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在外资影院先入为主控制终端市场的殖民性境况下,明星影片公司(1922—1937)成功突围,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产业进程中的领军者。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力图回到“历史的现场”,勾勒明星公司在上海开辟拓展影院市场的发展脉络,从电影产业史的研究视角探讨明星公司对开拓早期中国电影放映模式产生的意义。

  • 标签: 明星影片公司 电影产业史 早期电影放映
  • 简介: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被人们最广泛接受与引用的论断之一是:电影在其摇篮时代就显示了它的两种潜在的趋向。一开始就有了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卢米埃尔的影片使我们得以目睹世界的本身——或在憩息,或在游戏,或在工作。当生活繁忙或庸碌地

  • 标签: 电影叙事 梅里爱 电影史 埃尔 巴赞 电影形象
  • 简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进步电影集乐观主义之大成。乐观主义的向善论、救世主义、道德价值一元论以及试图设计一个确定的理想而以之解决所有问题的思想路径,体现出典型的乌托邦特征。乐观主义进步论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兴盛印刻着西潮、中国文化传统及思想史的丰富面向,它不仅有着西方科学主义进步论的认识论背景,更是中国哲学—文化的性善论传统深刻孕育的产物。

  • 标签: 中国早期电影 乐观主义 进步主义 思想史
  • 简介:朱石麟电影是独树一帜并最具民族特性的中国电影之一.在他编剧、导演和编导的一系列早期影片里,大都能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在心理出发,在情感与理智相互冲突的叙事格局中,在悲剧与喜剧相互调和的情绪总谱下,将独出心裁的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联结在一起.通过苦心经营、独辟蹊径的电影创作,朱石麟成功地表达着正在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强力摧败得奄奄一息的家庭价值观,并在对西方思潮的适度接纳和中国文化的深情回望中建立起一种不无理想主义色彩的国族认同.尽管从本质上分析,朱石麟电影里的伦理精神面临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文化困境,但仍以其特有的家国叙事和影音魅力征服了不止一代中国观众的心灵,并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史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 标签: 朱石麟 早期电影 中国 电影导演 伦理学 家庭价值观
  • 简介:本文通过对《明星特刊》的分析,挖掘了其隐藏在刊物内的社会伦理、通俗美学、市场意识及某些现代性实践的端倪,探索了《明星特刊》作为早期电影印刷文化资源对于早期电影研究的意义。

  • 标签: 《明星特刊》社会伦理 通俗美学 市场意识 现代性
  • 简介:本文梳理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小报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建立、小报对特定电影放映机构电影放映资讯的记载、小报对当时影院内外人文风情的记录,小报对地方电影信息的关注与汇集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小报在20年代中国电影放映史写作中可能担当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小报 20年代 中国电影 电影放映史
  • 简介:本文以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为主要观照对象,将中国早期歌唱片划分为初步尝试(1930-1937)、努力探索(1957—1945)、走向成熟(1945—1949)三个发展阶段;并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代表性影片为例,深入探讨中国早期歌唱片的基本形态及主要成就。同时,在与这一时期好莱坞歌舞片比较的过程中,努力描述中国早期歌唱片的独特处境及民族风格。.

  • 标签: 中国 早期电影 1930-1940年代 周璇 演员 歌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