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选取了56名伤口造口患者,采用观察研究设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和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组在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感染率降低、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模式 伤口造口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改善伤口造口患者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伤口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 护理质量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造口患者100例为观察目标,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感染、膀胱刺激征、压疮、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造口 伤口 护理小组模式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造口患者100例为观察目标,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感染、膀胱刺激征、压疮、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造口 伤口 护理小组模式 并发症 满意度
  • 作者: 梁曼 罗浩轩 周平 邓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重庆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病)科 400021,重庆市中医院护理部 400021,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自行研发的新型低温硼酸湿性敷料对浅度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颈部浅度烧伤(日晒伤)患者100例,病程均在15 d以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新型敷料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5±14)岁]和常规敷料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9±12)岁],新型敷料组患者面颈部创面采用自制的新型低温硼酸湿性敷料湿敷,常规敷料组患者面颈部创面采用常温硼酸溶液敷料湿敷,湿敷3次/d。对比2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4 d时(14 d内出院者记录出院当天数据)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治疗14 d时累计痊愈患者数,以及整体疗效。采用自制便利度调查问卷对操作护士进行调查,比较2种敷料操作所需时间及便利度。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EASI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6、1.492,P>0.05)。治疗14 d,新型敷料组患者的EASI评分为(2.4±0.4)分,明显低于常规敷料组的(4.6±0.7)分(t=3.552,P<0.01);新型敷料组患者的VAS评分为(0.51±0.12)分,明显低于常规敷料组的(0.98±0.19)分(t=3.496,P<0.01)。治疗14 d,新型敷料组患者日晒伤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敷料组(Z=-6.690,P<0.01),日晒伤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敷料组(Z=3.787,P<0.01)。护士完成新型敷料操作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敷料(Z=-5.575,P<0.01),且认为新型敷料的操作较常规敷料更方便(Z=-4.304,P<0.01)。结论新型硼酸湿性敷料较常规敷料可缩短浅度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痊愈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同时新型敷料较常规敷料缩短了护士完成护理操作的时间且使用起来更加便利,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新型浅度烧伤治疗材料。

  • 标签: 硼酸类 晒伤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们医院选取 64例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展开分组,可以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包含 32例患者,对照组:应用传统敷料治疗,观察组:应用水胶体敷料。比较两个小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存在差异( P< 0.05);治疗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低,两个小组存在差异( P< 0.05)。结论: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价值比较显著。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压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治疗体表脓肿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选患者随机分组后进行脓肿情况评估及切开治疗,分别使用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处理,评价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相比,患者的伤口换药次数减少,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愈合率较高,疼痛程度较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能提高体表脓肿切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脓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已经发生压疮的病人中应用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Ⅰ~Ⅲ度压疮患者,按压疮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及对照组(双号)各11例,观察组11例压疮应用康惠尔溃疡贴,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时间观察组10d,对照组17d,治愈率观察组81.8%,对照组54.5%,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Ⅰ~Ⅲ期压疮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压疮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总数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两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输液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水胶体用于输液外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静脉炎 输液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胶体敷料运用于压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6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19.03~2020.03范围,均确诊为高危压疮,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组采取水胶体敷料护理。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指标及满意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有效率、压疮愈合、住院、间接及直接护理等时间及总满意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运用于压疮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即可缩短护理时间,促进压疮愈合,安全可靠,患者普遍满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胶体敷料运用于压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6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19.03~2020.03范围,均确诊为高危压疮,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组采取水胶体敷料护理。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指标及满意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有效率、压疮愈合、住院、间接及直接护理等时间及总满意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运用于压疮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即可缩短护理时间,促进压疮愈合,安全可靠,患者普遍满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凡士林敷料与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86)与对照组(n=86)。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敷料,试验组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感染控制情况(Wagner分级)、溃疡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67%,84/86)高于对照组(87.21%,75/86),P<0.05。治疗后,试验组Wagner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1.19%,1/84)低于对照组(12.00%,9/75),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改善溃疡情况,并可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足 纳米银抗菌敷料 创面感染 溃疡 血清炎性因子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3M透明敷料联合液体敷料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运用3M透明敷料,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运用液体敷料。对比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另一组对比显著。结论 通过3M透明敷料与液体敷料开展对PICC置管之后的皮肤护理,可实现对皮肤的有效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 标签: 敷料 置管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老年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伤口患者根据数字排列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3.5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79.41%),组间差异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应用在老年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中,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 老年慢性伤口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暴露疗法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25包皮环切手术患者,其中115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110例术后伤口采用传统包扎疗法,术后观察伤口细菌感染和愈合情况,统计出伤口甲级愈合率,伤口细菌感染率,采用Χ2检验,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结果伤口甲级愈合率暴露疗法组明显高于包扎疗法组,有明显差异(Χ2=6.85,P<0.01)。伤口细菌感染率暴露疗法组和包扎疗法组相近,无明显差异,(Χ2=0.72,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不会增加伤口细菌感染率,且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包皮环切术暴露疗法包扎疗法甲级愈合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于伤口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伤口恢复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4月~2021年3月,将实际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伤口造口患者100例设置为观察组,将实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同期患者100例设置为参照组。对患者经护理管理之后的伤口与造口评分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经护理管理之后的伤口平均评分与造口平均评分,较之于参照组患者行一一对应比较计算之后,均有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均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伤口造口 伤口恢复 促进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伤口疼痛与伤口换药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截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3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与伤口换药疼痛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伤口疼痛与伤口换药疼痛更轻,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把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身上之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伤口疼痛与伤口换药疼痛,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护理效果 肛周脓肿术后 综合护理干预 伤口疼痛 伤口换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门诊患者慢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2022年-2023年范围内伤口门诊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纳为受试对象,将2022年7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与2023年1月-6月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患者依稀纳入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于护理后3个月随访,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构成比更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利于降低慢性伤口患者形成创伤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伤口门诊护理 慢性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