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体外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探讨EV71感染对DC的生物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扩增培养EV71病毒株,建立EV71感染DC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抗原表型变化,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表达谱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 logy, 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以判定差异基因主要影响的生物学功能或者通路。加用内吞途径抑制剂QS1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V71表面主要蛋白病毒蛋白l的表达水平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EV71感染DC 24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EV71感染后的DC表面特征性标志CD80和CD86阳性率(10.61±0.76)%明显升高,与未感染EV71的DC(1.64±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9,P<0.01)。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EV71感染的DC中共筛选出8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66个上调的基因和21个下调的基因。基因本体分析表明,失调的基因涉及175个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分析显示,内吞途径、核黄素代谢途径、ErbB信号途径、转换生长因子β信号途径和T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等与差异表达的基因相关。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EV71感染DC同时加入抑制剂QS11后,病毒蛋白1表达水平(0.49±0.05)比EV71感染组(1.17±0.0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 P<0.01)。结论EV71感染DC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病毒转录、凋亡过程、免疫细胞分化等多个过程。基因分析显示,内吞途径中差异基因的富集最显著。内吞途径可能参与了EV71感染DC的过程。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树突状细胞 基因芯片 内吞途径
  • 简介:摘要胃肠道肿瘤主要指的是胃癌和结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肿瘤。数十年来,胃肠道肿瘤的诊疗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早期诊断率低、手术治疗时机较晚、化疗耐药等依然是影响胃肠道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胃肠道肿瘤发病机制的解释主要局限在某一个系统,甚至具体到某一个基因,显然很难解释肿瘤发生发展这一多步骤、多系统紊乱共同导致的过程。因此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肿瘤的发病机制,于是本文率先提出非意念控制系统这一概念。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非意念控制系统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胃肠道肿瘤的认知、诊治等方面带来新思考,激发新思路。

  • 标签: 非意念控制系统 胃肠道肿瘤 基础研究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胃肠道手术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时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7~8周龄,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胃肠手术组(S组)和TEAS组(T组)。大鼠行幽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制备胃肠道手术模型,C组不做处理。T组于术前30 min行双侧足三里和合谷穴经皮电刺激,以疏密波,电流强度5 mA,频率2 Hz刺激至术毕。S组仅贴敷电极贴片,不刺激。于术后12、24和48 h(T1-3)时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IL-6、TNF-α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免疫组化法确定occludin、claudin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T组T1-3时Chiu评分、回肠IL-6、TNF-α、DAO和I-FABP含量升高,occludin、claudin-3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下调(P<0.05);与S组比较,T组T1-3时Chiu评分、回肠IL-6、TNF-α、DAO和I-FABP含量降低,occludin、claudin-3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上调(P<0.05)。结论TEAS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胃肠道手术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肠黏膜 炎症 胃肠道
  • 作者: 何继德 孔程 高仁元 尹芳 张扬 秦环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Z1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72 ,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上海 200072 ,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72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上海 200072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脂饮食和益生菌干预的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探讨益生菌干预高脂膳食结构下肠道微生态异常及结直肠癌发生的疗效。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益生菌干预组(HFD+P组)、普通饮食组(ND组)、普通饮食+益生菌干预组(ND+P组),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制剂灌胃,实验期间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肠癌模型,定期记录小鼠体质量并评估机体状态。促癌前后小鼠粪便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评估菌群结构变化。实验结束收集小鼠肠组织并记录附睾脂肪质量及肿瘤负荷。采用Alpha多样性指数对每组小鼠肠道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进行分析(Chao1指数越高,菌群丰度越高;Simpson指数越大,多样性越低)。利用Beta多样性分析4组间肠道菌群分布差异的显著性(当R>0,说明菌群在组间的分布差异大于组内差异)。结果实验15周后,HFD组、HFD+P组、ND组和ND+P组小鼠体质量分别为(33.70±0.52)g、(28.70±0.32)g、(25.90±0.34)g和(25.60±0.4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89,P<0.01),其中HFD组体质量分别高于ND组和HFD+P组,而HFD+P组体质量又高于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FD组、HFD+P组、ND组和ND+P组小鼠附睾周围脂肪重量分别为(1.36±0.15)g、(0.67±0.08)g、(0.58±0.10)g和(0.54±0.05)g,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03,P<0.01),两两比较提示,HFD组附睾周围脂肪重量分别高于ND组和HF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且HFD+P组与ND组附睾周围脂肪重量相当(P=0.09)。