉穿支皮瓣
  • 作者: 何代玉 李双齐 王大勇 刘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 1634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蛋白和CD14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学确诊的11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其中90例甲状腺癌组织、27例甲状腺瘤组织,另外选择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OX2蛋白和CD147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两者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0%(1/20)、33.33%(9/27)和62.22%(56/9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0、21.461、5.507,P<0.05);COX2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6.328、5.424、4.0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0%(2/20)、37.04%(10/27)和71.11%(64/9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4、25.463、4.417,P<0.05);CD147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和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6.110、6.402、5.945、4.7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蛋白和CD147蛋白过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OX2和CD147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癌转移潜能和预后。

  • 标签: 环氧合酶2 甲状腺癌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年轻女性,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后2个月的恢复期出现肝功能损害,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明显升高,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细胞胞浆抗体(SLA)持续阳性,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升高,肝活检提示肝小叶和界板炎症,激素治疗有效,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根据病程先后,发病机制,考虑HNL诱发AIH。

  • 标签: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肝炎,自身免疫性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内外实验中探讨中药组合物夏丹芪(冬虫夏草、丹参、黄芪)对小鼠氡暴露肺组织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建立氡暴露小鼠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氡暴露组和夏丹芪干预氡暴露组,每组6只。HE和Masson染色观察120 WLM时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α-SMA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同时,利用生态氡室构建氡暴露细胞模型和氡暴露+夏丹芪干预细胞模型,粘附试剂盒检测不同组细胞粘附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确定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氡暴露组相比,2 mg/g夏丹芪干预可使氡暴露小鼠肺组织MDA浓度降低(t=4.43,P<0.05), SOD活性升高(t=3.22,P<0.05);肺组织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t=3.08、7.57,P<0.05)。在体外实验中,与单纯氡暴露组相比,150和200 μg/ml夏丹芪干预后氡暴露细胞迁移能力下降(t=4.78、13.01,P<0.05),细胞粘附性能增强(t=3.41、12.55,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t=2.96、19.57,P<0.05),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21.00、33.32,P<0.05)。结论中药组合物夏丹芪可通过降低辐射诱发的氧化应激、减弱氡暴露诱发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和纤维化,对氡暴露损伤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有望成为氡损伤的辐射防护剂。

  • 标签: 氡暴露 中药组合物 支气管上皮细胞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nt5a与Yes相关蛋白(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相应癌旁无瘤组织中Wnt5a与YAP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Wnt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癌旁无瘤组织(64.8%比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49,P<0.05)。Wnt5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9.126、9.414,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及多灶性无明显相关(χ2=2.684、1.304、1.336、0.237,P>0.05)。YA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癌旁无瘤组织(71.3%比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0,P<0.05)。YAP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610、4.751、7.342,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多灶性无明显相关(χ2=0.447、0.226、0.268,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Wnt5a与YAP均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Wnt5a与YAP的异常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微小RNA(miR)-130a-3p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组、miR-130a-3p组(心肌注射miR-130a-3p mimics)和阴性对照组(心肌注射miR-130a-3p mimics阴性对照),每组15只。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长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心肌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miR-130a-3p、NOD样受体家族3炎症小体(NLRP3)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NLRP3的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MI组miR-130a-3p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t=4.365,P<0.05)。miR-130a-3p组大鼠LVDs和LVDd低于MI组(t=4.475、5.172、P<0.05),FS和LVEF高于MI组(t=3.679、5.442,P<0.05)。miR-130a-3p组血清TnT、TnI、CK-MB、NT-proBNP、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MI组(t=4.265、5.382、3.976、4.436、7.246、4.854,P<0.05)。Sham、MI、阴性对照组和miR-130a-3p组凋亡指数依次为(5.14±0.62)%、(34.54±4.37)%、(35.27±4.55)%和(18.76±2.48)%,miR-130a-3p组凋亡指数低于MI组(t=4.356,P<0.05)。miR-130a-3p组NLRP3 mRNA和bax蛋白、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MI组(t=6.296、11.356、8.235,P<0.05),bcl-2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高于MI组(t=8.876,P<0.05)。结论miR-130a-3p在MI大鼠心肌组织中呈低表达,上调miR-130a-3p表达可以减轻MI大鼠心肌炎症和细胞凋亡。

