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作为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改革,是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的具体措施。2014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8个城市依法有序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试点改革取得了哪些经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程序设置?基于此,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探索与理论建构”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 标签: 程序设置 刑事案件 试点 司法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简介:<正>巴伦·拉斐尔·加罗法洛(BaronraffaeleGarofalo,1852—1934)是实证主义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龙勃罗梭、菲利一起被尊称为"犯罪学三圣"(holythreeofcriminology)。虽然大多数犯罪学家都肯定加罗法洛在实证主义犯罪学中的地位,把他看成是这个学派的第三位重要代表人物,但是对其犯罪学思想的研究并不能令人满意。较之龙勃罗梭与菲利,后人对加罗法洛明显缺乏关注,这恰如学者所指出的:"在犯罪学

  • 标签: 加罗法洛 法定犯 行为人刑法 龙勃罗梭 古典学派 犯罪学家
  • 简介:发源于美国反垄断法之宽恕制度,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契约性和威慑性特征。由于该制度在反垄断执法中对于及时发现和查处秘密卡特尔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所参照,成为推动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之一。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和法理学基础,是该制度合理性的依据所在,也是其功效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具体的适用条件、严厉的处罚措施、确定的减免待遇和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是其效力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反垄断法》虽然也引进了宽恕制度,但未设计具体有效的实效保障措施,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予以完善。

  • 标签: 宽恕制度 秘密卡特尔 理论基础 实效保障
  • 简介:德国法中的违法性理论形成系统与完整的脉络。“结果违法说”侧重于违法性判断标准的客观化、确定化,而“行为违法说”在克服保守、僵化趋向的同时却可能引发过错与违法性的混同,“折中说”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违法判断标准的客观化。有关违法性的诸种学说是通过对价值层面评价的探讨来确定规则层面的行为标准。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变动的过程中,侵权法规则自身需要在规则稳定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

  • 标签: 违法性 结果违法 行为违法 行为标准
  • 简介:对我国社会法理论研究的内容进行横向梳理,按照必然性研究、实然性研究、应然性研究进行分类。在必然性研究中,社会法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学者们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在实然性研究中,学者们讨论的语境不同,导致社会法的内涵与外延难以界定,难以形成理论体系建构的共识,但这种理论争鸣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繁荣;在应然性研究中,社会法的价值取向渐趋明朗,只是在表述上各有侧重。社会法是最接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法。社会法的研究应立足中国土壤,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方向。

  • 标签: 社会法 理论研究 述评
  • 简介: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人性假设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四种偏离传统经济学“理性人”模型的行为模式:一是有限理性,指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二是有限意志力,指人们有限的自制力;三是有限自利,指人们关心公平和他人的幸福;四是情境问题,指个人偏好会受情境影响.这一理论框架是规范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行为法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有限意志力 有限自利 情境问题
  • 简介:西部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生态价值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公平正义等法律精神是构建西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利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西部与中部东部的关系,从而有效维持甚至增值西部生态功能。

  • 标签: 西部环境 生态效益 补偿 理论 制度构建
  • 简介:当前中国邮轮旅游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调整,厘清邮轮旅游涉及的法律关系对于相应的纠纷解决具有基础性意义。《上海市邮轮旅游经营规范》作为中国邮轮旅游行业首个政府规范性文件,创设性地对邮轮旅游涉及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行了梳理与界定,总体上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立法范式。中国邮轮旅游三方法律关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双重管理模式的限制。旅行社、邮轮公司、旅游者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相应的合同基础分别是邮轮旅游合同、邮轮船票证明的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以及邮轮船票销售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是中国邮轮旅游法律制度完善的理想途径,应当妥善借鉴《上海市邮轮旅游经营规范》的立法模式,构建相对完整的邮轮旅游法律制度。

  • 标签: 邮轮 民事法律关系 《上海市邮轮旅游经营规范》 旅游服务合同 船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 简介:当前,立法授权虽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但在其合法性问题之上却仍蒙着一层薄雾。因此,为了对授权立法进行控制,通过立法授权的必要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对立法授权的条件和内容进行限制成为法治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权力分立理论、民主理论以及法律保留理论的夹缝中,美国立法授权理论在联邦法院法官的法槌下走过了曲折迂回的两个世纪。在此期间,立法授权的必要性判断以及明确性判断的逐项标准浮出水面,在为美国的行政机关提供了清晰的权力边界之余,亦为我国立法授权原则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性思考。具体而言,我国应在确保立法授权原则的实质性判断的前提下,凸显对立法授权尤其是授权法部分的程序规范的特殊关怀。

  • 标签: 立法授权理论 必要性判断 明确性判断 程序约束
  • 简介: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依据1.契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是对法律实施中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进行察看并牵制、制约,包括对三大诉讼的监督。法律监督具有外部性、专门性、强制性、中立性、效力的程序性等特征。