饮食干预条件下,HFD组、HFD+P组、ND组和ND+P组的Chao1指数分别为217.62、235.32、301.51和305.71,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0.89、0.91和0.90。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4组组间菌群分布差异大于组内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55,P=0.001)。物种丰度分析显示,与ND组比较,在门水平层面,HFD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等菌群的比例更高,而疣微菌门等菌群的比例更低;在属水平层面,HFD组中拟杆菌属和颤杆菌克属等菌群的比例更高,而艾克曼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等菌群的比例更低。经过益生菌干预后,上述菌群除了拟普雷沃菌属外,均有改善。HFD组、HFD+P组、ND组和ND+P组小鼠肿瘤数量分别为(4.63±1.19)个、(2.33±0.52)个、(2.56±0.73)个和(2.38±0.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2,P<0.01)。结论益生菌治疗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来减轻HFD引起的小鼠肥胖和菌群失调,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高脂饮食 肥胖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碘化油栓塞与改良微球注射法栓塞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的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碘化油组和微球组。碘化油组45例,常规先灌注化疗药物,再用碘化油与表阿霉素乳化剂栓塞;微球组55例,先灌注同样化疗药,后行表阿霉素与栓塞微球交替灌注化疗栓塞。观察术后不良反应,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局部有效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致死及致残性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18.7±3.4)个月。碘化油组术后1、3、6、12、24个月的局部有效率为71.1%(32/45)、68.9%(31/45)、51.1%(23/45)、28.9%(13/45)、6.7%(3/45),微球组为90.9%(50/55)、89.1%(49/55)、72.7%(40/55)、49.1%(27/55),23.6%(13/55),微球组优于碘化油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碘化油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微球组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38,P=0.004)。微球组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肝脓肿,经引流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患者,采用改良微球栓塞法对肿瘤的局部有效率高于碘化油栓塞,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肿瘤转移 栓塞, 治疗性 碘化油 微球 胃肠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所接受的肠道病毒分界标准为基础,通过客观地比较全基因组/多聚蛋白两两相似值,试图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对新的肠道病毒进行的分类。方法分析960株肠道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两两比对相似值(pairwise identity scores,PIS)的频率分布图,观察在不同肠道病毒型别、不同种及不同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分类界限,结合病毒聚类和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寻找能够区分肠道病毒不同种/属的标准。结果肠道病毒不同种间及与相近病毒属之间在全基因水平上存在比较好的PIS分类界限。多聚蛋白核苷酸PIS为0.657和0.536时可对肠道病毒进行可靠、稳定的种和属的分类。结论肠道病毒多聚蛋白核苷酸序列间PIS在种和属水平上具备明显的遗传边界,并能够简单、可靠地用于肠道病毒监测实验室新种属的初步鉴定。

  • 标签: 肠道病毒 全基因组 多聚蛋白 两两比对 遗传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病理学分期关系以及基于菌群构建大肠癌的诊断模型。方法收集155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和44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粪便标本,进行16S RNA测序。将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学分期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分析不同分期之间的菌群特征。随机森林选择特征性菌群,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对大肠癌进行诊断模型建模。结果大肠癌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均无明显差异。大肠癌组厚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梭杆菌门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消化链球菌属、梭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在大肠癌组中显著富集,而产丁酸细菌Faecalibacterium菌、瘤胃球菌属和罗氏菌属在大肠癌组中丰度显著降低。Ⅳ期大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显著降低于Ⅰ~Ⅲ期。Ⅰ期大肠癌患者肠杆菌-志贺菌属显著富集,Ⅲ期大肠癌患者拟杆菌科和拟杆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Ⅳ期大肠癌患者毛罗菌科富集而芽孢杆菌目减少。基于18个属的细菌模型可以区分大肠癌组和对照组,曲线下面积0.858,联合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后诊断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8%,曲线下面积0.992。结论大肠癌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不同病理学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也出现特征性改变。其中Ⅳ期大肠癌患者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基于肠道细菌和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区别大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群。