  • 标签: 微小RNA 心肌梗死 炎症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腹膜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潜江市中心医院2020年8月收治的1例原发腹膜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示右腹膜后团状软组织肿块影,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提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Vimentin、Desmin、CD68、CD99均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EWSR1基因断裂重排,确诊为原发腹膜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密切随访至截稿日,患者未诉不适。结论原发腹膜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其生物学行为多呈惰性,局部复发率较远处转移率高,局部手术广泛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资料。术中根据缺损创面大小设计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骨间后动脉穿支与指固有动脉、指总动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随访皮瓣修复效果、手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3~61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7例,机器绞伤11例,烧烫伤3例;缺损部位:掌侧共8例,背侧共13例,缺损范围为1.5 cm×2.0 cm~3.0 cm×9.0 cm,伴有肌腱及骨外露,皮瓣大小为2.0 cm×2.0 cm~3.5 cm×9.0 cm,其中携带肌腱重建手指伸指功能1例,携带神经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2例,分叶皮瓣游离移植4例,余14例均为单叶游离皮瓣。术后皮瓣均未发生动静脉危象,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未出现血运障碍。随访6~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手部功能活动无受限,携带神经移植者皮瓣两点辨距觉10~12 mm,前臂供区无严重并发症,遗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应用灵活,可以游离分叶移植同时修复邻近2个小创面,可以携带皮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该皮瓣是修复手部小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 标签: 手损伤 穿支皮瓣 骨间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的20例糖尿病伴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0~65岁,平均51岁。术前下肢动脉超声及CTA证实胫前、胫后动脉通畅无闭塞。病灶清除后骨缺损长4~9 cm,软组织缺损范围3 cm ×6 cm~7 cm ×10 cm,分别填塞抗生素骨水泥。7~10 d后取出骨水泥,新的骨水泥仅填塞骨缺损部位,同时行带蒂肌皮瓣修复创面,间隔8~12(平均9)周行Masquelet技术第二阶段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创面和骨缺损愈合以及并发症情况。至术后12个月,皮瓣愈合和外观按张浩等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按Johner-Wruhs标准评价,症状消失无复发者视为治疗成功。结果均获13~28(平均20)个月随访。骨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9个月。肌皮瓣均成活,创面延期愈合2例,I期愈合18例;皮瓣形态9例接近正常,11例臃肿;皮瓣感觉17例部分存在,3例无感觉;皮瓣温度7例正常,13例稍低;供区瘢痕14例为轻,6例明显;所有患者疗效均为满意。2例术后感染复发。术后12个月,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感染控制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为90%(18/20)。结论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符合适应证的糖尿病患者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短中期效果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肌皮瓣 Masquelet技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以及鼠双微体基因2(MDM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和长治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3月病理确诊的99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PLK1蛋白以及MDM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LK1蛋白和MDM2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PLK1蛋白表达率为79.80%(79/99)、对应癌旁组织PLK1蛋白表达率为12.12%(12/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83,P<0.01),胃癌组织MDM2蛋白表达率为66.67%(66/99)、对应癌旁组织MDM2蛋白表达率为26.26%(26/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86,P<0.01)。PLK1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5.602、6.550,P<0.05);MDM2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5.263、9.949、4.583,P<0.05)。结论PLK1蛋白和MDM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胃癌恶性增殖及转移,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和预后。