  • 标签: 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职责 《宪法》
  • 简介:基于法理学和海商法的特点,提出海商法基础理论是对海商法学起到支撑作用的最为基础或一般的原理,是关于各种海商法律现象内在蕴含的普遍性规律的抽象理论概括,内容包括海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法律关系、地位、价值目标、基本原则、法源、生成、沿革、制度体系和解释等。基于中国海商法基础理论研究现状,指出中国海商法学界对于海商法基础理论尚无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他法律部门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海商法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借鉴价值,并指出研究海商法基础理论对于完善海商法理论体系、提升海商法理论研究品位,正确引导海事立法与海事司法实践和正确指引航运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应当重视海商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 标签: 海商法 基础理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 简介:龙宗智,1954年9月生于成都,法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后又先后返校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曾任成都军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四川大学教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专家,最高人民法院特邀专家咨询员。兼任重庆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府首席法律顾问、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等职务。

  • 标签: 龙宗智 中国 法律研究 法学家 生活经历
  • 简介:通过概率提升进行结果归责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归责模式,对于风险升高理论之法理基础的讨论有助于澄清概率归责模式的正当性根据。既有的研究无法妥善回应批评意见,不能说明风险升高理论的正当性基础。义务违反关联性探究的是风险创设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风险升高理论的实质是用定量标准判定定性概念。定量与定性之间的矛盾无法在实体法层面化解。将风险升高理论理解为可推翻的因果推定能够化解对于风险升高理论的批评,并与事实推定的基础结构相协调。

  • 标签: 客观归责 风险升高 义务违反关联性 因果关系 事实推定
  • 简介:埃尔文·多伊奇的两本著作《侵权法》和《医疗法》在德国深具影响。而多伊奇教授对过错理论的研究也有独创之处。由于医疗侵权中过错的重要性,多伊奇对过错的分析结合了众多医疗侵权的具体情形,而他对医疗侵权中组织过错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德国医疗法具有深远影响,他对组织义务的分类,即首要的组织义务和次要的组织义务、抽象组织义务和具体的组织义务,已经成为德国组织义务法教义学分析的经典框架。

  • 标签: 《侵权法》 《医疗法》 过错理论 组织过错
  • 简介:山东聊城刺杀辱母者案在当下所引起的议论高潮,恰恰反映了有些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远离了现代社会的司法公正观念,远离了刑法规范评价的技术要求,也远离了人民群众的常情、常理和常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法制和人性的深处探讨这类案件的不足之处。在于欢案的刑法分析过程中,应坚持规范评价为先、为主的法治要求和司法原则;于欢虽然不能对已经停止的强制猥亵和侮辱行为进行无限防卫,但仍可以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一般正当防卫;于欢致人死伤的行为由于明显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以成立正当防卫的过当;由于正当防卫可以阻却犯罪故意的成立,所以于欢致人死亡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刑事司法活动必须高度重视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且通过精益求精的技术运用,对属于正当防卫的适当行为进行合法的认定给予出罪化处理。

  • 标签: 于欢案 刺杀辱母者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司法观念转变
  • 简介:本文将探究“规范效力”的概念以及得以谈论宪法规范效力的一些前提问题,说明宪法的规范效力以及其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分文首先针对“规范效力”的意义做初步的界说,并讨论一些使得宪法规范效力得以成为问题的先决条件,这其中包含对于宪法历史型态的简单说明,简单分析形成宪政主义宪法的社会条件以及该型态宪法目前遭遇的挑战,由于社会系统论对于宪法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分析非常精辟,本文在描述与分析现代宪法发挥规范效力的社会条件之后,将转向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说明现代宪法作为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桥梁”角色,并藉此省思“宪法规范效力”的深层意义。

  • 标签: 现代宪法 规范效力 社会系统论
  • 简介:<正>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某项特定财产的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于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一般都有此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第3款规定了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物权法》第101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

  • 标签: 优先购买权 按份共有 共有人 民法通则 先买权 转让人
  • 简介:正确评价经济法"地位之争"的先决命题是科学认识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价值与作用。重新回顾经济法"地位之争"这场学术论战,我们发现以往理论研究在修正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过程中,严重忽略了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范畴本身在部门法划分理论建构上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经济法理论解释力的削弱和经济法学研究特质的减损。经济法理论研究需要在学术创新与学术传承之间寻求平衡。解读和拓展经济法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理论的关键在于实现从"调整对象"到"对象调整"、从"责任—地位"到"地位—责任"的范式转换,并以此建立相应的解释方法与规则。

  • 标签: 经济法“地位之争” 范式转型 理论拓展 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二审案件如果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第191条又具体规定了一审哪些程序违法,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这是我国法律有关规制发回重审的制度框架.从总的来说.发回重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个案的质量,减少了差错案件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病.而其所蕴涵的价值也因实践中的种种悖论而倍受质疑。发回重审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成为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

  • 标签: 发回重审制度 《刑事诉讼法》 二审法院 证据不足 程序违法 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