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傅惜华先生作为满族学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俗文学研究中,一方面参与主编"平字号"《俗文学》周刊,另一方面积极从事俗文学研究."平字号"《俗文学》周刊,对推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进程,不仅在理论上、研究方法上以及研究范围上都提出了新的观点,推动北方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而且对整个俗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潮,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俗文学的全面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傅惜华 华北日报 俗文学 戏曲 曲艺
  • 简介:<正>一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传统悠久、各具异彩的民族文学宝藏,这些无疑都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历来只把汉族的作家、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则很少有人涉猎。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有其历史的原因(封建时代文人阶级、民族的局限性);也有现实的原因(十年浩劫摧残民族文化的恶果)。今天,作为民族文学的研究者,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给予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以应有的重视,并力促其繁荣和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民族文学的创作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同步并进;使民族文学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有一个飞跃和提高。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 历史时期 封建时代 研究者
  • 简介:<正>只要翻一下近几年的报纸出刊,就会发现一组贯穿于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各界的思考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为什么封建社会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二千年之久?为什么一个曾在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民族近代变得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这样举步维艰?妨碍中华民族前进的阻力在哪里?反思的结果,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射向了一个焦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说它太老,是因它研究的对象是人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思想观念 现代化
  • 简介:[编者按]毛泽东在其《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撰写了如下一段醒世名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者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 标签: 朱自清 闻一多 文学家 毛泽东 中国现代散文 五四运动
  • 简介:<正>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 标签: 苗族 当代文学 广西 初步形成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 简介:<正>舒群是我国著名的满族现代作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动家。原名李书堂,曾用名李春阳、李旭东、李邨哲。笔名黑人、舒群。舒群祖居山东青州府首县一个农村,祖父于清末逃荒到沈阳,不久惨死。舒群父亲李福庭,带着全家常常颠沛流离于阿城、一面坡、哈尔滨之间。在阿城,舒群父母正式结了婚。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日,舒群诞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标签: 满族作家 祖国 作品 短篇小说集 文学创作 国际主义
  • 简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标签: 兰州大学 生命成长 儿童文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学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
  • 简介:<正>一、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意识:“史识”就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就个人的学术道路来看,我以为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更能够代表他的水平和功力。《中古文学史论》不仅在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于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实践,在近代学术史上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我在这里无意判断这两本书的价值,我只想围绕《中古文学史论》,探讨一下王瑶先生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思考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实证精神和方法的一些努力,并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启示。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中古文学 朱自清 研究方法论 王瑶 闻一多
  • 简介:张大千不仅是著名的书画家,同时也兼具收藏家、鉴赏家、作伪者和书画商等多重身份。其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作品,内容兼及释道、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各门类,既能作工笔小品,也能绘写意巨作。这些作品突出地体现了张大千致力于从传统艺术中吸收养分,从而以摹古、拟古、融古、化古的方式进行创作的现象。因此,要全面、深入阐释张大千的创作渊源、师法对象、作品风格,就不能不对其收藏、鉴赏活动进行准确的把握。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张大千的收藏变化与创作演变之关系,对其20世纪上半期的艺术创作做出较深入的阐释。

  • 标签: 大风堂书画录 大风堂名迹 摹古 融古自运
  • 简介: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胡适许怡荪通信》,这是根据早年胡适与好友许怡荪通信编定的。细读这些信,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胡适的“新”史料。所谓新,就是之前胡适年谱、传记和有关回忆中不曾记载、说明和明确的。

  • 标签: “新” 胡适 通信 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细读
  • 简介: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对针灸学进行总结的人,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医学家皇甫谧,他的《针灸甲乙经》开创了针灸学的先河,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被历代医家奉为必读之书,至今仍是国内外热衷中医的人阅读、参考的重要著作。一、母教谆谆'痴'变'书淫'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

  • 标签: 《针灸甲乙经》 奠基作用 中国医学史 书淫 著名文学家 甲乙经
  • 简介:《唐大诏令》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此书流传至今已非全璧。本文依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之征引,辑出《唐大诏令》佚篇七篇,并对佚篇之佚文、撰时作了辑考,对佚篇之真伪作了辨析,对佚篇之归属作考订,同时对《唐大诏令》"政事"类下之阙目作了辑补。

  • 标签: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唐大诏令集 佚篇 阙目
  • 简介:拉赫玛尼诺夫被视作俄罗斯音乐艺术中描绘风景主题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他的作品与画家列维坦及诗人布宁作品中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比较。挖掘其音乐作品中对风景描写的更深层意义:一方面人类情感与自然融合的和谐;另一方面,当自然无力治愈灵魂的阴暗而造成两者的分割对立。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 俄罗斯音乐 音乐艺术 风景形象 意义功能 印象主义的特点
  • 简介:通过观察和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边缘群体的排斥现象,以及在这种排斥环境中形成的其运作逻辑的社会学分析,我们看到,边缘群体在社会中陷入一种生存困境。研究这一现象,能帮助我们在文艺创作中把握住刻画边缘群体的尺度,使作品更加真实。同时,对于我们分析现实社会,在发展和谐社会中更全面地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同样有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边缘群体 排斥 文艺作品 社会关系
  • 简介: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字觉斯,号痴庵,又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终年61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入清,官礼部尚书.顺治八年(1651年)遣祭西岳江渎,事成,乞假归里,次年病逝,赠太保,谥文安.

  • 标签: 王铎 书法作品 十年 书法家 鉴赏 明末清初
  • 简介:作为中国近代民俗文学范畴内一个相当独特而鲜明的文类,武侠小说在流行了超过半个世纪之后,由于青黄不接,继起乏人,近数年来,似有停滞消沉之态。与此同时,国际汉学界及国内文学批评界,却逐渐开始对武侠小说的社会意义及文学价值感兴趣。约莫廿年前,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过一次“国际中国武侠小说学术研讨会”,由盛名久着的汉学家刘殿爵教授发起,参加者大多是学养精湛的正统学院中人,会中研读并讨论了以武侠小说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多篇。

  • 标签: 浪漫精神 梁羽生 武侠小说 作品 长江 香港中文大学
  • 简介:在2007年春季举办的上海东方国际四十四届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了一件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绘画作品。这是一幅扇画,内有纳兰隶书题识:“甲寅新秋仿云林溪亭秋色小景”,钤“成德”印。此扇面曾为已故文学家、翻译家施蜇存先生收藏。“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成德仅二十岁,此画当为他的早年习作。“云林”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之号,倪瓒为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他继承发展了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开创的山水画格法,以冷逸荒寒的画面和萧疏清远的意境,在古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并影响着后世。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以有无收藏云林画为清浊、以能否摩仿云林画为雅俗。受汉人风习影响,纳兰成德对云林画极为欣赏,他曾收藏过倪瓒的《溪亭山色图》和《溪山亭子图》(参见拙作《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尤其是《溪山亭子图》,原为都尉耿昭忠(信公)收藏,纳兰成德曾多次向他借观,并在与张见阳书札中谈及此画,邀其鉴赏,最后竟购入“通志堂”。纳兰成德喜好云林画,不仅是因为深染汉人风习,还由于他的江南情结。成德结交的朋友多为江南名士,其中又以无锡人为最,所谓“平生师友尽在此邦”。他生平仅去过一次无锡,而且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随康熙南巡到过无锡。此前,他对无锡的了解,仅仅...

  • 标签: 亭秋色 作品溪 小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