  • 标签: Polo样激酶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胃癌 鼠双微体基因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FE3重排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软组织TFE3重排的EHE共2例,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TFE3基因断裂重排及WWTR1-CAMAT1基因融合情况,二代测序检测其融合转录本。结果患者2例,例1男,51岁,右颞部肿瘤;例2女,42岁,右颈部肿瘤。临床表现均为肿块无痛性进行性增大。大体检查,例1呈结节状生长,边界不清,切面灰红;例2在静脉壁内生长,切面淡褐色。镜下,2例均为中等细胞密度,胞质丰富嗜酸,似泡沫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核轻至中度多形性。大多数肿瘤细胞呈实性或腺泡状排列,但例1中观察到腔内乳头状生长方式,例2中观察到血管吻合沟通区域和髓外造血现象。免疫组织化学上,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2/2)、CD34(2/2)、ERG(2/2)和TFE3(2/2)。FISH示TFE3基因断裂(2/2),未见WWTR1-CAMAT1基因融合(0/2)。二代测序示例2出现YAP1(exon1)-TFE3(exon6)融合。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59个月,例1术后22个月复发,目前带瘤生存,例2未复发。结论TFE3重排的EHE是一种少见的分子亚型,有特殊的形态学表现,但也可能有少见的形态学谱系;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辅助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血管内皮瘤,上皮样 基因重排 病理学,分子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9(SLC6A9)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因芯片组织(TMA)80例标本的SLC6A9表达,分析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498例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SLC6A9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运用生存曲线研究TCGA和Taylor数据库中SLC6A9表达与前列腺癌无转移生化复发的关系,利用COX回归模型探讨SLC6A9能否作为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TMA中SLC6A9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无相关(χ2=0.231、0.000、0.739,P>0.05);SLC6A9在前列腺癌组织和非癌性组织的高表达率分别为90.00%(45/50)、66.67%(20/30),两者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1,P<0.05)。TCGA数据库中,SLC6A9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相关(χ2=1.658,P>0.05),与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远处转移及生化复发明显相关(χ2=10.730、6.620、5.840、6.941,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6A9低表达组的前列腺癌无转移生化复发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C6A9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2.089、1.735,P均<0.05)。结论SLC6A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提示预后差,并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可作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癌 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9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iR-3074-5p及其靶基因p27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iR-3074-5p/p27分子途径在子痫前期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16例)和相同孕周非子痫前期的剖宫产产妇(对照组,9例)的胎盘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miR-3074-5p以及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验证miR-3074-5p对p27 mRNA的靶向抑制作用;通过RNA干扰技术,敲低人绒毛外滋养细胞系HTR-8/SVneo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p27表达下调对细胞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3074-5p(P=0.034)与CCND1蛋白的表达量都显著下调(P=0.031),而p27蛋白的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10);IHC结果显示,p27和CCND1蛋白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层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结果证实,miR-3074-5p能与p27 mRNA的3’UTR序列结合而抑制其表达;敲低HTR-8/SVneo细胞中p27的表达水平后,细胞的增殖(P=0.014)和侵袭(P=0.045)活性都显著增强。结论miR-3074-5p可能通过直接靶向抑制p27的表达而参与调控人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生理活性,进而影响胎盘发育及功能;胎盘组织中miR-3074-5p的异常低表达可能通过诱导p27的表达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

  • 标签: miR-3074-5p p27 子痫前期 胎盘 滋养层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缺损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建立该术式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路径。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们收治的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围手术期行不同的干预策略。ERAS组实施全面系统的ERAS围手术期处理策略,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pO2)、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的变化情况,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组间比较,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切皮、手术进行30 min、1 h、2 h、术毕)NT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ERAS组术后4、8、12、24 h的VAS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内,ERAS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电子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理念在足部游离组织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采取程序化的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满意度。

  • 标签: 组织移植 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区域麻醉 目标导向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24在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65例肝癌肝移植受者及同期入院的41例良性肝病肝移植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者术前外周血CD24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灶及癌旁组织CD24表达。绘制不同CD24表达受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CD24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受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CD24水平(6.51±2.33) μg/L显著高于良性肝病肝移植受者(4.10±0.91) μg/L(P<0.001),癌组织中CD24阳性率为87.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6%,P<0.05),且外周血CD24水平与肿瘤组织CD24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70,P<0.001)。CD24表达(外周血和癌组织)与受者术前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最大肿瘤直径、有无微血管侵犯、门静脉癌栓、肉眼脉管癌栓及卫星灶显著相关(P<0.05)。超米兰标准、超UCSF标准的受者外周血和癌组织CD24表达程度较符合标准的受者更高(P<0.005)。CD24高表达受者的总体生存(OS)率预后和无复发生存(RFS)率预后明显劣于CD24低表达受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癌组织CD24表达强度[OS:HR=3.661(1.005~13.333)],P=0.049;RFS:HR=4.331[(1.887~9.942),P=0.001]和受者术前AFP水平[OS:HR=4.900(1.590~15.097)],P=0.006;RFS:HR=3.414[(1.614~7.221),P=0.001]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CD24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癌组织中CD24表达情况。癌组织中CD24表达强度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肝癌 CD24
  • 简介:摘要闭合性软组织脱套伤是一种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与深筋膜分离诱发的肿胀、瘀斑甚至坏死的软组织损伤,创伤程度重、早期隐匿性高、病程治愈缓慢,目前公认的治疗措施为Ⅰ期负压封闭引流(VSD)清创、Ⅱ期植皮。在护理过程中存在患者创伤严重、手术次数多、植皮与取皮次数多、留置VSD引流管数量多等问题,护理难度大。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高能量损伤所致闭合性软组织脱套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清单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过程 脱套伤
  • 简介:摘要常规的观察血运的方法不足以在早期发现血管危象,进而影响移再植手术的成功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IRT)通过直观呈现人体表面温度数值及温度热像图,达到监测移再植组织微循环状况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IRT亦逐渐走向成熟与变革。本文就智能手机红外线热成像系统(SBTI)监测移再植组织微循环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智能手机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 微循环监测 断指再植 组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