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2例患者,发病年龄36-69岁,鼻腔为好发部位。病理结果为所有标本的瘤细胞均呈多形性,免疫组化均表达T细胞标记,而CD4、CD20、CD30阴性。22例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2%、42.9%和22.8%。局部肿瘤侵犯、IPI评分高、临床分期晚和LDH水平增高的患者具有更差的OS。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需结合形态学与免疫表型。该病预后差,需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对肾癌病情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行常规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的差异,比较肾癌早期和中晚期患者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的差异。根据3年的随访结果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率、年龄分布、肾癌分期、CD3^+、CD4^+、CD8^+、CD4^+/CD8^+差异,确定影响肾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CD3^+、CD4^+含量,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CD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早期患者的CD3^+、CD4^+含量,CD4^+/CD8^+显著高于肾癌中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肾癌患者3年存活71例,存活率为77.2%,通过单因素分析,肾癌分期、CD3^+、CD4^+、CD4^+/CD8^+为影响肾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肾癌分期、CD3^+、CD4^+、CD4^+/CD8^+为肾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与肾癌病情与患者的生存状况存在密切联系,可以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检测,及时早期发现肾癌病变,评判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肾癌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情 生存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应用0.5T鑫高益影像进行诊断的具体概况,以便能够更加深入和具体的了解该疾病。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并通过病理和手术证实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例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0.5T鑫高益影像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效果。结果在0.5T鑫高益影像下,6例患者的细胞瘤均在侧脑室内形成,且位置比较靠前,在Monro孔附近病灶多。细胞瘤与透明隔处在一种宽基底相连的状态,整个细胞瘤的边界非常清晰但信号呈现不均匀形式。有1例细胞瘤患者同时伴有出血症状。结论处在侧脑室内中前部且0.5T鑫高益影像下边界清晰但信号不均匀的肿瘤通常多为中枢神经细胞瘤。

  • 标签: 中枢神经 细胞瘤 0.5T鑫高益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明显减少,功能下降,所分泌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也明显表达下降,二者呈正相关,说明调节性T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靶向肿瘤间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的第2代和第4代CAR-T细胞,并比较两者在体内外的性能差异。方法ELISA检测CAR-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情况;手工计数检测其增殖存活能力;Transwell迁移试验检测其趋化性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亚型分布;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检测其杀伤效率;小鼠肺癌转移模型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第2代h4BBz CAR-T细胞的CAR表达率为(74.280±4.384)%,第4代h4BBz-7.19 CAR-T为(67.220±4.013)%;h4BBz-7.19 CAR-T细胞能够分泌IL-7和CCL19,使其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和趋化能力较h4BBz CAR-T细胞强,存活能力相当。在亚型分布中,两种CAR表达率在CD4+ T细胞群和CD8+ T细胞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但h4BBz-7.19 CAR-T细胞中的Naive和T记忆干细胞(T memory stem cell, TSCM)亚群在CD4+ T细胞群或CD8+ T细胞群中所占比例均较h4BBz CAR-T细胞高。在杀伤试验中,h4BBz-7.19 CAR-T细胞在低效靶比时显示出较h4BBz CAR-T细胞更强的杀伤效率(效靶比为1∶1、2∶1、5∶1、10∶1、20∶1时的P值分别为:P1∶1=0.004、P2∶1=0.000 6、P5∶1<0.000 1、P10∶1=0.022、P20∶1=0.116),且其T细胞表面免疫抑制分子PD-1的表达水平较h4BBz CAR-T细胞低。在NOG小鼠肺癌转移模型中,h4BBz-7.19 CAR-T组小鼠的肿瘤生长较对照组缓慢,其生存时间更长(P=0.003 8),且对小鼠体重和脏器无影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靶向FAP的第4代CAR-T细胞通过分泌IL-7和CCL19增强增殖存活、渗透趋化和特异性杀伤活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以延缓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从而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白细胞介素-7 趋化因子CCL19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备受重视。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CAR-T的制备、在体内的扩增和杀伤,以及疾病类型、疾病状态、治疗前预处理方案等。输注CAR-T前接受淋巴细胞清除等预处理方案,可以提高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目前其常用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喷司他丁、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等化疗和全身放射疗法(TBI)等。但是,CAR-T预处理方案的最佳选择、最适宜剂量等,尚无明确结论。笔者对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预处理方案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寻求最佳预处理方案,提高CAR-T疗效。

