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所记录波形的互相关(cross—correlation)和偏移,匹配滤波技术(matchedfiltertechnique)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微地震事件的相对定位。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校正辐射效应和近地表构造的影响。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相对位置与采用直接定位法(PSET(r)技术)确定的位置进行了对比。采用新方法得出了一个解集(solutionset),这个解集揭示了两个平行的微地震事件分布带(trend),它们被解释为长1500英尺、宽100英尺的裂缝带。观察到了不对称的裂缝生长和以前已经历过压裂的层段再次被压开的现象。所观测的微地震事件的发展与泵压曲线存在时间一致性,这表明裂缝呈线性生长,生长速度为每分钟数英尺,而且诱发裂缝中可能有支撑剂进入。

  • 标签: 地震事件 定位技术 诱发 压裂 页岩 生长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喘乐宁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都较低,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喘乐宁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咳嗽消失时间短、复发率低,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哮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肺鳞癌化疗后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及临床药师干预的意义。方法:对1例肺鳞癌cT4N3M1Ⅲb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后诱发糖尿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化疗用药是导致该患者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方案制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十分必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预后。结论:肺鳞癌患者化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降糖治疗,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愈后。

  • 标签: 肺鳞癌 GP方案 糖尿病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日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提供一定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收的46例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一起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喘乐宁一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在病情基本相近的基础之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都比对照组好。结论对于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喘乐宁药物一起治疗的方法在临床治疗方面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哮喘,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23眼)因全身或眼病而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或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结果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眼底病变均在后极,分为3类23眼中发现三类病例。第一类眼部检查有6眼表现在黄斑区有2个半透明泡状视网膜浅脱离;第二类有7眼后极眼底视网膜下存在黄白色渗出灶,其中3眼并伴有下方视网膜浅脱离,经B超证实,但都未发现视网膜裂孔;第三类,有10眼的视网膜大泡性脱离,脱离位于后极及下方,都伴有后极视网膜下灰白色团状或片状。结论CSC作为激素治疗的又一不良反应,在治疗葡萄膜炎等病变中,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高度警惕与重视。

  • 标签: 激素 中心性浆液性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我科2010年5月收治1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伴甲亢的患者,术后患者诱发甲亢危象,经过我科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脱离危险,病情平稳转出ICU。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 甲亢危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主因咳嗽、咳痰2d,发热1d,血肌酐及心肌酶急性升高2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粘痰,口服"感冒冲剂、急支糖浆"治疗,未见好转,次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升至38.5℃。入院前2h患者出现喘憋,于急诊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4.51×10^9/L,中性粒细胞0.683,血红蛋白92g/L。

  • 标签: 感染 老年人 80岁及以上 心肾综合征
  • 简介: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唑来膦酸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之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哮喘
  • 简介: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遵循相似第一、二、三定律来解决或帮助解决在采矿、土木、水力、岩土等学科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其中第一、第二定律是相似的必要条件,而相似第三定律是相似必须要遵循的准则,由于现实中第三定律较难实现,因此其试验结果是相对近似的,本文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杨村煤矿10605工作面采动诱发断层活化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工作面推进步距相同时,监测点的应力变化量为上盘界面大于断层带大于下盘界面的应力变化量。

  • 标签: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采动诱发 断层活化
  • 简介:目的探讨诱发电位评估昏迷患者的价值。方法对39例昏迷患者在24h内进行BAEP、SEP检测及GCS评分,病后3月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诱发电位的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的预后准确率。结论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判断价值,且早期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

  • 标签: 诱发电位 GCS评分 昏迷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对视神经挫伤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近两年临床诊断为视神经挫伤的患者60例(72眼)进行VEP检查。结果:P-VEP正常30眼;P100波潜伏时延迟22眼;P-VEP无波,F-VEP振幅降低12眼;P—VEP、F-VEP均无波8眼。结论:VEP检查是视神经挫伤的客观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挫伤 临床诊断 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不同型号的高扬程离心泵的设备,从中将一些设备进行了比较,找出影响设备长时间振动过大的原因,明确泵出口管路较大受力情况成为主要原因的关键原因所在,对此研究了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其高扬程离心泵的管路出口进行优化分配,有效降低泵振动加剧现象的出现频率。

  • 标签: 高扬程 离心泵 振动 管路布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又称植物生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重症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随之出现大量PVS病人,粗略估计美国每年用于PVS治疗费用高达10亿至70亿美元,因此PVS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问题。对PVS的研究国内外已陆续展开,而PVS的

  • 标签: SSEP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诱发电位 皮质反应 出血灶 急诊医学
  • 简介:摘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具备占地面积小、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然而,一旦GIS发生内部故障,通常需要开展解体检修工作,且检修周期较长,可能增加电网的运行风险。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抢修方案,加快GIS抢修进度,尽快恢复设备供电,保障电网运行可靠性,必须快速而准确定位故障点,并判断故障原因。在各类GIS故障中,内部放电破坏性大,通常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同时也是占比最高的故障类型之一。GIS内部放电类型可以包括绝缘件体内放电、绝缘气固界面沿面闪络和导体与导体间的绝缘气体击穿等,而引起放电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可能是设备过热、绝缘件内部气泡缺陷、沿面污秽等。

  • 标签: 雷电 110 kV GIS
  • 简介:摘要:阅读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阅读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模式,能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文学氛围下进行情感艺术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汉字的拓展,语法、句子的运用。因此,小学阅读教学能为学生的语文基础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从当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再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