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回授法饮食管理对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我院40例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使用回授法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实施回授法饮食管理后患者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管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回授法饮食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回授法饮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回授法饮食管理 乙肝合并糖尿病 糖脂代谢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00例尿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并发症等方面。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负面情绪要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治疗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对糖尿病肾病胃轻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肾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XY组(n=68)与LH组(n=68)。结果:干预后第6天,LH组胃排空时间要低于XY组(p<0.05);LH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XY组(p<0.05);LH组生活质量要优于XY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胃轻瘫患者在中医结合治疗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活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提高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胃轻瘫 中西医结合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急救中心护士在医疗救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救中心护士的现状,包括工作职责、技能要求和现有技能水平,以及急救技能培训与提升的方法与策略。我们着重分析了基础急救和高级急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窒息和创伤急救,以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研究强调了急救知识体系、成人学习理论和模拟教学的理论基础,强调实践性培训对于提高急救中心护士的应对能力和救援质量的重要性。

  • 标签: 急救中心护士 急救技能培训 提升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计划免疫当中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造成的原因和对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中心2021年2月~2022年12月所进行的计划免疫接种幼儿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和实验组幼儿都进行了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实验组幼儿在常规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护理,对两组幼儿的接种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幼儿在第3次接种和加强接种之后,P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情况,对社区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规律进行掌握,并对有关的管理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2022年来我中心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流动儿童1894名展开研究,对这些儿童的脊灰、流脑、百白破、乙脑、麻疹五苗以及加强免疫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结果:社区流动儿童在每年的接种人数、五苗基础的免疫人数以及加强免疫人数都有很大的提升。结论: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心应进一步提高对流动儿童的认识,完善疫苗的信息化体系,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的监测,使其得到更好的控制。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对2015—2020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下载公共数据库基因组进行比较;利用测序数据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和耐药基因扫描,并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和食品株对28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率为76.7%(46/60);所有菌株均检出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aa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60株德尔卑沙门菌共分为46种PFGE带型、53种cgMLST(HC2)型别,除1株为ST3220型外,其余均为ST40型;基于439株德尔卑沙门菌(包括60株杭州菌株和379株公共数据库菌株)SNP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部分杭州菌株与东南亚菌株进化距离较近,提示可能存在跨境传播,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和水产类;其他杭州菌株与北京、广州、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菌株距离较近,提示可能存在跨省传播,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牛肉和鸡肉。结论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的流行主要由ST40型引起,其多重耐药现象普遍,推测其临床感染与猪牛肉、鸡肉和水产类的消费密切相关,与东南亚地区和境内其他省市可能存在跨地传播。

  • 标签: 德尔卑沙门菌 多重耐药 全基因组测序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 作者: 单艳华 陈琦 景泉 张大庆 周永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科研处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北京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毛燮均教授1935年撰写了关于中国牙医教育的报告,从1948至1950年先后发表3篇包含“发展牙科为口腔医学”教育思想的文章,并在1950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主任时提出将牙医学系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呈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教育部成功备案。次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口腔科学会,之后全国医疗系统牙科陆续改为口腔科、牙医学系改为口腔医学系。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在牙医学教育中融入了医学内容,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一口腔医学教育思想形成过程有待研究。本文基于毛燮均教授工作和留学经历,通过对档案、个人书信以及文献史料信息的挖掘,勾勒出毛燮均口腔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经历了在牙医学教育中融入生物学到融入医学,最终发展为口腔医学的过程,这一历史脉络的呈现有助于丰富我国口腔医学历史研究,便于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口腔医学的发展。

  • 标签: 教育,牙科 牙医学 口腔医学 医学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基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将60名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学习的医学生分为两组,各30名,分别接受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通过对两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与LBL教学相比,接受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更优(P<0.05),主要体现在临床思维能力[(4.18±0.55)vs. (3.66±0.47)]、临床技能能力[(4.03±0.61)vs. (3.59±0.52)]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4.11±0.58)vs. (3.74±0.50)]方面;而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4.38±0.72)vs.(3.65±0.56)]、自主学习能力[(4.24±0.71)vs.(3.91±0.52)]、临床思维能力[(4.09±0.66)vs.(3.22±0.54)]、沟通交流能力[(4.42±0.60)vs.(3.67±0.48)]及团队合作精神[(4.15±0.58)vs.(3.78±0.51)]方面。结论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教学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CBL联合TBL教学 重症医学科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对疼痛护理模式用于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模式。在开始疼痛护理模式时,2周、4周时利用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强度(VAS)进行统计;在开始应用疼痛护理模式时和应用3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2周和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疼痛护理模式3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中能够明显降低疼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护理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