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全内窥镜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优缺点,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改良Macnab评分和JOA腰痛疗效评分,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改良Macnab优良率及JOA腰痛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治疗效果,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完全取决于患者的椎间盘的突出类型。只要手术方式选择得当,二者相互补充,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隙 侧后路技术 内窥镜
  • 简介:目的总结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腔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间5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腔出血患者接受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救治的该类患者作为对照。对比两组血性脑脊液的清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性脑脊液的清除时间为8.13±1.25d,对照组为9.37±1.49d(P〈0.05);研究组脑梗死、脑积水、癫痫发生率分别为0、1.82%、3.64%。对照组分别为9.09%、12.73%、14.55%(P〈0.05);研究组患者GOS评定良好率为52.73%,对照组为25.45%(P〈0.01);研究组疗效GOS评定重残率、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4.55%、1.82%、0,对照组分别为30.91%、14.55%、7.27%(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腔出血可加快血性脑脊液的清除,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预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 重型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椎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腔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4例外伤性蛛网膜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椎外引流治疗,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结果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全麻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0.3~2021.3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施以全麻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和疼痛情况对比,并了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患者手术后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均改善明显(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全身麻醉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路腰椎手术期间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所取效果。方法:纳选对象选择本院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择期采取后路腰椎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组患者共计60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采取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后者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比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生理应激指标。结果:术后不同节点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2.33%、23.33%,其中观察组较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呈现为P<0.05。术后1h,对照组、观察组生理应激反应各项指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h,观察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呈现为P<0.05。结论:后路腰椎手术期间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具有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刺 阿是穴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后路腰椎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O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TL AOSIS)和胸腰椎骨折损伤分类和严重程度评分系统(TLICS)在指导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5例具有完整术前影像学资料的胸腰椎损伤患者资料。男34例,女21例:年龄21~55岁,平均37.5岁;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分为无神经功能损伤者(31例)和神经功能损伤者(24例)。用TL AOSIS和TLICS分别对所有患者和有、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并给出是否手术的建议。结果55例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保守治疗分别为19、25例,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12、13例,手术治疗分别为24、17例;两种评分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建议具有一致性(P=0.358)。31例无神经损伤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保守治疗分别为19、25例,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6、0例,手术治疗分别为6、6例;TLICS建议更多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4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6、13例,手术治疗分别为18、11例;TL AOSIS建议更多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TL AOSIS、TLICS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建议具有一致性;但对于完全爆裂性骨折或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TL AOSIS比TLICS建议更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分型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单一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手术操作复杂性、并发症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腰椎单一节段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影像、手术及临床资料。按行PLIF或TLIF手术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及半年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共有78例患者具有完整资料。其中TLIF组30例,PLIF组48例。2组患者年龄、发病节段、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分别为114±28min、134±48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56±42ml、236±58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48±28ml、212±36ml,手术并发症在TLIF组明显少于PLIF组。术后1周2组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术后半年2组3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TLIF手术相对于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早期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TLIF手术可以作为腰椎融合术的常规选择术式。

