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取红斑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为56例,均是在2020年1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等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不同方案治疗,即分别予以红斑汤治疗与强的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红斑汤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 标签: 红斑汤 系统性 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健脾方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8例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的对照组54例和自拟中药汤剂配合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54例。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第3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免疫指标及体重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0天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免疫指标及消化道不适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调治方法,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中药汤剂
  • 简介:【摘要】如今,世界上饮用酒精饮料的人数正在增加。饮酒可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对心血管系统是否有积极影响存在争议。传统上认为,少量或适量饮酒(每日摄入< 30g纯乙醇或1~2标准酒精饮料)可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而大量饮酒(每日摄入≥ 30g纯乙醇或> 2标准酒精饮料)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即“J”曲线的双向效应。近年来,关于传统观念是否正确的争论愈演愈烈,涉及饮酒方式、酒精饮料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通过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探讨了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双向影响争论中的共识和分歧。研究发现,尽管目前相关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但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适量适度饮酒可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尤其对中老年人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可为今后制定心血管疾病防控生活方式干预指南提供思路。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喝酒 酒精饮料 酗酒 j形曲线效果 多数赞成 反对和争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模式训练,对比两组患者MMSE及LOTCA治疗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MMSE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LOTC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电脑辅助认知 康复系统治疗 脑卒中 后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压疮危险因素积分。方法:选取我院112例于在2020.7-2021.7期间压疮高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将两组患者随机纳入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组,每组患者56例。对两组肾内科高危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系统护理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系统护理组压疮危险因素积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系统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肾内科压疮高危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压疮发生率,缓解了压疮部位疼痛等症状,压疮面愈合较快,皮肤感染程度较低,提高了患者对系统性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肾内科压疮高危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枢系统药物对肿瘤患者跌倒的影响及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以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0 例住院期间有出现跌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上述中枢神经药物不同剂量、时间与跌倒的关系的结果如下:其中高剂量组(>3 SDD)发生跌倒比例较大(63.0%)。其次为中剂量(1~3 SDD)(32.0%)、低剂量(<1.0 SDD)(5.0%)。上述发生跌倒的患者中,跌倒的时间段主要在 0.5~1 h(52.0%),其次为 <0.5 h(27.0%)和 >1 h(21.0%)。结论 患者在服用神经中枢系统药物后,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会对患者是否跌倒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杜绝跌倒的发生,应该控制好患者的服药时间,患者在服药后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外出,同时对于服药剂量较大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护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腰背疼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腰背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研究组(n=50),两组患者均使用ESW治疗,常规组配合常规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VAS)、Oswestry功能障碍(ODI)。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VAS、ODI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腰背疼患者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系统护理干预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医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数字表法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胃肠道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积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影响,提高预后。

  • 标签: 综合护理 消化系统 肿瘤患者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组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组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输血闭环管理中应用智能输血管理系统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智能输血管理系统,选择2022年6月-12月80例输血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6月80例输血患者为观察组。结果:智能输血管理系统应用后观察组血液制品30分钟内输出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6.2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对输血评估平均耗时由(9.42±2.31)min,降低为(4.62±1.23)min,输血闭环完整率由86.25增加到了97.50%,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闭环管理过程中应用智能输血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血制品的管理水平,30分钟内的血液输出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构建了输血管理闭环,降低了医护人员对于输血的评估耗时,对于促进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智能输血管理系统 输血闭环管理 输血评估耗时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总结了中医药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 标签: 中医药 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应用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40名医护人员和200份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月-2022年7月(实施前)进行传统人工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8月-2023年2月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管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器械管理方面在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包装合格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在手术室器械追溯和数据清点方面的表现也更为出色。相比之下,实验组发生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在提升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等关键指标上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手术室器械追溯和数据清点的差错率。因此,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运用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追溯 手术室 器械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输血闭环管理中应用智能输血管理系统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智能输血管理系统,选择2022年6月-12月80例输血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6月80例输血患者为观察组。结果:智能输血管理系统应用后观察组血液制品30分钟内输出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6.2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对输血评估平均耗时由(9.42±2.31)min,降低为(4.62±1.23)min,输血闭环完整率由86.25增加到了97.50%,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闭环管理过程中应用智能输血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血制品的管理水平,30分钟内的血液输出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构建了输血管理闭环,降低了医护人员对于输血的评估耗时,对于促进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智能输血管理系统 输血闭环管理 输血评估耗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保守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本院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择取时间界定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选取期限的不同同期治疗方式均存在差异,并以此作为分组标准,(前期择取3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一性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后期择取30例为观察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就两组治疗期间疗效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者药物联用下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单一性药物治疗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从本院心内科患者中选取,总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1月,止于2019年1月,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进行分组,实验组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研究得知,实验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较高,且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且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结论此研究得知,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而提高护理人员技能评分。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传统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5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骨折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