  • 标签: 大肠癌 肠道菌群 病理学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学生共同活动中去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 标签: 核心素养 提升 交流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及情绪智力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士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0—12月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和临床低年资护士情绪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0%。结果386名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分别为(78.49±11.62)、(98.71±13.69)、(59.34±8.79)分。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父母所在地、对护理工作的喜欢程度的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学历、情绪智力和父母所在地是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临床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低年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较高的低年资护士中适当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

  • 标签: 护士 低年资 跨专业合作 跨专业学习 职业期望 情绪智力
  • 简介: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复习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复习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教师更需要重视复习教学,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复习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学生在良好的复习教学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的高中政治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应付高考。

  • 标签: 高中政治 高考评价体系 复习教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与出院准备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方便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得分为(7.14±2.05)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4.29±7.23)分,出院准备度得分为(88.79±8.99)分。患者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r=0.401,P<0.01)、出院准备度(r=0.459,P<0.01)呈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r=0.561,P<0.01);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与出院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8%。结论家庭功能既可正向预测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又能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出院准备度。护士应重视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弹性的评估,通过提高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弹性,进而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家庭功能 弹性,心理 出院准备度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并进行预测模型探索。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4月选取河南省某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时,采用一般情况和疾病相关资料收集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安德森癌症消化道症状调查量表(MDASI-GI)、衰弱问卷式评分、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结果血浆白蛋白水平、24 h进食量、MDASI-GI和TUGT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最终得到患者术后出院准备度预测模型为:Y=-3×X1+1×X2+5×X3-4×X4-1×X5(Y=出院准备度;X1=疼痛评分,X2=血浆白蛋白,X3=24 h进食量,X4=MDASI,X5=TUGT)。结论ERAS模式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院准备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出院评估预测模型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出院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食管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出院准备度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肠道菌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术前减少,大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B/E)值降低;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术前减少、但比对照组多,大肠杆菌增加、比对照组少,B/E值降低、但比对照组增多(均P<0.05)。术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较对照组低(t=4.841、7.247、4.231,均P=0.000);观察组IgG、IgM与IgA指标水平(12.53±1.84)g/L、(1.45±0.22)g/L、(2.28±0.24)g/L,较对照组(11.47±1.92)g/L、(1.33±0.17)g/L、(2.13±0.21)g/L高(t=2.644、2.863、3.120,P=0.010、0.005、0.003);观察组CD3+、CD4+、CD8+与CD4+/CD8+指标(52.84±4.12)%、(34.53±3.51)%、(19.09±2.41)%、(1.68±0.22)%,较对照组(50.43±3.91)%、(30.75±3.62)%、(18.24±0.53)%、(1.43±0.15)%高(t=2.814、4.973、2.285、6.228,P=0.006、0.000、0.025、0.000)。结论早期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能提高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道营养 免疫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作为一种间叶来源性肿瘤其患病率逐年呈增高趋势,目前该类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等均已基本完善。多数患者确诊为胃肠间质瘤后均需要行手术治疗或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本治疗中心于 2018 年收治一名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系统性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间质瘤, 根据检查结果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2 个月后出现严重皮肤损伤。本文意通过检索Sci-hub、知网、万方等医学数据库分析引起该类副作用机制、概率及治疗手段并结合文献复习。 【关键字】:胃肠道间质瘤 伊马替尼 皮肤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宜兴市人民医院AE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结果将对象分为病例组(45例)和对照组(8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根据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拟合建立AECOP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76±9)和(74±8)岁,其中男性分别占80.0%(36/45)和69.9%(58/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浓度、急性加重发生次数≥2次/年、合并肺心病和糖尿病是AECOPD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OR(95%CI)分别为:0.98(0.80~0.97)、3.70(1.79~11.72)、2.62(1.46~10.80)、3.85(1.17~8.58)。