  • 标签: 血液肿瘤 移植预处理 T淋巴细胞 放射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 总结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治疗后发生神经毒性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其 CAR-T细胞治疗发生的神经毒性副反应,也称作 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 CRES),对发生 CRES的患者严密监测,重点加强预防 CRES的护理、 CRES的分级护理、心理护理、定期复查、集成化管理的护理干预。结果:一共 74例患者参与 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 59例发生 CRES,其中 3例死亡, 3例放弃出院, 53例好转出院 ,30例患者随访 9-24个月,一般情况较好, 23例患者随访 1-10个月后回当地医院失访。结论:及时、有效的去预防和护理 CRES,严格的护理专科评估和病情管理,可以使 CAR-T细胞治疗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患者度过危险期。

  • 标签: CAR-T细胞治疗 神经毒性副反应 CRES 护理
  • 简介:摘要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包括炎症、增殖和重塑3个阶段。表皮细胞在创面愈合中受到精密调控,一方面创缘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迁移、增殖,形成新的基膜覆盖创面;另一方面表皮干细胞经过激活后,增殖分化被促进,终末分化、凋亡被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和表皮干细胞在各种因素调控下共同促进再上皮化进程。表皮组织中有一群对表皮组织功能维护有关键作用的T细胞亚群——树突状表皮T细胞(DETC)。DETC识别未知抗原后被激活,活化的DETC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γ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迁移、增殖、凋亡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创缘周围表皮干细胞的分化,促进表皮维持稳态和再上皮化。本文就DETC的生物特性、维持表皮稳态、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 标签: T淋巴细胞 伤口愈合 树突状表皮T细胞 表皮稳态 再上皮化
  • 简介:目的研究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中度、32例重度、64例肝硬化、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和30例健康人,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下降最显著;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数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减少(P〈0.05);HBVDNA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严重的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T淋巴细胞亚群 HBV DNA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T细胞亚群,其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肿瘤免疫以及器官移植排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在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Treg数目增多,且Treg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去除Treg、促进Treg凋亡或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肿瘤的作用。因此,控制Treg细胞的数量与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肿瘤的进程,为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就调节性T细胞与乳腺癌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乳腺癌 肿瘤免疫
  • 简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所介导的免疫抑制在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 简介: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功能状态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为揭示外伤性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面神经轴切损伤模型小鼠,分别于损伤后3天、2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lymphnode,MLN)、术侧颈部引流淋巴结(cervicaldraininglymphnode,CDLN)细胞,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上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后3天,面神经损伤组颈部引流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相应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57);而神经损伤组、手术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2817、0.2724)。面神经轴切损伤后2周,神经损伤组CD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神经损伤组M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出现上调,与相应对照组及术后3天时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82、0.0133)。结论面神经轴切损伤3天、2周时,颈部引流淋巴结存在T细胞活化并上调;在2周时。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低水平的T细胞活化。提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伴随着一个局部免疫应答向全身免疫应答转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协调控制免疫应答的规模与方向。

  • 标签: 面神经 T细胞 CD69 损伤 神经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在整个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环节。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其执行免疫功能的基础,但是在常规培养条件下,T淋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传代培养及转染都非常困难,所以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活化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刺激物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而其活化的早中晚期细胞表面会表达不同的活化分子,标志着T细胞活化成功。本文就近年来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及体外活化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疾病研究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共刺激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40例平分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临床疗效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出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 标签: 血液净化 儿童 脓毒症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鼻部的恶性肿瘤,对放疗敏感,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导致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严重的放射性口腔炎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往往使放疗暂停,造成放疗的疗程延长,甚至中断或放弃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放疗前的预防性护理,放疗中的对症处理,放疗后的出院指导,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反应及防止其加重,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γδT细胞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宿主早期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分别设野生对照组、野生感染组、免疫球蛋白(Ig)G感染组、抗γδT细胞受体(TCR)感染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产白介素(IL)-17-γδT细胞在肺内的表达。应用抗γδTCR抗体耗竭小鼠体内γδT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肺内IL-17A、IL-17F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评估肺内细菌负荷以及病理改变。结果:①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8h后,小鼠肺内产IL-17-γδT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加。②小鼠在感染8h后,抗γδTCR组小鼠肺内IL-17A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IgG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抗γδTCR组小鼠肺内IL-17F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IgG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抗γδTCR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提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③小鼠在感染16h后,抗γδTCR组肺内细菌负荷仍明显存在,是IgG对照组的174倍.其病理提示炎症反应依然明显存在。结论: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宿主天然免疫早期,γδT细胞是IL-17A的主要来源细胞,且起着协助病原菌清除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ΓΔT细胞 肺炎 天然免疫 白介素17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各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T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辅助性T细胞(CD3+/CIM+/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患者组中CIM/CD8细胞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后期病情判断及可能采取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淋巴瘤 T辅助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