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到9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150例开展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75例,甲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住院天数、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其平均住院天数短于乙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4.7%)高于乙组(69.3%)。且两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调查胸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不适状态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ICU时间t〉24h的220例ICU住院患者,采用自制不适状态问卷展开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患者不适发生比例最为频繁的症状依次是疼痛、疲乏、恶心呕吐、口干和咳嗽等,发生率在52.27%以上。不适强度最为显著的症状依次是疼痛、焦虑、活动受限、咳嗽、疲乏和希望陪护等,强度在中度及以上水平,其中以疼痛最为显著。结论患者入住ICU期间不适体验发生频率较高、程度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不适进行评估,积极对不适进行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不适状态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自制体位垫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3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这3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体位垫来对患者在手术时使用,而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则使用的是两种自制体位垫,观察两种体位垫的应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种自制体位垫在胸外科手术中进行应用,效果明显要强于普通体位垫,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防治了体位并发症的出现,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中合理的应用两种自制体位垫,并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就能够使得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痛苦,并且减少并发生的发病几率,并有效的节省了相应的医疗资源,同时还具有环保的效用,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推动价值。

  • 标签: 自制体位垫 胸外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围术期排痰护理在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于 201 8 年 11 月至 201 9 年 11 月 我 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胸外科患者

  • 标签: 围术期 排痰护理 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胸外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护理质量影响情况。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收治的 80例胸外科患者分成 2组,每组平均为 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在生活质量量表( SF-36)的躯体功能、健康状态、活力、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社会功能六个维度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助于胸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胸外外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运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 9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胸腔镜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引流量、 VAS 评分以及胸管保留时间比较有差异( P<0.05 )。 结论: 临床上运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胸外科 单孔胸腔镜手术 常规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40例开胸手术后并发生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患者选取40例开胸手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年龄较大、长期吸烟、淋巴清扫术前存在并发症等原因是造成术后心律失常的最常见诱因,观察组比例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 标签: 胸外科 开胸手术 心律失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胸外科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均于术后15天~42天康复出院;另外3例患者认知功能无法恢复正常。结论胸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加强对患者的术后观察,早期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龄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微创小切口在胸外科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的100例胸外科疾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根治术70例、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3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胸外科手术属于常见手术,采取肋间微创小切口技术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切口小、创伤轻、康复快、并发症少及效果满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间微创小切口 胸外科疾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开胸手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微创性等特点,对于治疗胸外科疾病有较高的优势,保证患者的预后,其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外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胸外科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100例实施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依据是否出现手术感染为依据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0例,术后发生感染,对照组8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手术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的有手术操作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有关。结论分析心胸外科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感染概率。

  • 标签: 心胸外科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等因素术后易并发心律失常,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严密检测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和呼吸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其中7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并发室颤经及时有效地电除颤后恢复自主心律转入ICU监护,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对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等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可有效减轻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 开胸术后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护理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为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呼吸功能训练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球呼吸训练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20例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深呼吸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上联合三球呼吸训练,记录两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胸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道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行三球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缩短胸管留置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三球呼吸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不良心理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心胸外科收治的 100例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 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和护理质量。结果从 SAS、 SDS心理看,护理前两组无差异,护理后两组组有差异,且观察组得分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从护理满意度和依从率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不良心理及护理质量改善作用显著,可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患者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手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7月收治的胸外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46例,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护理的措施。结果全部的患者在接受综合性的护理后尿潴留现象均消失,并且没有再次复发。结论导致患者产生尿潴留的原因主要有麻醉、疼痛、排尿方式改变等,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可以进行有效的恢复。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尿潴留 发生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和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行胸外手术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行胸外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以及实施流程,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舒适护理模式 实施流程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9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人性化 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胸外科常规护理,人性化 组在胸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人性化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人性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