AECOP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预测模型为logit P=3.858-0.13×血清白蛋白浓度+1.52×急性加重发生次数≥2次/年+1.379×合并肺心病+1.155×合并糖尿病,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预测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71.1%。结论血清白蛋白浓度、急性加重发生次数≥2次/年、合并肺心病、合并糖尿病是AECOPD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胃肠道 病例对照研究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充牛乳铁蛋白(bLF)对早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肠道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补充bLF预防NE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早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对照组:单纯人工喂养;模型组:人工喂养+脂多糖(LPS)灌胃+缺氧刺激;高剂量bLF干预组:每天给予bLF(7g/L)+人工喂养+LPS灌胃+缺氧刺激;低剂量bLF干预组:每天给予bLF(2 g/L)+人工喂养+LPS灌胃+缺氧刺激。应用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道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1)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大鼠肠壁菲薄,肠腔可见不同程度积气、积液。镜下见肠道组织坏死严重,肠壁绒毛脱落,腺体排列紊乱,上皮细胞水肿明显,固有层和黏膜下层重度水肿、分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高剂量bLF干预组和低剂量bLF干预组大鼠上述表现减轻,对照组无明显异常。(2)肠道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肠道黏膜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380.89±20.25) ng/L,(485.12±31.44) ng/L]均高于对照组[(270.69±45.58) ng/L,(212.62±89.4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785、14.030,均P<0.01)。缺氧和LPS刺激大鼠经过bLF喂养,回肠黏膜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被显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β:q=9.105、8.761,均P<0.01; IL-6:q=8.175、8.996,均P<0.01)。高剂量bLF干预组与低剂量bLF干预组IL-1β和IL-6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1β:q=-0.084,P>0.05;IL-6:q=-1.140,P>0.05)。结论经肠道补充bLF可减轻早产SD大鼠NEC模型肠道组织的损伤程度,并抑制肠道组织IL-1β和IL-6炎性因子的表达,对早产SD大鼠肠道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牛乳铁蛋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胃肠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胃肠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共计10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50例,研究组纳入50例。两组均应用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并发性症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性症状总发生率为6.0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的过程当中,实施系统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有积极价值,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92 例胃肠道手术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 分为实验组(应用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 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 方法),每组均为 46 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平均首次排气时间等。 结果: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平均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05)。结论: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 预防感染效果 胃肠道手术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肾脏病理结构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瘦素缺陷的ob/ob雄性小鼠(ob组,n=20)高脂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检测粪便菌群结构与多样性。选取无菌C57BL/6小鼠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菌正常组(GF-NC组)、无菌对照组(GF-CON组)和无菌糖尿病组(GF-DM组),每组各10只,分别以灌胃针将等容量磷酸盐缓冲溶液(不含粪便)、磷酸盐缓冲溶液(含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粪便)、磷酸盐缓冲溶液(含ob组小鼠粪便)灌胃,每次0.2 ml,每日1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的ob组小鼠体重、血糖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肠道菌群的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66±0.16和4.40±0.13、0.028±0.002和0.046±0.005,t=3.19、2.5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ob组小鼠肠道内厚壁菌门数量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数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放线菌门数量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移植8周时,GF-DM组小鼠肾脏肾小球细胞数增多、体积增大,肾小管萎缩。与GF-CON组相比,4周、8周时GF-DM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26±2.93)和(2.19±0.85)μmol/L,(11.04±3.32)和(3.13±0.74)μmol/L,t=2.80、3.65,均P<0.01]。结论糖尿病小鼠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与正常小鼠菌群存在差异,肠道移植糖尿病小鼠菌群后的无菌小鼠肾脏病理结构出现异常,且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 无菌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