  • 标签: 后正中入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中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加用推拿、牵引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腰椎功能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意义( P<0.05)。结论: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锚式腰椎侧方椎体间融合术(self anchored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至12月采用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59.6±11.3)岁(范围49~77岁)。诊断包括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17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8例、退变性滑脱8例、退变性侧凸5例、融合术后翻修3例,其中5例伴骨质疏松;责任节段包括L2, 3 2例、L3, 4 11例、L4, 5 20例、L2~L4 3例、L3~L5 5例。手术采用侧卧位,取椎间隙中点斜向腹侧6 cm小切口,经腹膜外入路显露腰大肌前缘,向背侧牵开腰大肌,切除椎间盘及处理椎间隙,试模撑开,经同切口取髂骨填充融合器,正侧方植入融合器,以融合器远侧和近侧嵌片锚定融合器与相邻椎体。术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融合器位置、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结果手术时间(79.0±19.5)min(范围60~100 min);术中出血量(38.0±28.2)ml(范围15~70 ml)。术后随访(10.6±4.6)个月(范围4~15个月)。41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2.1)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1.9±1.2)分、末次随访时(1.6±1.1)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8,P=0.00);末次随访时VAS改善率为73.9%±16.4%,各病因组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 ,P=0.97)。ODI由术前47.8%±15.1%降低至术后3个月14.6%±10.5%、末次随访时11.0%±7.3%,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9 ,P=0.00);末次随访时ODI改善率为75.8%±16.9%,各病因组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P=0.99 )。腰椎X线片示脊柱序列明显恢复,融合器无移位或脱位。7例出现融合器下沉2~3 mm,除1例肥胖患者一过性腰痛外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6.4°±10.2°恢复至48.0°±10.7°,椎间隙高度由术前(8.3±2.5)mm恢复至(11.3±3.3)mm, 8例腰椎滑脱患者滑脱率由术前19.7%±4.4%减少至9.3%±5.3%,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增加单纯LLIF的即刻稳定性,避免后路内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MRI或CT确诊)分组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发病部位和病因按数字表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腰椎牵引常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疼痛评测、治愈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JOA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腰椎牵引与红外线照射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疗效增加,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康复护理 红外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腰椎牵引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7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63/75)(χ2=5.2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VAS评分及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1个月(1.8±0.8)分、治疗后2个月(1.5±0.6)分、治疗后3个月(1.1±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8±1.3)分、治疗后2个月(2.2±1.6)分、治疗后3个月(2.1±1.2)分](t=16.391、16.125、16.935,均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金属基质蛋白酶3分别为(0.80±0.27)μg/L、(0.12±0.02)μg/L、(21.12±7.81)ng/L,对照组分别为(1.35±0.24)μg/L、(0.12±0.02)μg/L、(30.35±7.25)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2、9.531、7.863,均P<0.05);观察组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直腿抬高角度分别为(4.8±3.6)、(76.1±10.8)°,对照组分别为(9.6±3.1)、(53.3±10.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48、19.543,均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肢体功能水平,改善应激反应水平。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针刺疗法 灸法 推拿,脊柱 牵引术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金属基质蛋白酶-3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方法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器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 标签: RF系统 椎间融合器 腰椎峡部崩裂 腰椎滑脱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8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P)患者接受腰椎多方位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LDP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非盲法对其进行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推拿手法治疗,Ⅱ组接受腰椎多方位整脊手法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治疗后的腰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接受VAS、JOA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VAS评测结果相比Ⅰ组明显降低,而JOA评测结果明显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LDP患者实施腰椎多方位整脊手法治疗,可明显缓解腰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方位整脊手法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社区护理干预腰腹肌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研究应用社区干预减少腰椎间盘患者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经治疗并治愈和显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结束的时间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干预组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对照组只进行腰部防护的健康知识教育。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并分别于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社区干预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16,P<0.0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束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70,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个和12个月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86,1.89,P<0.05),6和12个月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73,P>0.048);对照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差异不明显(t=2.09.1.79.P<0.05)。6和12个月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t=0.57,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检查组同期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9,2.56,P<0.01)。结论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腰肌 腹肌 康复护理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讨论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对老年腰椎小关节炎(Lumbar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LFJOA)作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60例老年LFJ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年。运用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n=30)以西医治疗,研究组(n=30)在上述基础上加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情况。结果 VAS评分经对比,治疗前比较未有差异(P>0.05),治疗后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评分以研究组更低;SF-36评分经对比,干预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IL-6、TNF-α、COX-2水平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经对比,治疗前无差异(P>0.05),经对比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腰椎关节间隙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LFJOA患者经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和腰椎关节间隙,减轻患者疼痛情况,降低IL-6、TNF-α、COX-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小关节炎 腰椎正骨整脊手法 老年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